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智能机器人”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机器人教育可以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本文小结了国内外机器人教学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从学科综合性、教学实践性和趣味性三方面论述机器人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并结合成都理工大学机器人教学实践验证机器人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融入STS教育理念的机器人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机器人应用的不断深入,对机器人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保持学科知识结构与理解三者关系之间的必要张力,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全面理解.从对机器人教育各个要素的分析可见,把对机器人教育问题的研究放置于STS教育视野下,并且将STS教育理念融入于机器人教学过程中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以STS教育思想为架构,以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上对如何在机器人教学中融入STS教育理念进行了探索与设计.  相似文献   

3.
智能机器人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实践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学科。机器人教学是以创新教育理论作指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品质、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为了普及机器人科技教育,本文根据机器人课程的特点,探索了"研学后教"、"翻转课堂"和"微课导学"等教学模式在各种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这几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机器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机器人走进中小学课堂开启了创新之门。  相似文献   

4.
李松涛  蒋建武 《文教资料》2006,(36):195-196
机器人学科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了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许多学科。目前设计教育机器人基础开发平台时,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分为中小学机器人普及教育和大学机器人研究教育。本课题设计的机器人开发平台主要是面向中小学学生的教学型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教育对机器人工程人才的培养、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校开展机器人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重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对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的区别。简述了我校在机器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训平台建设、机器人学科竞赛等方面的情况,最后提出了机器人方向机器人教学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根据机器人的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机器人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的优势,然后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机器人教学中所涉及的学科内容,阐明了机器人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沈建正 《考试周刊》2014,(1):138-138
机器人教学是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学科。本文主要对机器人教学与通用技术教学的整合进行了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在强调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背景下,针对我国高校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载体所开展的高等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在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和工程实践三个典型方面存在的不足,论文结合我校开展机器人教育的现状,对我校在开展机器人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实践效果进行了展示,在建立层次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节,代表性的专题讲座和阶梯式的科研团队等方面对以机器人技术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多方位的工程感知、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过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效果更为直接的表现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际工程案例中,同时也为高校开展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教学机器人"也称教育机器人,现在还没有明确和严格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只要具有教育教学功能的机器人都可称为"教学机器人"。狭义的"教学机器人"是指那些专门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可以进行辅助教学的简易机器人系统。随着许多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逐渐在中国开展并普及,以机器人为内容的机器人教育也以第二课堂、竞赛辅导等多种形式迅速发展。但是,在中国起步阶段的机器人教育领域,教学机器人还只是定位于各种能给学校和学生带来荣誉和现实利益的机器人竞赛,对于教学机器人的利用还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核心素养要求课堂教学应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学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就要有效渗透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STEAM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关注。机器人教学涉及自动化、机械、电子信息、数学等多个学科,探究STEAM教育与机器人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机器人教学现状,构建了分层次、整合为重、校企合作、师资储备的课程体系,并阐述了STEAM机器人教育的课程活动设计流程,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其“工匠精神”,更好地将科学创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道里区教育局举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学岗前培训班,对该区120余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培训。今秋,机器人教学将走进道里区中小学生的生活,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实现"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需求为起点,采用问卷调研和文献调研的方法,从用户视角和研究视角分析了教育机器人的需求:用户视角方面,主要归纳了学生(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家长三类用户所需教育机器人扮演的角色;研究视角方面,从STEAM教育、身心障碍治疗、第二语言学习、社会化教育、学科教育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教育机器人应用需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教育机器人功能设计应关注的要点,以期推动教育机器人的功能完善和创新应用,促使教育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2016,(8):116-121
创客教育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机器人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任,也是创客教育实践的课程基础。文章分析了机器人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将创客教育与机器人教育相融合,基于学习流程,构建出集"知识学习过程"、"模仿过程"、"创造过程"、"分享过程"于一体的教学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了基于该教学模型的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以期为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和创客教育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智能机器人已逐渐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应用领域,但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起步较晚,近几年只有个别学校将机器人引入中小学课堂,亟待寻求一种适合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微时代"、移动学习、在线教育等日趋盛行的背境下,全国掀起了"微课"研究热潮,但如何应用微课、采用何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对"翻转课堂""研学后教"等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机器人教学实操性强的特点,构建了以"微课"和"研学案"为教学载体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以期为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被高度重视,机器人教育在小学逐渐普及。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教学内容通常以信息科技学科为核心,融合工程、数学等学科元素,具有跨学科特性。其任务驱动和成果导向的实施特点,非常适合以项目的方式开展教学[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将计算思维列入其中,这也为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实践教学涉及电子、自动化、机械等多个学科,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以大连理工大学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例,探究机器人实践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热点,提出贴合实际的、可复制的机器人实践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建立深度广度结合、软件硬件结合、科技创业结合的"三结合"科学化教学体系,构造"实训型"集约化教学平台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链条,形成较完整的高校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协同创新的发展平台,达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机器人科技活动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精心选择任务,设定任务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让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驱动机器人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双创"和"新工科"政策对培养创新人才和加速工程实践教育改革的要求,采用优傲协作工业机器人系统,搭建机器人工程实训课程平台,设计和实现机器人工程实践课程专业类实训项目,以此期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升工程应用能力,为本校机器人相关学科在工程实践方面的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0.
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最大可能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的情境与氛围。机器人教育就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机器人教学是一种具有综合能力的全新教学平台,既是承载先进教学理念的实践活动,又可以作为教学服务的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大显身手。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情境比常规学科更为广泛,学习互动更为频繁,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