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生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怎样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用一颗宽容的心,原谅学生无心之过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都希望每天作业少一点,玩的时间可以多一点。而教师总是希望学生们能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有些学生是明知有作业却故意不做,先出去玩,教师一般会先批评再令其补作业,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只会让学生讨厌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有一次我发现作业少了一本,我问:“今天谁的练习本还没有交?”话音刚落,小王同学红着脸,很难为情地举起了手。我当时愣了一下,怎么是他呢?  相似文献   

2.
程言峰 《师道》2006,(1):36-36
今天的事情令我非常震惊:在进行全班的作业检查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竟然是我班的班长!很少量的一点抄写,班长竟然没有完成,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在检查到他时,他似乎很镇静地对我说:“老师,我记错了作业内容,你看,我也做了,只是和您的要求不一样。”说着拿出作业本给我看——显然,那是前几天布置过的作业。拿这个来搪塞我?!一种失望和恨铁不成钢的悲伤情绪涌上我的心头……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呢?我心绪不宁,在没有找到最佳教育途径之前我只有不露声色地让他坐了下来……我反复地告诫着自己…  相似文献   

3.
午夜魔咒     
学校图书馆天天需要打扫。这天,轮到了我和云。没想到,图书管理员居然在门口等我们:“你们要注意一点!”他丢下这句话,就大步流星地离开了。那种语气,令我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4.
<正>小涛(化名)是个令我头痛的男孩,脑子不笨,但是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上课不专心,作业从不按时完成。为了他,我费尽心思,但每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以失败告终,无计可施之下真想放弃,但又不忍心。我就这样被他"折磨"着。某一天的放学前,我去教室找他,"小涛,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好了吗?"他向我摇摇头,"今天的课堂作业做好了吗?"他又向我摇摇  相似文献   

5.
那是我接一个新班不久,一个星期一的晚自习我到,教室检查学生作业。走到一个叫张磊的旁边时,他既没有拿出作业让我检查,也没有站起来说明情况。我问:“你的作业呢”“没做”他语气非常?!生硬的回答。我感到有点不对味,仍然和蔼地问:“你怎么没做?”“不会!”他的口气一点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在书法展上,我遇见了那位久负盛名的青年书法家。出于记者的习惯,我问他:“你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么一手遒劲俊逸的毛笔字,想必平日习字用过的废报纸已经是堆成一座小山了吧?”他的回答出乎意料:“不是这样。虽然幼时家贫,但我父母总是让我用最好的纸习字,从不让我用废纸。”“总是让我用最好的纸习字。”他的父母可谓用心良苦!那是为了给他一点压力,令他惜纸、令他每落一笔都深思熟虑、令他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啊!  相似文献   

7.
“外号”这个家伙最令大家头疼了。其实我也很讨厌别人给我起外号,但最近我读了一篇谈“外号”的文章,让我对“外号”这个小东西的看法变了。文中的小主人公叫翁然。因为他姓翁,同学给他起了很多外号,分别叫“小蜜蜂”、“白头翁”、“不倒翁”。虽然同学给他起了这么多外号,可他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作者认为同学们是在羡慕他具有小蜜蜂的勤劳、白头翁的自由和不倒翁那不怕困难摔  相似文献   

8.
在我教过的学生里,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由于早期教育的空白,孩子各学科的学习都非常吃力。他说话声音很小,个子也小,同班同学都忽略他,在生龙活虎的班集体里,像是没有他的存在。第一次上美术课,他就一直咬着笔杆。问他为什么不画?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说不会画。我让他照着书上的样子画,不用创作,可他仍然摇头。看来他对自己没有一点信心。怎么帮助他呢?我把“起点”降到了最低。首先,我让他采用了我上美术课最忌讳用的作业方式———把图画纸蒙在书上画。自然,他的这次作业终于有了一点“形状”了。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我故意让他到教师办公…  相似文献   

9.
我班有一位十分调皮的学生,父母、老师、同学对他都“头痛”。在教室里,他总是停不下来,上课打断老师讲话,下课捣乱同学做作业,还经常骂人打架,自己的作业通常写不完,而且交作业也不积极。这样一个学生对于我来讲也十分棘手,后来我找他好好谈了一次,初步唤醒了他那颗处于“冬眠”状态的上进心。他走时我送给他一个小本子,封面上写着“今天你进步了吗?”。要求他每天都要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收获也要记下来,并告诉他我要随时抽查,连续凑满五个进步就可得到全班同学一次热烈的鼓掌表扬。他似乎有点不明白我的话,因…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在为里瓦尔多打抱不平,如此优秀的球员,拥有的球迷数量却与他的球技一点儿不相符合。也难怪,谁让他没有贝克汉姆的俊秀、帅气,没有“战神”巴蒂图塔那令女人心动的男人味儿,没有“忧郁王子”巴乔那让人看了就心疼的气质。相反,他多了一张让人望而生畏的“马脸”,多了一点球场上的奸  相似文献   

11.
张令东 《班主任》2014,(11):42-42
“张老师,你班的张贺今天又没做作业!” 张贺已经是N次不完成作业了。虽然我用尽方法帮助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法——苦口婆心讲做作业的重要性;鼓励优点克服缺点法——发现一点闪光点马上进行表扬;批评教育感化法——叫到办公室“恩威并用”“软硬兼施”说服教育;家访配合法——多次沟通家长,双管齐下,家校联合管制;加罚作业法……但是,作用常常只有一两天,他很快又会“旧病复发”,一下回到“解放前”。  相似文献   

