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考场作语言的“精”——精当、精到和精彩 “精当”是章的语言精确恰当,准确地描述事物、抒发情感、阐发事理。如:“你可以看到:那草地上放风筝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在跑;那树荫下互相追逐的恋人,他们在跑;公园里手牵手的老年夫妻,他们在跑;那摇摇晃晃,路都走不稳的小孩儿,也正向着蹲在对面的父母跑去。他们,都是懂得跑的人;他们都是懂得享受跑的人。所以,他们快乐,所以,他们才真正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对所教两个班中的60多名寄宿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统计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能记得父母的生日。还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震惊同时也很焦虑,心想:一个对父母都日渐忽略的初中生,如何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于是我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反馈了问卷调查的结果,而且为了教育他们我特意满怀感情地朗诵了一首事先准备好的小诗:  相似文献   

3.
陈心红 《教育导刊》2004,(10):37-39
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每天在父母疼爱之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缺少劳动技能。据此,我就萌发想法,把日常生活中擀面、绣花等家庭生活劳动技能,变为有趣的幼儿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技能的同时体验乐趣。  相似文献   

4.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中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要把生活写进作文里并不容易。在很多学生眼里。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平凡了,有时甚至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学、玩耍,别无他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生活节律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对身边的一切都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所以,无论是春芽的萌动,还是累累的秋果;也无论是炎炎夏日下父母辛勤的耕耘。还是雪花飞扬的冬日,在他们看来都不过是些平常事。  相似文献   

5.
乡村孩子自小就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淳朴的民风、浓郁的乡情、多姿多彩的自然是乡野大地赐予他们的特殊礼物,也是他们丰富的潜在作文素材.只要把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把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情培养起来,把他们写作的潜能激发出来,农作物、劳动工具、家养动物、劳动场面、家常饭菜、伙伴交往等都可以成文乡村孩子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一个难题。一方面,孩子学习压力大,没有充分的时间体验劳动的艰辛;另一方面,现代化家用电器使繁重琐碎的家务劳动简单化,孩子没有足够的空间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而且,一些公益劳动也变成社会化服务,比如打扫公共厕所、清洁街道等。在客观上,这些情况确实减少了培养孩子劳动品质、锻炼孩子劳动技能的机会。如果父母主观上再忽视劳动教育,溺爱有加,那么孩子的劳动素质就会薄弱。很多明白事理的父母和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然而,在具体做法上有不少分歧。前些日子,很多报纸都转载了一…  相似文献   

7.
学生宿舍是学生休息、睡眠的地方,住校生一天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管理得好,它是培育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阵地;管理不善,往往是学生违纪的“防空洞”。我校有300余名学生,来自路途较远的各区、县和本市远郊,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庭。在家里,他们过惯了“食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洗衣、打扫房间等劳动都  相似文献   

8.
怀想天空     
《中学文科》2007,(11):5-5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小学劳动课的现状及对策○陈子服(河北南戴河师范)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数在家庭中倍受宠爱,凡事都依赖父母,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如何使这些独生子女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变成能劳动、会劳动的生活小能手,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0.
在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常听到他们抱怨自己的孩子懒惰、不体谅父母、不珍惜父母的劳动。类似的情形在学校里也时常见到。一到集体劳动时间,总有一些学生以种种借口请假。周末大扫除,高年级往往不能为低年级做出榜样,在高三年级,甚至50多岁的班主任在擦地板,四周的学生却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心目中压根就没有“劳动”这根“弦”。学生没有劳动习惯,致使社会上兴起了一个新的行业——学生服务户。一些退休或下岗职工,为一些学生提供午餐、护送、洗衣等许多服务。原先这种服务仅限于小学生,现在已扩展到中、大学生,而这些服务项目大多…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凡事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们对劳动缺乏应有的认识。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尤为重要。为此,我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加强幼儿劳动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知识面广,精力充沛,但大部分对劳动缺乏应有的认识,尤其是男孩子更不喜欢劳动。每当要求大家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男孩子不是推给女孩子,就是站在一旁观望,或是借故躲开。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上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要求小朋友把自己的劳动编成小故事讲…  相似文献   

12.
开训     
操场上,站立着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他们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起来的。骄阳似火,热浪阵阵袭来,但他们没有倒下,因为他们的脸上写着刚毅和坚强。  相似文献   

13.
沙城旧事     
很怀念在沙城的那段日子。 沙城是浙江省的一个小镇,我的父母在那儿工作,妹妹也在那里读书。我与他们已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暑假刚到,他们便催我去那儿住一段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渴望理解     
最近几年,我发现自己不再牵着父母的指头东跑西颠了。不再钻进父母怀里撒娇了,不再抱着父母睡觉了。我开始对妈妈的唠叨厌烦,对爸爸的抚摸感到不自然,我开始躲避他们,也不像以前那样有什么话都急着要说给他们听。现在,我宁愿流着泪,带着笑把我的喜与悲记在抽屉里的日记本中。我与父母的沟通少了,引来了他们无数的怀疑与疑惑,于是我们之间有了代沟。  相似文献   

15.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我们国家也正在发展市场经济,他们的做法对我们中国的父母具有借鉴意义。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成为富有开拓精神、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树自立精神,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拥有三辆汽车以上的富家子弟,也要外出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自谋生路。前总统里根的儿子也不靠父亲的地位和权力为自己安排舒适的工作,而靠…  相似文献   

16.
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练习写话题为“关爱”的作文。在全班五十个学生的作文中,有三分之二的作文都是写自己是独生子女,回家后得到父母怎样的怜爱,遇到难题后父母又是怎样急着给自己解答等等。从形式和结构上看纯属一类。在他们的眼里,除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外,就再也难以看到其他的“爱”了。  相似文献   

17.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他们关心的惟一问题。父母们感受到了由于社会竞争产生的压力,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以在今后的竞争中获胜。于是与小朋友的交往、游戏、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都被父母认为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生的劳动少了,劳动习惯自然也随之淡漠多了,诸如集体、公益、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劳动被忽视,即使是个人的琐事,也由家长代劳,父母宁可把孩子关进书房,也不愿让孩子沾锅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就许多学生而言,他们很少干家务活,有的几乎是父母不让他们干,因为在家里,爷爷、奶奶把他们当作心肝、宝贝,百般呵护。爸爸、妈妈把他们看成掌上明珠,精心照料。除文化知识外,家长们多倾心于音乐、美术、舞蹈等文艺性之类的施教,而大大忽略了劳动技能的训练。这样,使孩子们失去了足够的自信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友爱,缺乏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健全良好的素质。针对上面的情况,上好劳动技能课,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锻炼思维,开阔思路,激发创造灵感,敢于接受失败的…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在母亲的肚子宫殿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