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记忆语录初次接触杜拉斯是源于王小波。那时看了王小波的书,他在书里一直推崇王道乾译的《情人》,"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而我那时是抱着一个跟风的心态,看看王小波推荐的这书究竟是怎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唯书有色,严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  相似文献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早在1956年筹建以后,就着手收集了比较全面和丰富的老区教育资料。最近,他们汇编成书,以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细心阅读了贵刊今年1—4期后,感觉贵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令人特别兴奋。新改版的《四川教育》让人耳目一新,其独树一帜的课改专题,解决了当前我们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实施新课标的燃眉之急,真正办出了“新”、“活”、“实”、“宽”的特点。即:有新意、有新招,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专题内容设计活,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总结和体验,得此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落实,学习的主导者容易教得活,学生也容易学得活;“课程文化”、“创新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用专题的形式将课程理念、思想和目标等内容解读得较系统、清楚和…  相似文献   

5.
6.
《四川教育》2007,(3):6
日前,记者从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上获悉,四川省2005至2006年度“四川出版&;#183;期刊奖“评选揭晓.&;lt;四川教育&;gt;等17家期刊出版单位荣膺此殊荣.……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07,(2):6-6
日前,记从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上获悉.四川省2005至2006年度“四川出版·期刊奖”评选揭晓:《四川教育》等17家期刊出版单位荣膺此殊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成功地建立并发展了一套独特的适应革命战争需要和农村环境的教育制度,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革命的具体条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有许多是有普遍意义的。它们大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我们早就盼望有人对这方面的历史经验作出系统的、理论性的总结,以利于学习、续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的优良传统,以利于建立具有  相似文献   

9.
10.
我是一名小学青年教师。今年春《新作》杂志在成才举办了“中国名师‘新课标’作课堂教学示范研讨会”。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未能赴会,心中倍感失落。  相似文献   

11.
提起《四川教育》,我校教师总是赞不绝口.大家认为:《四川教育》内容丰富,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庆祝《四川教育》创刊40周年之际,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真诚的祝福:感谢你——《四川教育》,愿你星光灿烂,永远为教育服务!从教十余年,你已与我形影不离。你是我亲密的伙伴,你给予我许  相似文献   

13.
《四川教育》,在您创刊40周年之际,凝视您崭新的面容,轻轻地打开扉页,久久地咀嚼着您,我情不自禁地忆起了我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一期又一期,你都从容走过。新的一期你一手握着欢欣,一手携着希冀,面带微笑,又潇洒地走来。  相似文献   

15.
《四川教育》创刊已经50周年了,值得庆贺。它的前30年我知之甚少,但后20年,我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我们的情缘经历了指责——热爱——钟情——珍藏这样  相似文献   

16.
说也凑巧,《四川教育》诞生之年,也恰是我初为人师走上讲台之时。1957年,我中学毕业榜上无名回家当了农民,当年村党支部安排我教夜校,几个月后又确定我为正式民师。但我对教书一点不懂,因此  相似文献   

17.
也许您并不知道,刚踏上讲台、初为人师的我,却与您相识已许久许久。难忘儿时那一次,我偷偷地把您精美的封面撕下来折纸船,被父亲知道后狠狠打了一顿。当时,一向被父亲疼爱的我像受了莫大的委屈,任泪水尽情地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老师——《四川教育》:此时此刻,也许您正乘上火车、汽车,甚至自行车,奔向每一所学校,每个需要您指点迷津的地方……然而,您却忘了,忘记了自己的40大寿。但是我又怎能忘记呢?心里多少感激的话儿要对您说啊!  相似文献   

19.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断言:“不创新,就灭亡。”创新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再整合,进而提高现有价值的一种手段。作为一本创刊五十多年的杂志,《四川教育》一直行进在改革创新的路上。  相似文献   

20.
23年前,我刚开始教民小就与《四川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我把每期的内容分栏目分类摘录下来,现在已存了厚厚几本。山村小学少不了要教两三个年级的复式班,有时学生多达百人,是《四川教育》的“复式教学研究”使我忙而不乱,安排得当,并在学区统考中各年级均获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