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注小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和应用,是突破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瓶颈的关键。通过启发学生进行概念重组,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的正确方法,以实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
关注小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和应用,是突破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瓶颈的关键。通过启发学生进行概念重组,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的正确方法,以实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对科学概念的把握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本质,能够让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更清晰、更简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许多科学概念的形成并不能一蹴而就,会经历许多波折,这给教学带来许多困惑,如何消解这些困惑?  相似文献   

4.
前概念对科学教师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学生的前概念对我们的科学教学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前概念,就会使得教学有的放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师》2017,(26)
小学生要形成科学素养就需要理解科学的真实内涵、边界和独特性。只有还原出科学最为本源的面貌,学生才会去关注真理的自主自足和内在推演。文章以北京市朝阳区11个学区共21所小学学生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小学生科学本质观在不同维度上的认识,从而思考当前科学教育的不足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小静 《科学课》2009,(6):18-19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但是,由于概念形成的途径不同,儿童头脑中的概念有科学的概念,也有不科学的概念。比如,小学生都知道许多动物是“鸟”,也经常使用这一概念,但如果问他什么是“鸟”时,他们会说“鸟是会飞的”。他们认识不到“羽毛”是鸟特有的本质属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概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但是,由于概念形成的途径不同,儿童头脑中的概念有科学的概念,也有不科学的概念。比如,小学生都知道许多动物是“鸟”,也经常使用这一概念,但如果问他什么是“鸟”时,他们会说“鸟是会飞的”。他们认识不到“羽毛”是鸟特有的本质属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概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郝清华 《辽宁教育》2013,(12):49-52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尽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即科学前概念转化。本文着重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的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9.
幼儿对科学概念的感知和理解是其今后真正掌握科学概念的出发点和基础,具有独特性,属于前科学概念的水平,具体性、表面性突出。幼儿科学记录有利于幼儿前科学概念的获得,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并为幼儿科学记录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0.
龚汉平 《科学课》2008,(10):1-1
科学概念与前科学概念,两者只有一字之差,本质上却有显著的区别。我们先对一个人形成概念(科学概念与前科学概念的合称)的途径进行剖析,通过剖析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科学概念的形成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孕育到精确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阶段。而在形成一个科学概念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归纳。归纳把认识过程中的每一处横断面有机地连接起来。归纳一般包括选择归纳、典型归纳、概率归纳、类同归纳、区别归纳、逐步上升的归纳以及验证的归纳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归纳在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概念与前科学概念,两者只有一字之差,本质上却有显著的区别。我们先对一个人形成概念(科学概念与前科学概念的合称)的途径进行剖析,通过剖析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13.
徐晓良 《生活教育》2013,(12):52-54
摘要:几何概念是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形成与反映,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四个教学策略入手,一是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获得对几何概念的充分感知;二是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获得几何概念的表象;三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表征几何概念;四是巩固概念,形成体系,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几何概念。关键词:小学生;几何概念;形成;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郭吉军 《考试周刊》2009,(23):164-165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简化、强化人们的认识,让人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本文从利用微观模型开展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有效策略入手,分析了模型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思考,旨在唤起人们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对建模教学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某种程度上,科学课的学习可视作改变学生初始想法的过程,不断修正和完善概念的过程,即概念变化的过程。科学课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经验一步一步地拓展他们的观念。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操作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他们对这些概念大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种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即为科学学习中的前概念。前概念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容易达成目标;反之,当学生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相冲突的时候,前概念则会严重干扰科学概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如何帮助小学生在前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科学概念的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具体做法是:在学习内容之前或之后向学生呈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包摄性较广、  相似文献   

18.
科学概念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学生形成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实验为载体,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前概念大多源于日常生活中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假设,且小学生的大部分前概念都与科学涵义不相一致,学生在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时,通常不会放弃原有的错误认识。从而对正确概念加以排斥,甚至异化对正确概念的理解。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它将严重影响科学概念的建构,使学生对一些新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因此,笔者在研究实验建构科学概念时,着重探讨了基于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下面就此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20.
袁优红 《阳光搜索》2014,(1):96-100
小学生是带着原有的认识走进科学课堂的,这些对科学自发的、稳定的理解和经验,称之为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大多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并逐步形成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学生自己形成的前概念相当牢固、稳定,而新概念的建构,必然会与前概念形成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是非常顽固的,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已经接受了新概念,但换一种情景时,错误概念仍然会产生作用,只有足够的刺激或证据呈现时,学生才会真正转变错误的前概念、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学生遇到与前概念不一致的新概念时,往往表现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重新解释新概念甚至不接受。这表明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是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如果不克服这些障碍,对建构新的知识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