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特征为“左”倾错误的三年大跃进,使共和国经济陷入严重困难,长达十年的“文革”又将“左”倾错误推向极致,就发展经济的手段、方法、激励人的动力系统,增长战略和组织形式等,二者有颇多相同之点。摆脱单纯依靠行政方法管理经济和单一计划手段配置资源,注意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法规管理经济才是理智科学之举。  相似文献   

2.
1958—196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在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历史条件下,也掀起了扫除文育的“跃进”运动。这一运动随形势发展,由兴到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扫除文育运动中,存在着严重的浮夸现象,但一些具体的做法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会出现轮回循环,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大跃进与半个世纪前中国的经济大跃进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目标上的赶英超美,世界一流;心态上的数字迷信,金钱崇拜;做法上的计划控制,贪多求全;后果上的粗制滥造,质量低下。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大学在数字比较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数字背后的干扰因素也不少,更为关键的是要认识到制度与精神比数字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大跃进中,党取得在政治体系的绝对地位,中共政治由此在大跃进中发生三大变化。以组织、思想为取向的官僚政治的形成,使得政工干部习惯和擅长的群众动员成为中共的主要行为手段,为在化领域革命中引人群众动员打开了缺口;之后群众动员在经济领域遭到失败,但充斥于大跃进中的乐观主义和盲目自信使得中共政治的重心转向经济领域之外,  相似文献   

5.
公在"大跃进"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科技运动从"大跃进"初期的准备、号召与动员,再到后来各行各业百舸争流的热火朝天态势和跃进浪潮的迭起,经历了科技"大跃进"的特殊时期。然而,在"大跃进"赶超思想的影响下,科技"大跃进"既谱写了中国科技运动史的新篇章,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铺垫了基石之路,也表现出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鲜明时代印记,无形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戴上了"大跃进"的"紧箍咒"。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时期,我国新美术运动应运而生,各画种百花齐放。从这些艺术团体、艺术家的反应和艺术作品的变化,既可以看到这是新中国美术开始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也同时显现出发展过程中的某种不平衡、不成熟的弊端和意识形态艺术的痼疾。  相似文献   

7.
在1958-1960年的卫生大跃进中,1958年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顶峰。此后,随着形势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出现了很大的起伏。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趋向低潮,并在低潮中徘徊。1960年上半年,爱国卫生运动走出低潮,出现了短暂的回升,但与1958年相比,则远不能及。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运动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建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两次全局性错误之一,其后果十分严重,影响相当深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从“大跃进”运动的动因来看,既有理论的号召力,又有目标的诱导力,还有政治压力在起作用;从后果来看,显示了典型的悲剧色彩,追求目标与客观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从经验教训来看,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从酝酿发动大跃进起,到终止大跃进,其风险意识始终未放弃过,这些风险意识是随着大跃进的过程而不断得到加强的。毛泽东为抵御大跃进的风险,从一开始提出要一年抓四次,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逐步发展到要遵循综合平衡的原则;在实践上,为抵御风险,毛泽东频繁地举行会议与视察各地;在措施上,提出了中央和地方要设立三本账的主张。毛泽东抵御风险的意识被落实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上,有些内容在当年纠“左”的实践中已经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有些内容则为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望 《华章》2011,(27)
1949年到1952年,中国刚从内战的阴影中走出来,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内局势得到明显改善.1953年,中国、朝鲜与美国签订停战协定,结束了朝鲜战争.中国的周边环境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同一时期,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和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展示了和平与友好的国际形象,许多曾经敌视新中国的亚洲和非洲国家慢慢地开始接近中国,他们中的一些还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不久,中国进入大跃进时期,大跃进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尽管时间并不很长,但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58年,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大跃进"的发生,其结果造成很大的损失。在这一时期,甘肃粮食比较紧张,造成了大量的非正常死亡人口。人们的生活比较困难,尤其是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考察这一时期的粮食及人口状况,对现实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姬璐 《华章》2013,(32)
新中国美术史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延伸着自己的发展轨迹。1958年大跃进壁画运动在新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是一个短暂而又特殊的阶段,它上承延安传统,下启“文革”美术。这一时期配合着政治运动,确立了美术的群众路线,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一时期,壁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创作了大量的壁画作品,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影响后世的创作方法。那么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场运动呢?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体育大跃进”的回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建领 《山东教育》2003,(10):57-57
一说到大跃进,人们自然会想到那近乎疯狂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超英赶美”等“豪言壮语”,想起那热火朝天的岁月。那是关于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但体育,怎么个“跃进”法?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恐怕很难理解吧。请莫性急,且听在下慢慢道来。先介绍当时在我校极被推崇,由本校同学创作的一首歌谣(当时学校欣起了“千篇文章万首诗”的运动):人人要学陈镜开,人人要做郑凤荣。举起喜玛拉雅山,跨过珠穆朗玛峰。(歌中的陈、郑二位,是当时刚刚创造了男子举重和女子跳高世界记录的)读了这首歌谣,您大概总会感受到那时火辣辣的气氛了吧?那是上个世…  相似文献   