12.
提起崔荣这个名字,凡是教过咱班的老师,无一不对他有着深刻的印象。这小家伙不爱学习,脾气又特别怪。他高兴时你跟他说话,他还讲点道理,不高兴时你跟他说再多话也是白搭。最近一段时间,这小家伙跟我憋上了劲,凡布置的语文家庭作业,他一律不做。找他谈了不知多少次话,他就是没一点反应,叫他补起来吧,他就跟你拖时间。你看,今天没完成作业的名单中就只有他的名字。“怎么办?”看着站在我面前无动于衷的他,我不停的问自己:“我用什么方法来打动他这颗麻木的心呢?”回头望望教室里正在认真早读的同学,一个计划突然在我的脑中显…  相似文献   

13.
学习困难而心理又有障碍的学生,一直令老师很费脑筋。王小明就是这么一个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是我校有名的“三不学生”:上课不听讲,不写作业,考试不做题,被老师们称为“刀枪不入”。你一管他,他干脆就不来上学,谁都拿他没办法。新学期分班时,他居然被分到了我们班。看着他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我只能怪自己手气差,谁让我摊上这个班呢?  相似文献   

14.
我感谢“五·四”杯“五·四”杯令我难忘。我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有时我不太“安份”,想搞一点试验,搞一点改革,搞一点创造,个中的酸甜苦辣,我都饱尝过。有些事随过随忘,也有些事却给我以触动,曾多次想过应该好好反思一番,总  相似文献   

15.
画中话     
桔色的霞光笼罩了整个教室,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同学们,明天一天假,大家千万不要放松,在家好好复习。我呢,是比较好的,作业布置得一点也不多,才两张卷子嘛……”老师站在讲台上进行着他的“老一套”。我懒散地扎在桌子上喃喃自语道:“哼,是不多。一科才两张,一共才八科。总共放一天假,外加晚自习。”  相似文献   

16.
我愿学会爱     
他喜爱缠着我问千奇百怪的问题,常常让我招架不住。他一有空就粘在我后面与我谈天说地,时时令我惊奇。我喜欢看他舞动胖乎乎的小手,晃动圆圆的脑袋,说一些连我也不知道的奇闻趣事。这时的他是那样聪明、可爱。可是,一到做作业,他便成了一只蜗牛。作业像他背上重重的壳,那肉嘟嘟的小手捏着笔,在纸上艰难地爬行,眉毛皱成了小山川,看得我心急如焚。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补作业。当我从教室又折回到办公室,想坐下来歇歇时,他抬起头,说:“苏老师……”“你还有空说话,怎么好意思呢?别人半个小时做完的作业,你一个小时还没完成,…  相似文献   

17.
“哇!”一个女孩子哭了起来,我连忙问怎么回事。“我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打了我一拳。”女孩哭着告诉我。“我爸说了,‘谁打你,你就打谁’,她碰我,我就打她。”打人的男孩振振有词。“你爸爸真是这样说的?”我又问。“就是!”回答得是那么肯定。 离园时,我问这位家长是否有这回事,他说“是的”,他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将来孩子长大了才能立足社会”。他的想法既令我震惊,又令我深思。震惊的是,他的孩子在班上早已是无组织无纪律,总是惹事生非的了,做父亲的还这样教育他!令我深思的是,近年来,用  相似文献   

18.
不出所料,李伟的家庭作业又没完成。这个李伟,实在叫人头痛。他脑瓜灵活,上课活跃,课堂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绝对是棵好苗子,但他却有一个屡教不改以致令我“恨之入骨”的毛病:不爱写作业。在我的记忆里,半年来他的家庭作业只按时完成过三次。由于缺乏必要的巩固,他的学习很浮,基础很不扎实,做题时总是“一做就错”。尽管每次考试靠他的小聪明总也能对付个“及格”,但这个“懒病”却使得他很少进入“优秀”的行列。为此,我挖空心思、“软”“硬”兼施地动用了很多办法教育他、扶持他,可收效甚微,他怎么也“扶不起来…  相似文献   

19.
李老师在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介绍说:“担任五(1)班班主任之前,原来四(1)班主任冯老师就告诉他说:‘班上有一个最懒做作业的学生,作业+次有八次不做,老师对他进行重罚、批评。投诉其家长,都没有凑效,都拿他没有办法,一个班就是因为他一个人成绩不合格,评不上文明班……’”我接这个班教了一个星期,发现他仍然不交作业,这印证了冯老师的话。但是,也发现他很有个性,我不能再用冯老师这种“高压方法”强迫他做作业,而是以“表扬”的方法,治他的“懒病”。有一次.他又不交作业了,我不是批评他,而是耐心辅导他做作业,在分数上有所提高,给他尝到做作业的甜头,还表扬他:“某某同学很聪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做了,真聪明,如果他继续努力,成绩会提高的。从此以后我都是这样鼓励他。又有一次,我辅导他完成作业后,我又写一封信给他带回去给家长,他爸爸看完老师写来的表扬信,高兴地说:“阿强,老师在信中表扬你,说你近来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而且会做作业了,很有出息,老师佩服你。”爸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相信你会把学业学好,不会令爸爸失望的。”当听爸爸说完这封信后,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内疚,终于大哭起来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知错了。”  相似文献   

20.
初为人师,我似师非师,曾因许多关于“教”的不当和错误得到领导的指点帮助,才渐渐适应教学工作。现追述本人处理学生作业的一段曲折经历,求教于同行。 我执教的第一个班,学生的作业令我寝食不安:许多学生做不好作业,也不爱护作业本,我三令五申,屡屡施以教育,但收效甚微。“软的”不行,我便寄希望于“硬的”,每每遇见不顺眼的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