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四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被指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师:怎么那么笨,难道找不着吗?  相似文献   

2.
犤教例一犦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生1:(被指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师:是这一句吗?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师:怎么那么笨,难道找不着吗?生3:(冒着风险站了起来)“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师:回答完了吗?生4:(学习委员站了起来)“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师:终于找出来了。那么,这说明海伦·凯勒学习怎么样呢?生:(齐答)刻苦。师:对。(和教案上相符,于是板书“刻苦”)我们一定要学习海…  相似文献   

3.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师:是这一句吗?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相似文献   

4.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师:是这一句吗?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相似文献   

5.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被指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相似文献   

6.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被指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相似文献   

7.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一文叙述了海伦小时候不向命运低头,刻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终于考上大学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我选取两个最能体现海伦艰苦学习的部分作为“长文短教”中重锤敲打的地方。它们分别是第三自然段中“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相似文献   

9.
片段一 (出示)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雇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说说你心中的感受. 生:我觉得海伦太可怜了,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多的娃娃呀! 师:你能通过朗读读出心中的感受吗? (生读,声情并茂) 生:我觉得上苍太不公平了,小海伦那么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师:一岁半的小海伦,看不见也听不到.这种状态下她会怎样面对生活呢?请同学们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纸上继续写下去,从此海伦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二册《识字4》教学过程师:(出示: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宝宝吗?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走啊走啊(转动字盘),在路上碰到了“氵”。小“也”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啊!”于是,他们俩手拉手变成了“池”。(出示卡片:池。生认读)“池”说“:我里面装满了水,就成了‘池塘’,可以养鱼、养虾了。”(出示卡片:池塘。指名读,齐读)师:小“也”继续往前走,他又将遇到谁?变成什么字呢?(转动字盘,出现“土”。随后出示:地,田地。指名读,齐读)(学生自由练说后指名说)生:小“也”走啊走啊,在路…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生自读生字,师指导读音。出示:“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师:差不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读)特别指导“供”的读音)(出示:净角脾气)师:谁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2.
在无尽的爱的滋养中,学生才能形成独特而有理想的人格。人类1000年风云人物100位之一的海伦·凯勒,是一位从小就失去视力、听力的人,后来竟然成了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被马克·吐温赞誉为可与拿破仑相提并论的了不起的人物,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但这确是事实,这正是一位名叫安里·沙莉文老师创造的奇迹。在这奇迹创造者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学会了识字(通过别人的手指在她的掌心里拼写)、阅读(通过触摸凸起的字母)和写字(通过模仿别人写字时手的动作),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在海伦·凯勒的心目中,沙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教过海伦·凯勒…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世界闻名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演讲,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凯勒女士:“一个人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凯勒女士回答说:“忘我!” 那个学生接着又问:“一个人可能遭遇到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上课了,师直接指名读题)师:知道作者吗?生:朱熹。师:能用“熹”组词吗?生:晨光熹微。这个词刚在《游天然动物园》里学过。师:还记得“熹”的意思吗?生:早晨的阳光。师: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心里照得亮堂堂的呢?我们来读诗。(生或沉静或略带夸张地朗读起来)师:知道诗写了什么吗?生:池塘。师:什么样的池塘?生:是很清澈很可爱的池塘。师:你说得没错。再读读诗,你能把作者笔下可爱的池塘说具体些吗?(生读,讨论)生:门前的半亩方塘清澈透明,看上去就如同刚刚打开的一面镜子。生:(不太明白)镜子怎么说是刚打开…  相似文献   

15.
《水》教学     
一、课前谈话,确定奇迹之得师: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海伦·凯勒》吗?这篇课文有没有告诉我们海伦学会的第一个手语单词是什么?生1:爸爸。生2:妈妈。生3:一二三四中的一。师:告诉大家,是水。海伦认识了这个字,生命的奇迹从此开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早已经认识的水字,看看从  相似文献   

16.
课前游戏。上课。师:美国的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生:熟悉。师:他,你们也熟悉?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你们都知道吧?师:(板书课题)课文读过了吗?能把文中的字音读准吗?生:很好。师:来试试吧,把这些词语读一下。(课件出示词语:兴奋、誊写、皱眉头、谨慎、歧途、出版、腼腆)“兴”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通过预习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你的预习情况,等会我们来交流,好吗?生浏览课文,回顾预习情况。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巴迪妈妈和爸爸给他的诗的评价分别是“精…  相似文献   

17.
<正>师:同学们,菲格雷特总统在这次特殊的葬礼上会讲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师:课文中哪一段概括地讲了菲格雷特总统演讲的内容?生:第八自然段。(大屏幕出示第八自然段)师:谁来读?(指名学生读)师:你读得很激动,谁能读得流利一点?(指名学生读)你读得很流畅,谁能读得比他声音还响亮?(又一位学生朗读)她读得饱含深情。让我们一起读。  相似文献   

18.
过程一“:读”近文本师:同学们,老师非常喜欢这篇名作,也禁不住想放声高吟一回,愿意听吗?生(众):愿意。师: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不要笑话老师的太投入哟!(师饱含深情,抑扬顿挫地朗读,时而低回,时而高亢,时而呼喊,时而奔放。生听得如痴如醉。)师:谢谢!怎么没有人笑呢?老师读得真的那么感人吗?生1:我笑不出来,心里沉甸甸的。师:你认为苏轼面对伤心和痛苦,仅是伤感流泪吗?生2:不,他后来变得豁达了。师:你们的感悟能力非常强。现在让我们先来齐诵这首感人肺腑的词。过程二“:读”进作者师:苏轼写这首词是什么时候?生(众):丙辰中秋。师:既然是中…  相似文献   

19.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绿》,领略了作者对西湖的美的独特感受,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这篇课文,请大家在课文的第二、三段中选择你最难忘的一句话来读给大家听,看看谁读得最有情味。生1:(读)“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然起舞了。”生2:我仿佛就看见眼前那滴溜溜的水珠了。师:你认为他读得不错,是吗?你想读读吗?生2:想。(该生读,教师让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跟着一起读。)  相似文献   

20.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看到一篇《画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教学设计,感触颇多。【案例1】……(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你们听了朗读后想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师:同学们读中有悟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师:出示课件(赵小艺画风的句子)。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能感受一下吗?师:宋涛是怎样画的?(指名读)师:赵小艺又是怎样画风的呢?谁来表演读?师: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各抒己见)生:自读喜欢的句、段。生:(评价朗读效果、全班交流)……【透视1】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