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怕记者没稿子,就怕缩辑有框子。我们的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还是办给人写的?编辑是要为记者做嫁衣,还是要给记者当伴娘?不怕记者没搞子,就伯编辑有框子。  相似文献   

2.
笔下留神     
记者手里都有一支笔。古今中外,天南地北,记者都可以写;但要笔下留神,尊重客观事实,顾及社会效果。郑海霞为啥怕记者? 表扬稿好写吗?不见得,有的人就怕记者表扬他。中国女篮运动员郑海霞个子高,身体结实,在篮球场上冲锋陷阵,天不怕,地不怕,但下场以后最怕记者,据说她对记者登门采访十分戒备。  相似文献   

3.
搞批评报道,记者要有棱角,要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这是必需的。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够,严谨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搞好批评报道的首要条件。批评性的报道不仅要对报纸负责,更主要的是对被批评者负责。现在有的人犯了错误,不怕党、政纪处分,不怕内部通报,不怕罚款,甚至不怕追究法律责任,就怕报纸见报。因为报纸具  相似文献   

4.
巧访张海迪     
中国当代的保尔——张海迪最近又一次战胜厄运,在上海中山医院成功地切除了鼻背上的一个基底细胞癌。作为病人,接待外人采访未免要有所限制。解放日报记者徐成滋,使出了记者的“蘑菇”劲,进行了别出心裁的采访,不仅发出了独家新闻,而且组织到了张海迪的文章。《巧访张海迪》追叙了这一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比较起来,湖南的侗族人更是吃辣的大王.  相似文献   

6.
日本记者青睐张海迪档案11月5日,日本NHK放送协会4名记者,专程到济南市档案馆对张海迪档案进行拍录。他们拟采编一部报道世界各地身残志坚、奋发向上的『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的专题节目,张海迪被确定为其中一位。他们从大量的档案中选择了部分珍贵镜头。济南市...  相似文献   

7.
每每在采访活动场所看到李霞,我就想,那大而重的摄影包,对于身躯矫小的她,是不是个负担?有一天,当我们俩坐在一起神侃时,李霞笑笑地说:“我与摄影有缘。”一种执着的神情从李霞黑亮的眸子里透出,我明瞭,摄影,已是李霞生命的一部分。最早采访张海迪的记者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提到张海迪这个名字,可谓人人皆知。而李霞是最早发现和采访张海迪的记者,这  相似文献   

8.
最近参加完陕西省委办的“总编台长培训班”,认真地学习了1992-1999年间江泽民总书记有关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讲话,学习了省委领导有关宣传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担任陕西农民报主编两年多的实践,我觉得当好农民报记者起码要做到“三不怕”(即不怕走、不怕狗、不怕丑)。先说不怕“走”。因为农民报记者大量的活动是在农村,就经常会遇到“走”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一是教育号召大家“走”。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人常说的“三转”记者多了起来。所谓“三转”,实际上就是一天跟在领导夙子后边转,跟着会议发的贴于转,跟着一帮同伙…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七日电(记者刘林春)俗话说,“种地怕草,读书怕考。”然而记者最近在中国人民大学却听到一件“不怕考”的事。上学期,人大新闻系一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考试,试题只四道,还可以翻书看资料。试题之一:“世界明星联队论个人技术优于中国女排,却两次输给了中国女排,其中包含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面对这样的考题,应考者兴味盎然。学生走出考场三三两两地议论:“这样的试题和考试办法真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的报纸有个奇怪现象,凡是记者采写的批评稿,署名一律是“本报记者”而不署真名,而他们采写的表扬性稿件,却总是署上真姓大名。其实,这点“猫匿”,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还不是记者怕得罪人,怕报复?!如果说基层通讯员为避免打击报复,用笔名或本报通讯员署名还可以谅解,那么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作为党的机关报的记者,这样羞羞答答地抨击不正之风,惧怕报复到不敢署真名,则是懦弱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严重损害了记者的形象。署名是严肃的事情,意味着作者对作品负责。历史上一切真正的记者,没有一个不敢署真名的。记者职业特点要求记者有超乎常人的不怕打击报复的勇气,如果怕打击报复,而不敢署真名,那干脆就别当记者。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1977,(4)
活着为革命,生命值千金;活着为个人,不如一根针;是金还是针,行动作结论。最艰苦的担子争着挑,最困难的事情抢着干,最关键的时刻带头上,最危险的地方冲在前。咱们打井就是同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作斗争,一分钟也不能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天大困难也要上。“一穷二白”不怕,怕的是没有革命雄心;失败挫折不怕,怕的是没有革命毅力;千难万险不怕,怕的是没有实干精神。  相似文献   

