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互"精神 1946年5月11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参加了南京梅园新村举行的工作人员陈浩和李晨同志的婚礼.周恩来郑重地向这对新人提出了"八互",即"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这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在长期夫妻生活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的爱情真谛.  相似文献   

2.
今年一月八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十周年的忌辰.想到这一天,我们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如云的花圈,出现了十里长街不散的送灵人群,我们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同志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对党的档案工作建设也有突出、重大的贡献.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是永远铭记在心的.为了表达我们崇敬和怀念的心情,本刊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朋友抄家归还物资的破纸堆中,发现和拾取了一小叠报纸,都是五卅运动中各人民团体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办起来的。翻阅一遍,仍然感受到强烈的战斗气息,精神为之一振。这一叠报纸共有三十二张,都是四开版面。其中有:热血日报从第二号开始共六张。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日报二张(十九期、二十期)。公理日报二十张(从第一号到二十二号停刊,中缺二号、十九号)。血潮日报三张(十七、十九、二十号)。民族报一张(第十四号)。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热血日报。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报纸。瞿秋白同志任主编。从第二号标明的民国十四年六月五日出版看来,热血日  相似文献   

4.
辽宁日报从一月八日起连续而突出地宣传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以后,其他许多报纸也进行了报道,反映学习雷锋的各种活动。人民日报于一月二十五日第二版刊登了国防部批准授予雷锋生前所在班以“雷锋班”的光荣称号的新闻,二月七日又作了比较集中的宣传,除第一版以显著地位发表了辽宁省开展学习雷锋忠于革命事业的新闻外,在第二版刊登了雷锋同志生前事迹的通讯,并  相似文献   

5.
九月八日光明日报用整整两个版(第五版和第六版)的篇幅报道了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来我院视察的情况;报道了我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情况和成绩.这两个版的稿件是我们自己动手为光明日报撰写和组织的,并且我们还派同志去报社参加了这两个版的编排工作.这次组织稿件,由学校党委书记顾稀同志亲自挂帅.九月三日,顾稀同志召集了有各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宣传委员参加的会议,讨论如何组织报道的问题.在会上确定了三个报道内容:一、报道九月二日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来校视察的情况,以及由此掀起的全校的生产劳动新高潮.二、报道全校大修铁路,大办工厂,支援钢铁建设.三、报道全校大搞教学改革,大搞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终于找到了!     
我们知道,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最终是 依靠一张报纸。经考证,这张报纸就是《山西日 报》,当然后来还依靠了《大公报》等其他传播 媒介。《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 年版)是这样写的: 九月十九日,我和林彪随二师部队进驻哈达 铺。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 报》,其中载有一条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 刘志丹部的消息。我说,赶紧派骑兵通讯员把这 张报纸给毛泽东同志送去,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 哩!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相似文献   

7.
巢峰 《编辑学刊》2006,(1):18-19
1997年12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上,我曾以这个题目发言.今天,我仍以这个题目在上海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发言.在韬奋先生逝世以后,1944年10月11日,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同志审阅时在稿旁亲笔写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这个<办法>在送给毛泽东同志审阅时,毛主席亲笔批了四个字"照此办理".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界的楷模,这是周恩来同志提议、毛泽东主席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提起英国的报纸,人们立即会想起《泰晤士报》.确实,这张历史悠久、经历曲折的报纸,虽然发行量仅三十一万份左右,在英国却被誉为"最权威"的报纸,在国际上也享有相当高的声望.《泰晤士报》的前身是《世界纪事日报》,一七八五年一月一日创办于伦敦,创办人约翰·华尔特(一七三九至一八一二年),原系一家煤炭业和保险公司的老板.该报于一七八八年一月一日正式易名为《泰晤士报》.开始,该报除了印刷出众外,办得平淡无奇,是一张默默无闻的四版商业报纸,大部分篇幅登载广告,也刊登一些官方或非官方的文章.不过,华尔特是一个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报人,他不仅注重印刷机械的改进,还博采众长,不断革新报纸的版面,逐渐增加新闻,特别是国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论纸老虎的重要文献十一月一日在中央和省市报纸上刊登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热潮.全国报纸都反映了这个学习热潮,有些报纸已开始着手系统地宣传这篇文献的论点.十一月十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藐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社论,中央级报纸和省市报纸纷纷转战,推动了各地全民性的学习运动.解放军报对这一重要文献宣传得很及时.在文献发表后,他们就全国和全军学习这个文献的情况发表了几个一版头条消息,发表了几篇论述文献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精神的文章.在国际时事宣传中贯彻了文献的精神.他们在十一月十四日二版上组织了一个富有  相似文献   

