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播学的视城,透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面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挤压与渗透、"无把关人"网络舆论的冲击、大众文化对主流价值观的消极影响等问题,改进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塑造国家形象以提升国际影响力,推进国家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大学形象塑造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并具有维护、服务和支撑意识形态的作用。当前大学形象的塑造受到来自历史文化背景、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其自身属性特点的影响,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面临被弱化的风险。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为塑造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形象实践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心事件之一。这种形象塑造的方式是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58年之后的文学形象的塑造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意识形态。规范要求农民英雄人物必须“放在矛盾的主导地位”,必须写成“进攻的性格”,是“叱咤风云”的形象。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存在着严重的“神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迪斯尼卡通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迪斯尼卡通将不同国度的童话、民间故事、小说和戏剧中的女性人物塑造为深入人心的卡通女主角,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迪斯尼卡通电影女性发生了从等待王子爱情的公主形象到自我觉醒、独立坚强的现代女性形象的丰富变化,代表着不同时代女性思想和意识特征历史性的演变,体现了性别秩序及权利的分配,并成为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一种表征,充满着时代...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能为促进中国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褒贬不一,总体评价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的制约.为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国必须明确国家形象定位,加强公共外交,发展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6.
戏剧是一门活生生的艺术,它用动作和语言来创造活生生的舞台形象,戏剧动作是戏剧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一部戏剧作品区分人物性格特点,吸引观众的关键,在戏剧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样戏剧也是语言的艺术。戏剧用对话、独白等台词呈现舞台形象。如果没有戏剧语言,没有戏剧语言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所展示的戏剧冲突,便没有戏剧。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国家开始着手探索以本国实体形象为基础的形象塑造,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以及国家特色意识形态的指引,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艺术形象。"像化"中国,是一种有效的建构策略,通过总结中国的特色形象,用一种更有意义的艺术形式来重新描绘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致力于以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为基础的深层打造。通过中国特色文化塑造中国形象,基于形象塑造撞击人们心灵、引发强烈共鸣,同时凸显"像化"国家的亮点,将这一特殊形象植入人们内心。这样的情感体验,可以提升人们的情感关注度。本文从多方面探究"像化"国家的塑造策略,多角度剖析影响"像化"中国的因素。最后,通过对比中外不同事例,得出了客观、真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湘南学院学报》2019,(1):96-101
以由沙博理(Sidney Shapiro)翻译的《林海雪原》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对译本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政治背景词汇、新生国家形象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阐释了译本中的译者所采取增译、加注、删译等具体翻译手法,进而实现符合国家意识形态标准的英雄人物的重塑和新生国家向国际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9.
文明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塑造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是应对国家形象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荣誉与尊严的需要,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的需要。通过内铸素质,以大学生个人形象魅力塑造为支撑点,开展"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工程"建设,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危机感等途径来实现对其国家形象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在文艺方面尤其是影视剧领城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领袖人物形象,可以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从塑造完满的人物艺术形象方面来考量,由于领袖人物特殊身份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在人物性格复杂性,情感丰富性、形象鲜明性等要求上,与一些典型人物形象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比照政治意识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关系,通过对一些影视剧领袖英雄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根据时代对艺术审美标准的要求,按照艺术规律对影视剧领袖英雄人物进行塑造,突破现存的局限,无疑会产生深远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雄的再创造──《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雄的再创造──《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形象的塑造杨大亮在海明威的笔下,桑提亚哥这一硬汉形象的塑造是通过两个相互连接很紧的戏剧情景逐步完成的。一连串的冲突、悬念、伏笔,以及冲突的解决和情节发展高潮与反高潮的运用都和谐而统一地贯穿在两个戏剧情景中: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呈现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成就、展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角色转换、推动思想文化转型重构等方面开展新闻宣传实践,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阐释方式,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的崭新形象,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实践促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崛起,进而争取在世界舞台上身份标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人物形象塑造是歌剧艺术的核心。歌剧《洪湖赤卫队》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朴素又崇高的女英雄韩英,在我国歌剧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两方面分析了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形象塑造的成功感人之处,并对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基本内蕴与塑造。指出构成新时代国家形象塑造体系的是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四个因素。归纳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三个基本特征:人民性、整体性和开放性,这三个特征既体现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又精准把握了时代发展脉搏。强调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及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国家形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前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顶层设计,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琼剧打击乐乐器运用方面,应取决于整个戏剧情节、戏剧人物、行当归类及剧情发展,结合本剧种丰富打击乐乐器进行分类运用。这样可以为更好的塑造人物音乐形象和戏剧作品主题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高涨,中国国家形象战略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种种挑战。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博弈;意识形态中的"刻板印象"或防范心理;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能力的制约。面对挑战,中国国家形象调整在战略思想上倡导"和谐"价值理念,构建国际社会认同;在战略目标定位上奉行"新国际主义"原则;在战略手段上更加灵活,注重"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内外形象"的协调统一;在舆论宣传上更加主动、及时、理性和务实。  相似文献   

17.
迦梨陀娑和莫里哀是东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典型代表,他们都塑造了一些"女伴"形象,不仅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承载了作家的理想,亦折射出东西方戏剧的不同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8.
人物是戏剧的主体,而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在歌剧里,音乐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这个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就在于他的音乐表现是成功的。本文分析了费加罗音乐形象的美学价值和费加罗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重大意义,及莫扎特喜歌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不同时期都塑造有母亲形象。这些形象既有共性特征又有时代的形象流变。总体而言,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母亲形象经历了由最初的共性突出到第二时期的个性突出,再到第三时期共性与个性双重模糊的变化过程,这种形象的流变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20.
汤显祖的千古名剧《牡丹亭》,塑造了杜丽娘这样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围绕这一形象展开的独特的戏剧冲突,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对其戏剧冲突加以探究,并剖析这种冲突蕴涵的社会意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