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中西哲学特征的比较分析,认为要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必须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传统哲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复古主义,二是全盘西化,三是折衷主义。此三种观点均有偏颇。现代化首先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解决传统哲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应从传统哲学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出发,把传统哲学与现代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3.
张东荪对中国哲学之现代化有重要的贡献:在20世纪,他给中国哲学贡献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家提升到可与西方大哲平等地、建设性地对话的新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他贡献了一个“以知识论居先为方法”的全新的方法论;从具体哲学理论方面,也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他独立地打起“观念论”与“理性论”的旗帜;他独立地打起“知识论居先”、“是何在先”的旗帜;第一个勇敢地建立起独立而自足的知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闫淑楠  李健 《天中学刊》2005,20(3):107-110
洋务运动的源起以及导致其发展的因素较多。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内外因相互作用、意识能动性和普遍联系等哲学理论,洋务运动为我国现代化的起始标志。从历史与哲学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历史的必然,对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泛哲学。泛哲学的含义有三:第一,哲学思维是直觉感应式的,带有明显的集体无意识特征;第二,哲学形式是一元论的,以“天人合一”的方式出现,但实质上是主观性产物;第三,哲学内容被论证为合理和永恒之后便成为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含盖一切人的准教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传统哲学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我国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国传统哲学得到以下几点重要启示:即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理想在于“立国”、“化民”;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仍是“立德”、“树人”;而“刚健中和”的发展道路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走向成功的必由途径。同时本确信,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一旦扎根于传统哲学的沃土之中,必将获得取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变得愈加明朗和清晰。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西方与现代之间--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反思 ,我们看到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建立的中国哲学学科从一开始就是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基础的 ,在传统、西方与现代之间中国哲学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 ,这一状况延续至今。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争论深刻反映了中国哲学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以及同西方哲学之间存在的纠缠不清的关系。在当前中国哲学的研究中 ,我们必须实现研究方法的转变 :一方面要破除旧方法的束缚 ,回到传统 ,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本原 ;另一方面也要同西方哲学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对话的基础是要建立起中国哲学自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我国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得到以下几点重要启示:即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理想在于“立国”、“化民”;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乃是“立德”、“树人”;而“刚健中和”的发展道路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走向成功的必由途径。同时本文确信,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一旦扎根于传统哲学的沃土之中,必将获得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变得愈加明朗和清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西方哲学的角度对于中西翻译理论作了比较,认为中国哲学趋向于直觉致思,而西方哲学趋向于分析致思。正是由于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使中西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中国翻译理论具有较大模糊性,强调悟性及人文性;而西方翻译理论则有较大的明晰性,强调理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一直倍受推崇 ,它以理论化的形式赋予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以形而上依托。时至今日 ,这种对人与自然混合为一状态的追求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现代人返璞归真的灵魂祈向 ,但它却在更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科学与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 ,“天人合一”内涵中的某些方面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是相悖的。对此试图通过分析“天人合一”的内涵 ,挖掘出其中有悖于现代化的几个根本方面 ,并尝试提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四种运思路数。  相似文献   

11.
与世界上各种历史化比较,中华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很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受此熏陶,表现出了勤劳、智慧、团结、勇敢的民族精神。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古老的哲学思想——道学。道学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明的发展进程。但是,在长期的君主独裁统治中,它逐渐含垢蒙尘,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导致了中国经济化的衰败和科技的落后。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冯友兰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试图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某种程度的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站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立场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情结,深入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内部去寻找“怀旧”现象产生的“生态环境”,并探索诗人所要回归的艺术境界。文艺作品中的个体“怀旧”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在个体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性“怀旧”深刻反映了东方民族的心理———文化积淀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在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确立之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未能古今贯通和中西合璧;2、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速度;3、教育哲学的理论困惑。促使新世纪中国教育哲学更好地发展,可以从四方面把握:1、确定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海德格尔在接受老庄“道”的思想的某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的“此在在世”的存在论命题,指出它超越了西方“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传统;同时指出这一命题又反过来对中国当代哲学美学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由此论证了中西文化对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学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存在对传统文化、现代化概念的不同认识,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取舍立场和思考范式上存在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解读和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一系列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哲学学科的建立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在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和学科规范的影响下,从中国传统经学形态逐渐向现代形态转型的结果。其学科体系的形成以五四为中心,到193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在此过程中,归国留学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既是继传教士之后传播西方哲学的主体,也是构建中国哲学学科的主体,中国哲学学科的建构经过他们的努力而最终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这可以从哲学研究过程中理解和解释与先见的关系得到说明。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必须史论结合。无论是研究哲学还是研究哲学史,都有必要先明了立场、视角、视界、视域、背景等理论体系的特征,其次是用好研究方法。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生态学方法、诠释法和比较研究方法。这三种方法既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其缺点,应该把它们联结起来形成系统研究方法。在运用这些方法后,才能进行价值判断。总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坚持理性分析优先,现代批判意识其次,超越与创新再次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