10.
周总理与《参考消息》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卫广益周恩来总理生前为把《参考消息》报办成毛泽东主席要求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倾注了很多心血。根据毛主席的倡议,中共中央决定《参考消息》从1957年3月1日起,由刊物型改成报纸型出版,并把阅读对...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一年(大正十年)三月十九日,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特派员,从东京出发,开始为期四个月的中国视察旅行. 该事宜是匆忙定下的.该年一月四日的《大阪每日新闻》在头版刊登了"本年度本社海外考察人员及留学生"的公告,上面写着"公司的发展兴旺发达,本年度将派遣十名职员到海外各地",但公告上没有芥川龙之介的名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报纸积极充实海外通讯栏目;同时,还将作家作为特派记者派赴海外写游记.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5日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同志对档案事业关心最多,指导最多,贡献也最多.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3.
199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南京是周恩来同志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梅园新村留下了周恩来同志的光辉业绩,南京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怀有特殊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4.
中日新闻社创建于一九四二年九月.目前共发行五种报纸:《中日新闻》、《东京新闻》、《北陆中日新闻》、《中日体育报》和《东京中日体育报》,合称为"中日集团五报".据一九八一年一月的统计,发行总数达三百八十八万份.其中,《中日新闻》是日本目前最大的一份地区性报纸,发行范围包括有日本列岛中部地区和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地区.这份报纸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读者的欢迎.一九八○年,笔者作为新华社代表团团员曾访问过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周恩来在南京、淮安生活和战斗的经历,弘扬周恩来无私的高尚人格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风范,3月9日上午,由江苏省档案局、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市博物总馆、淮安市档案局、淮安市淮安区委区政府等主办,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区档案局、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承办的《江准之子——周恩来与南京、淮安图片史料展》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图书馆开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大无畏”的新华日报,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报纸。它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一日在武汉正式创刊,同年十月迁来重庆,直到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封闭为止,前后九年多的时间里,在重庆坚持战斗了八年四个月。这期间,新华日  相似文献   

17.
1.邓小平同志的( )一书,今年元旦起在全国发行。 2.( )收入了周恩来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七五年关于统一战线方面的重要著作共( )篇于一月中旬在全国发生。 3.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了五日闭幕,( )当选为作协主席。 4.八日,中指委发出十一号通知,对第一期整党单位提出了( )的要求。 5.十五日,( )当选巴西总统,将于( )月( )日正式就职。 6.今年一月十七日,是( )会议( )周年纪念日。 7.十八日,胡耀邦出席( )周志来华工作三十五周年招待会时指出,我们国家现在已进入( )的崭新的历  相似文献   

18.
1950年2月27日,是值得黑龙江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这天,毛泽东同志访问苏联归国后,在周恩来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哈尔滨.这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惟一的一次来黑龙江省视察.……  相似文献   

19.
有人提出怎样才能让"过头话"远离媒体?对这个问题,我想以邓颖超同志一次审稿做法说点看法. 1976年底,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前夕,<人民日报>将3篇悼念文章送邓颖超同志审阅.邓颖超同志要求对原稿中某些不实之处加以修改.她指出3篇送审稿中的几个不实之处包括:一、讲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李少石(廖仲恺之女廖梦醒的丈夫,引者注)被国民党特务谋杀,事实早已查清,那属意外事故,不是谋杀;二、讲1938年长沙大火,是国民党企图谋害周恩来,事实是国民党对日军进攻采取焦土政策,"谋害"之说是夸大;三、讲在(重庆)红岩村时,周恩来、邓颖超经常和战士们一起浇水、种菜、浇粪,实际上只是偶尔为之,不是"经常";四、讲周恩来在重庆(国共谈判期间)和毛主席"寸步不离",也起码是不科学,因为当时两人各有各的活动,不可能"寸步不离".(根据<新民晚报>2004年2月26日报道,作者:范敬宜)  相似文献   

20.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于六月十八日至二十六日召开了全省第二次报纸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省各市、县报和省直各专业报纸以及武汉市所属各厂矿报纸的社长、主编共一百余人.这次会会议,是用整风的方法进行的.会议开始,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密加凡作了关于"八大"二次会议精神的传达报告,随即转入小祖呜放.出大字报,由大家提出报纸工作中的部、问题以及对领导方面的要求和意见等等.在鸣放中,大家对报纸工作能不能跃进、怎样跃进的问题进行了辩论.在辩论中,绝大多数同志都认为:报纸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同样可以跃进,并列举了很多有利条件,如党委重视报纸,抓得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