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傅馨仪 《作文世界(高中新语文伴侣)》2011,(9):29-31
我们来到了蓝印花布博物馆,那是位于南通护城河——壕河边上的一排白墙黑瓦的建筑,被称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进去以后,一位老奶奶——馆长的母亲,也是蓝印花布第四代传人,给我们表演纺纱、织布。 相似文献
6.
7.
我国的民间蓝印花布因其工艺简单而得以在民间普及,它的这种工艺是在传统的夹缬工艺和镂空刻版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工匠们多年的探索研究才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东边外蓝印花面布以家织布为材料,由镂刻成各种图案的纸版,通过漏印的办法将防染浆刮印到底布上,再放入盛有靛蓝染料的缸内浸染,即成为蓝地白花的蓝印花布。提取染料的植物蓼蓝当年在东边外大面积极 种植,历史曾有多少家染房,生产的蓝印花布品类繁多,用以作被褥、衣服、帘帐等。蓝印花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制版的技术源于民间剪纸,保留了纸的艺术特色;图案的题材有花鸟、动物、人物、字等,以花鸟为大宗,内容喜庆、吉利,为人民大众所喜爱;蓝印花布的蓝色近属中性,给人以沉静、平和的感觉,和我国名的青花瓷有异曲同工之 妙。 相似文献
9.
10.
民间蓝印花布传统的语言特征中透射出的"吉祥"、"完满"的民族心理观念,富于象征性和装饰感的造型手法,为中国当代设计师们在后现代设计思潮影响的设计观念变革提供了新的启示。在多元化的现代设计中,蓝印花布的图形语言特征和审美特征如何在平面设计中进行转化与结合,如何将民族风格融于现代设计,使其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湘西人民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溶入到蓝印花布图案中,赋予其独特的审美特色。通过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凤凰印染大师刘大炮部分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了他制作工艺的特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13.
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的图案融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它的色彩、取材、构图代代相传,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从布的形成,到染料的形成,到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再到蓝印花布的图案,无不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风土人情.将蓝印花布资源... 相似文献
14.
赵安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25(2):20-23
蓝印花布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文章从旧时代平民百姓的生存环境、生活态度、理想追求等角度研究了蓝印花布在材料选取、制作工艺、图纹设计和情感表现上的平民化特质,指出蓝印花布是劳动人民朴实无华思想感情的物化,蓝印花布艺术深受民俗理念和传统意识的影响,带有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5.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曾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反映着民众的朴素美和含蓄美。传统蓝印花布的色彩创新应运用现代技术精确控制多种染成色以丰富蓝印花布的色相:进一步发展深浅复色套印技术和防染技术以丰富蓝印色阶灰度变化;以靛青为主,结合其他植物染料丰富蓝印多重配色。这样才能使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更具时代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于青青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1,(8)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正向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出学生的家国情怀。对此,本文也将以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设计为切入点,从蓝印花布这一课程资源入手,分析蓝印花布微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并探讨具体的实践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推动乡土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7,(3)
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件瑰宝,慢慢的这件瑰宝,在悄悄地融入时尚的元素中,融入人们的心中。在我园,蓝印花布也在慢慢的融入幼儿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实践,从认识、探究和运用等技巧来学习蓝印花布,从印染、印画、黏贴等方式来制作蓝印花布。下面简要谈一谈小班幼儿对蓝印花布的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黄琦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25(1):21-24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从地理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和技艺传承等方面了解南通蓝印花布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衰落原因和目前的困境,并结合实际,就今后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一非遗项目采取必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一、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是原始的、简单的,但又是科学的、复杂的。(1)下布:染液配好后,熄火。将折好的布放在灶台一边,从布头开始,一人双手轻拈布幅两边,序入染液,另一人协助整理浸入染液中的布料。下布时要特别注意布的顺序,浸入染液后依然不能破坏其顺序。如果印花布不是折叠放入染液,而是无秩序的一团,在染液中相互挤压,即使浸泡时间再长,被挤压处也会因浸染不充分而出现"染花"的现象。(2)压布:印花布全部渐入染液中后,为使其完全浸泡在染液里,防 相似文献
20.
宣学军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6,(4)
青白相间、清新纯朴的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品.在人们共同关心的,“服装面向21世纪——和平与环保”这一主题中,她仍具有无穷的魅力,是时装设计师们喜爱选择的面料之一.《诗经·小雅》中有“终日采蓝”的诗句.《韩诗外传》中也有“蓝,假以丝染之,而青于蓝”之说.而在新疆民丰出土的汉墓中则发现了蓝白印花布实物残片,可见其历史已十分悠久.至宋代嘉泰年间(13世纪初),经嘉定县安亭镇一户归姓者进一步改进,“以灰药布染青,俟乾拭去,青白成文,有山水楼台人物花果鸟兽诸象”.(《嘉定县志》)从此,工艺简便的蓝印花布在国内许多地方生产和流行.宋、元称“药斑布”,明、清改称“浇花布”.今天,随着现代机器织布和化学染料的发展,以作坊式生产的蓝印花布渐被淘汰,趋于消亡.唯独在南通地区奇迹般地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南通成为今日蓝印花布的唯一产地,绝非偶然.她地处长江的三角洲,滨江临海,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十分适宜棉花生长.所产棉花“力韧丝长、冠绝五洲”.明、清时期已是有名的土布之乡.历史上江海平源上家家纺纱,户户织布,土布年产量不下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