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2001-2015年间"社区教育"为篇名的刊载于CNKI数据库的254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了21世纪以来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呈现了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在理念层面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谐社会、学习型社区;在服务对象层面为社区全体成员、农村社区教育;在实施形式层面为教育实验、学习活动;在实施载体层面为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电大、老年教育、家庭教育;主阵地为社区学校和社区学院。其中,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区为稳健型前沿;农村社区教育和社区学校为渐增型前沿;教育实验为趋弱型前沿。基于此,建议回归本源寻找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发挥社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城市中的作用,更加重视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成人教育视域看,学习型社区在尊重成员的学习权力,满足成员的学习需求,为成员提供日常而便捷的学习机会诸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功能。然而,在其实践层面,学习型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面l临着理论指导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师资队伍薄弱、草根教育形式的制约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从政府、师资、理论研讨、多向平台的创建等角度构建有利于彰显教育功能的学习型社区,日益成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3.
社区教育作为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教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之下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当前是其立法的最佳时机.文章就我国社区教育国家层面的立法空缺和地方性社区教育立法逐步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社区教育立法、国内其他教育立法进行横纵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社区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应从国家层面制定"社区教育促进法",并将确立社区教育立法定位、创建社区教育开展机制、健全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主体间的权责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作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中举足轻重的重要领域,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海电大以服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为己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先后在出口加工区、独树根东社区、铁山港区兴港镇投资兴建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即社区教育学校)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积极探索创新社区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志鹏  赵迪 《成人教育》2021,41(2):31-36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取得了多方面的新进展。学习型自组织成为社区教育的新兴主体,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可以将资源转变为社区教育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能够开发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在学习型自组织发展的推动下,社区层面初步形成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进一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应将发展学习型自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区终身学习中采取志愿服务“银行”活动;在条件成熟的社区积极开办社区学院;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等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学习型社区的建立与完善.学习型社区应当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1)以学习和教育作为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手段.(2)建立起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并能够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学习机会.(3)社区居民普遍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并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学习活动,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显然,社区教育在促进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推动农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媒体赋能农村社区教育是适应农村社区居民学习特点、助力农村社区教育转型升级以及构建农村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的现实需要。新媒体赋能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技术赋能、内容赋能和权力赋能三个维度上,分别通过革新教育手段、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参与度等助推农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未来在推动新媒体赋能农村社区教育中,还应在基础层面积极构建新媒体矩阵,在支撑层面加强新媒体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层面提升社区居民新媒体素养,在理念层面平衡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8.
社区教育是新时期城市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社区教育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文章通过对深圳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推进深圳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的价值定位是创建"学习型"社区和促进"社区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理念已从过去的侧重教育转向现在的侧重学习,终身学习应成为社区教育新的研究取向,而社区科学发展则成为社区教育新的动态视域.社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产业结构、市民价值观、"社区人"需求和区域性特征等方面,而且必须强调以人文与科学的整合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统领之下,通过对数字化学习港,特别是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内涵及基本特征的阐述,从教育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视角,构筑了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市场化运作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文史知识的丰富对读写能力的提高,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懂得文史知识越多,就越能促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反之,文史知识很贪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53-256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的概念内涵、政策依据及其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仪器设备维修价值的评判依据及数量标准,探讨了仪器设备维修价格的计价形式、内在构成及定价方式,概括了仪器设备维修的实施方式和机构选择,梳理了仪器设备维修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界定了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的筹措渠道及其使用范围,为提高仪器设备维修的管理质量、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了一种理论概括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二者相统一是办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但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去理论化...  相似文献   

15.
从词源学考证,异化是一个含义丰富且有争议的概念。而到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时期,异化理论主要有三种形态:外化、异化和对象化。从异化观中引申出来的美学观点在异化与对象化关系、人的本质和审美层面等问题上表现出不足,因此可以从历史和唯物的、自由和实践的角度提出:美是具体的肯定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最自由的显现,其显现过程就是自由的实践,显现方式就是形象。  相似文献   

16.
“生死学”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所创立。傅教授将中国心性体认本位的“生命学”和西方对死亡现象做客观研究的“死亡学”统合为“生死学”。为了使每个活着的人、尤其是离死亡尚远者都能从对生死的研究中获得教益,提升现代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品质,还需要大力开展生死哲学的研究。本文将从生死学、生死哲学产生的学术及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生死学与生死哲学的学科特征、主要研究的议题,并阐述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产业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校体育、高校体育产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明晰了各自概念的范围 ,给出了高校体育和高校体育产业结构图 .  相似文献   

18.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培养服务于以大化工为主体的工科专业和自动化过程控制重点学科为代表的电类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评为北京市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19.
浅析高校科技产业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实行“两权分离”、“校企分开”是前提,建立新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是核心;加速改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关键;资产投入与辙出机制的创新是重要内容;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是保证。  相似文献   

20.
老庄美学中的重要范畴“虚静”,与中国古典美学“天人合一”的传统密不可分,是达到物我两冥的审美境界从而达到自由生命的前提条件。它肯定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表现着自由生命特别是内在精神生命,充分荡漾着生命之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