12.
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道理很简单:记者排除万难写成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者或抓住报道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形容词,说你报道失实,黑白颠倒;或捏造事实、编就故事,说你这个记者有“作风”问题,兴许是哪一个“铁哥们”派来的,往你身上泼一桶脏水。“身正不怕影斜”,记者既然敢揭丑,也就不怕什么了。麻烦的是,如今有的法院轻易受理“告记者”案,使记者或新闻单位的领导不得不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比较起来,湖南的侗族人更是吃辣的大王。侗家户户必备,人人离不开,餐餐不能少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辣椒。辣椒是浸透在他们的血液里,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电视暗访”现在被很多记者使用,它为记者拓展采访空间,揭露违法行为,弘扬社会正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时间,“电视暗访”成为了维护社会公正,监督社会行为,构建社会和谐的有力武器,甚至有人说:不怕公安找上门,就怕丑事上镜头,此语可见,“电视暗访”的社会意义和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电视暗访”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57年6月13日,毛泽东同志约见吴冷西时,对他说:“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的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韩阳)4月26日,全国残联主席、著名作家张海迪携其最新译作《丽贝卡在新学校》亮相书博会,以推广儿童文学经典阅读。《丽贝卡在新学校》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妮·狄格比创作的特莱比松系列小说中的一部,既隐含严肃的道德品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在微博上说:"做记者几年,无力感越来越强烈.梳理自己报道过的人和事,可以说受到伤害的人无一得到公平和正义,甚至遭到更猛烈的报复." 有这种感受的,不只刘万永一人,最近几年,这种无力感弥漫在众多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群落中.有记者曾沮丧地说,以前是"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现在是"上报上告,统统无效".如果说以前做监督性报道难在发表前受种种因素干扰,现在,报道发表前的干扰变本加厉,但报道后的冲击力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8.
近日,同松藻矿区的基层通讯员摆谈,通讯员反映,他们不怕熬夜动脑筋写稿,就怕采访时吃“闭门羹”。他们说:再三相约,好不容易同被采访对象见面,人家不是三言两语完事,就是根本不谈,那种尴尬场面实在让人忍受不了。采访吃“闭门羹”的情况,别说是业余通讯员,就是一些老记者也时能碰到。我们虽是《松藻矿工报》的编辑、记者,但在采访中就吃过不少“闭门羹”。但我们不怕,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寻找不吃或少吃“闭门羹”的方法。一、同你不熟:羞于开口。一次我们带通讯员去松局建安公司采访老劳模李双全。李师傅看到我们一个个拿着纸…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地震后,作为山西晚报社会新闻部记者我曾跟随山西消防部队和太原特警支队两次入川,在那里总共呆了15天。很多个场合,消防和特警的同志诧异地问我,有时候,觉得你就像拼命三郎似的,和战士们往前面冲,救完人后,你还要写稿子。你不累?你不怕?我那会儿特别想告诉他们,我怕,我也累,但我  相似文献   

20.
月光向来以"拽"著称.一不怕老师.二不怕蟑螂.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的吗?看见蟑螂我不怕不怕了.我神经比较大!吗依呀呼!吗依呀呼…… 说月光"拽"是有原因的:一、作为学生.敢晾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