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指出汪笺、彭校中的误用通假问题,其致误原因为不明原文之义,或不明文字、词义的演变,故求诸通假手段为训。尽管破假借字得其本字是训诂的重要方法,且清代古音学昌盛,奠定了识别音同或音近的通假的语音基础,但在具体使用通假手段时仍需持特别慎重的态度。现举“正谏”条:《潜叹》:“自此之后,莫敢正谏,而高遂杀二世于望夷,竟以亡。”(101页)汪笺:《说苑·正谏篇》云:“谏有五:一曰正谏。”彭校:《说文》:“证,谏也。”“正”与“证”同。《吕氏春秋·不苟篇》:“主有失败,皆交争证谏。”《外传》九作“正谏”,是“正”即“证”也。按:彭…  相似文献   

2.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纳谏,而“访”是纳谏的有效途径。“访”得好,谏路就宽“,访”得差,谏路就窄。谏路宽,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谏路窄,就要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对校长来说“,访”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访”,说起来容易做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有几篇文言文涉及到“谏”的知识,注解比较简略,一些权威工具书的注解也不全面。“谏”,《辞海》中注解①为:“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如《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就注解看,“谏”所用的方式是“直言”,而从例子看,不能说明“谏”的方式是否是“直言”。其实,我国封建社会里,臣对君、晚辈对尊长进行规劝,使其改正错误,方式不单是“直言”,  相似文献   

4.
《史记》中的“谏”,与先秦典籍有渊源关系;《史记》中的“谏”,可分为直谏、讽谏、诽谤等几种形式;“谏”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谏”在汉人眼中是大赋的立身之本,司马相如的赋侧重策士的委婉属于“谲谏”,扬雄的赋突出儒生的“忠”,属于“讽谏”。谏的变化是经学影响下大赋由盛转衰的一个内因。  相似文献   

6.
蒙恬是大秦的忠臣、名将,他为秦朝建立的功业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抗击匈奴、修筑长城、修筑直道,镇守边关十多年。关于其过失,蒙恬解剖为“绝地脉”,司马迁批评为“不强谏”。可以认为,蒙恬“绝地脉”是在当时情境下一种无可奈何的自责,而司马迁“不强谏”的批评,未免有点强人所难的味道。即使“绝地脉”和“不强谏”成立,蒙恬也罪不至死。其悲剧在于他无意中卷入了秦朝宫廷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政治斗争中。  相似文献   

7.
高一《语文》(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选编先秦谏说类历史散文三篇:《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情动词警、谏说巧妙而使人君采纳,几达“一言兴邦”之功效。现就三篇文章的“巧谏”艺术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谏逐客书》“窃以为过矣”中的“窃”怎样理解?窃,私自。在文言中,向别人特别是向上级或尊长表示个人意见时,常用“窃”字,含有自谦的意味。“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中的“移风易俗”指什么?移风易俗,这里指商鞅变法,改革秦国旧的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各种风俗习惯。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  相似文献   

9.
曲线进去是先秦谏说、论辩中一个被广泛使用而又极行之有效的战术。它大体包括“搭桥铺路”、“设疑诱问”、“寓逆于顺”、“虚笔传神”、“假痴不癫”、“巧问藏机”等八种形式,表现出谏说、论辩者高超、精妙,千载以后都令人拍案称绝的攻心、说理艺术。  相似文献   

10.
唐代政治家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历来为世人所称颂,尤其文中围绕“居安思危”所阐发的“十思”更是警深策远,发人省戒。但“十思”之论毕竟朝代久远,且惟太宗皇帝是谏,故今世人读之,不能不深思而慎取。否则,断章取义、直搬照用必有害于立身行事。下面笔者就“十思”结合现实再思之。  相似文献   

11.
诚信的丰碑     
诚信,诚实、守信是也。但谁能相信,曾经勇敢地迎击暴风雨的“海燕”——“革命文豪”高尔基,竟在衰颓之年丧失了说真话的勇气,亵渎了一个以死谏直言的小男孩对他的崇高信任——索洛维茨劳动营营员们所受的极端苦难,能否向世人公正昭示的唯一  相似文献   

12.
进谏杂谈     
进谏杂谈戴荣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臣对君规劝,使君主采纳自己的意见,这谓之“谏”。《淮南子·主术训》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谏鼓”是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之鼓;“谤木”是竖在交通要道口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的木牌。这说明,早在尧舜之时就...  相似文献   

13.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7,(3):1-1,15
万章问日:“或日:‘百里奚自鬻①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②秦穆公。’信乎?”孟子日:“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  相似文献   

14.
魏征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以敢谏善诤著称。唐太宗时期,魏征先后上奏两百余次,计数十万言。他的建议多被太宗采纳,并最终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在这些奏疏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谏太宗十思疏》。按《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先后“作飞仙宫”“如洛阳宫”“猎于鹿台岭”“猎于广成泽”“幸明德宫”“猎于济源麦山”,兴建宫室、游逸田猎,颇有骄奢忘本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均匀传输线理论”教学特点的分析,结合谏堂教学实践,探讨了认知建构教学模式在“均匀传输线理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章分析了《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一个“长”字的读音。  相似文献   

17.
春秋论谏辞令大多收在《左传》和《国语》这两部史书中,虽然它们依附于史书,但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论谏辞令多运用“总分”式结构,在修辞上主要运用对比、排比、比喻、引用等手法.论谏辞令作家运用以上修辞手法和对辞令结构的精心安排,使文章说理更完整,气势更畅达.  相似文献   

18.
田姝 《教学考试》2022,(46):67-68
<正>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成功的古代劝谏案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及《谏逐客书》,一直以来都是古今学习劝谏技巧的典范。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的分析角度都会放在劝谏成功的技巧上,如思想上要“知己知彼”,要“揣摩圣意”,关照被劝谏对象,要“循循善诱”,要“摆明利害”;语言上则要学会运用“比喻”“类比”“铺排”“对比”等技巧。仔细研读李斯的《谏逐客书》,会发现里面隐含着劝谏时的重重困难。然而,这些困难都被李斯一一化解,这也是他劝谏成功的关键。笔者从“不‘和谐’的开场白”“无法避嫌的身份”“宗室的虎视眈眈”三重困难出发,挖掘里面包含的“虚实之争”“公私之争”“内外之争”的本质及李斯的化解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体会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史料介绍     
莆仙经纬·古代人物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号莆阳居士,先世居仙游,后迁至莆田城南门外蔡诧村。天圣八年(1030),襄登进士甲科,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 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余靖因议论政事获谴,尹洙自请降黜,欧阳修因诘责司谏高若讷,也落了职;而高若纳营私得宠。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以示褒贬。 庆历三年(1043),仁宗擢用余靖、欧阳修、王素三人为谏官,并命襄知谏院。襄上疏说:“朝廷增用谏臣”,“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相似文献   

20.
胡天泉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高一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选编先秦谏说类历史散文三篇:《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情动词警、谏说巧妙而使人君采纳,几达“一言兴邦”之功效。现就三篇文章的“巧谏”艺术略作探讨。1.烛之武:巧借矛盾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这事本与秦无关,但秦想借此“捞一把”,扩张一下势力。国难当头,郑国老臣烛之武临危受命,身赴敌营,劝秦撤兵。他谏说成功的关键,是巧借了秦晋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