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刚刚迈人21世纪之际,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是历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现实需要的不同,回顾和总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而现代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视角。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提出了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并依据这一历史观把现代化确定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相似文献   

2.
文化传统与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是一切文明国家历史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命题。从人类文明史的总体过程来看,传统通常要比变革具有更为强大的历史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象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社会历史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传承和创造传统的过程,社会转型归根到底是传统的转型,即社会成员用新的时代精神整合扬弃原型社会中的旧传统,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并且能够满足现实人类实践活动需要的新传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方向上走上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社会转型之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必然要从社会体制的变革追踪到文化传统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传统的转化。儒家文化传统一方面会以其内在的文化机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会在社会转型的冲击和挑战中通过变异与创新获得新的认同和传承。因此,儒家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与世界文化和中国现代化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拟就中国传统文化有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方面的现代化过程,而是包含着更为广阔的领域和更为深刻的内容,它是个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看,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可视为各种文化,诸如思想、观念、伦理、艺术、教育、心理素质、宗教、自然科学乃至国民性、民族性等。而社会经济与社会思想文化是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和必然产物。从全球角度看,世界教育现代化主要指自大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教育从适应小农经济和传统宗法社会的封建教育,转变为适应工业化的民主社会的新的教育的历史演化进程。综观各国经济与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都是通过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起飞或经济持续繁荣的历史。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和必然产物。从全球角度看,世界教育现代化主要指自大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教育从适应小农经济和传统宗法社会的封建教育,转变为适应工业化的民主社会的新的教育的历史演化进程。综观各国经济与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都是通过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起飞或经济持续繁荣的历史。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现代性成长中社会转型的过程。现代性成长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也必然导致社会的分裂,形成许多新的矛盾。从这一视角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不仅是一个有光明前景的目标,而且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在传统与现代、外源与内源、批判与建构的诸矛盾关系中,以全新的观念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我国正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过程。它集中表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过渡与转换上。这必然引起社会整体性的全面变化,即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取向、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变化。这不仅意味着学校德育外部的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的巨大变化,并也较大地  相似文献   

8.
台湾历经不同统治之政经、社会、文化之变革,在多元文化格局中,每一时期之政治与文化冲击,时代社会变迁之结果,形成一次次地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自农业经济迈向工商业经济,由传统工业转型为高科技工业,从传统商业型态过渡为服务、知识经济商业型态,件件均可说明台湾近两百年来之社会转型轨迹。台湾客家处在如此巨大转型之社会变革下,从垦拓开始即移入屯垦,换言之,在台湾社会变迁现代化过程中,客家人一直是其中的一个要角,缺乏客家人之历史书写,是一部残缺不全之台湾史;而新竹湖口客家庄之变迁,更充分反映出台湾迈向现代工业社会之变迁轨迹与发展样貌。  相似文献   

9.
顾明远 《教育研究》2012,(9):4-10,26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相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同时要正确对待外国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宏伟蓝图,认真学习和落实,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政府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论文论述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着四种不同模式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同时总结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共同规律,回顾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迁过程,要改革我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就要建立起“小而强政府,大而强社会”的模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层次正日益分化;人之活动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日趋明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元化主体;社会活动因素及其文化观念相互碰撞与震荡;新的社会关系及其文化理念正不断衍生。这些新的社会特性归根到底是由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三维文化向度所引起。我国当代社会的主体文化及其现实力量,内在地规定着我国当代社会必然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社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性的概念世界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传统农业已经历了三千年历史,现代农业才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现代农业同传统农业一样,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性的概念。也就是说,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准是不一样的,它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一百多年来,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是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亦称“石油农业”,这是与这段时期国外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体现和反映了这段时期国外社会经济和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是指一种人类文明的历史过程,又指人类文明的一种历史发展阶段,它的核心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之上的社会生活范型。新的社会生活范型稳固确立的基本标志是新的交往关系,生活、存在、交往方式的制度化。在这种制度化过程中,原有的生活、存在、交往方式向另一种生活、存在、交往方式的跃进,这个过程被称为是社会转型或社会变革。而社会转型期与社会变革具有深刻的革命意义,因此必然导致社会失范,即社会规范不力、彼此矛盾或规范缺失真空时,在个人与社会中出现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传统因素瓦解的速度与现代因素形成的速度通常不是同步的,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农民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运用传统——现代二分法的分析模式,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农民的个体层面来解读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的社会转型时期,这已是不需争论的现实。所谓社会转型,一般来说,就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过渡,是社会的整体性结构转变。在我国,社会转型也即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直接意义的重大课题。现代化(Modernization)问题是六十年代西方社会学、经济学及历史学研究中提出的新理论。 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的变革,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的变化;狭义的现代化,它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是来自欧洲启蒙运动并迅速全球化的哲学理想,现代化是其社会图景。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初期的启蒙救亡、中期的政治遽变、“文革”后的经济建设,至今仍在现代化过程中努力前进。然而中西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形态,决定了现代性进入中国后的曲折与变形。20世纪的中国文学被捆绑在现代化之路上,其审美特质与自主精神都必然受到特定时期历史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理论:阐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与现代化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市民社会本身既是现代化的产物,同时又在历史的演进中构成现代化发生的动源机制,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复合驱动的过程,是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精神等在内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的过程,因此,中国社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也只能以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建构作为一个综合动力来驱动;不仅如此,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亦应以中国式“市民社会”的成熟程度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国民在社会中的基本身份是公民,公民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向。公民人格从传统社会依附型人格走向现代公民社会独立型人格,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内在精神支撑。在我国,专制主义的流毒一直未能认真肃清,社会意识中仍大量存在与现代性格格不入的陈旧、错误观念,需要从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改进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国民构建理性独立、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崇尚规则、积极承担责任的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对工业化经济的全面超越。超越的实质在于规定着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特征的社会基础关系,实现了从物质依赖关系到知识依赖关系的转变;超越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冲突和变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