14.
特殊的年代产生特殊的学形式,大跃进时期的报告学就是如此。它包括两部分:“大跃进报告学”与“非大跃进报告学”。在“左”倾思潮影响下的大跃进报告学,体现了内容上唯意志论的极度膨胀,虚假,浮夸成风;形式上艺术低劣粗糙,概念化,模式化横行。从而成为当代学的一股逆流,也是发展至后来“革学”的先声。  相似文献   

15.
“大跃进”时期是中国技术观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试图寻找出一条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即通过政治挂帅、政治统帅技术;“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技术体系结构;技术路径上追求高速度和数量;以工农为技术主体的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迅速提高中国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结果,不仅未能促进中国的技术发展反而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严重困难。反映出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曲折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时期的深翻土地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河南省长葛县创造的能够使粮食增产的方法——适当深翻土地,在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被毛泽东称为一大“发明”。深翻土地由于受到毛泽东的如此高度称赞而得到大力宣传,以至于在全国推广。全国各地纷纷到长葛县参观学习,土壤专家也到长葛县搞调查研究。农业部还于1958年7月在长葛县召开深翻土地的现场会。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翻和改良土壤的指示》。不久,深翻土地形成了席卷全国的运动,翻地的深度愈来愈深,有的甚至深达四五尺。深翻土地运动中,各地都搞政治挂帅,大兵团作战,全国投入了无法统计的劳动力,日夜在田地里搞深翻。这是“大跃进”时期极“左”做法的一个实例。尽管当时有科学家的所谓“科学论证”,但事实表明,这是不讲科学、脱离实际的蛮干,只会劳民伤财。随着“大跃进”造成的饥荒的蔓延,中央无暇顾及,地方无力深翻,曾经轰轰烈烈的深翻土地运动也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17.
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建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两次全局性错误之一 ,其后果十分严重 ,影响相当深远。这种片面夸大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思潮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和历史原因。它既给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阵痛 ,又促使我们呼唤理性精神在中国的张扬。深刻分析其发生的历史原因 ,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 ,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加强对理性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大跃进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它不但使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而且使中国发展的时间贻误了8年之久。大跃进时期的冒进,是在冒进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冒进。鉴往知来,为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文章试图对大跃进产生的思想根源作一次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大跃进”运动的历史成因与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国内客观与主观因素的交互作用的角度,论述“大跃进”运动的历史成因,认为在两个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左”倾“跃进”理论,导致了“大跃进”悲剧的上演,并延续三年之久。大跃进运动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时期的信息传递呈现出从真假并存到以假为主的发展态势。虚假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为虚报浮夸与造假报假,其主要特征为普遍性和易识性。造成虚假信息泛滥的主要动因有:对形势的看法与估计被上升至阶级斗争与政治斗争的高度;憧憬和激情代替了科学与理智;个人专断与崇拜取代了集体决策与领导以及工作方法上的重大失误等。是决策者的失误造成了信息失真,而不是信息失真导致了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