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有效发挥校本研修的作用,学校有必要构建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模式。实施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要求学校根据教育实际确定研修主题。以问题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和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是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学校要通过建构校本研修理论、解构校本研修实践、收集校本研修成果等环节,对校本研修进行系统反思,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形成教学风格等实施校本研修的"行为跟进",养成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2.
“试-评-行-结”,是笔者在研修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四环节研修模式。它与传统研修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研修方式不同。由“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交流互动式”。二是研修过程不同。改变了传统研修中认识和实践脱节的现实,教师在研修中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完整过程。三是研修实效不同。研修中教师在认识提高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朱肃霞 《现代教学》2006,(10):56-57
2004年8月,上海市宝山区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批准为全国“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验示范区。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宝山区用对话的方式推进校本研修,其基本的实践认识是:对话区域推进下的校本研修,创生鲜活丰盈的校本研修实践形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校长已经认识到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校本研修是实现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很多学校更加重视真正实施校本研修并通过“低耗”来取得“高效”。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角,通过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输入新的信息,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建构起新的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实实在在的工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细节”,值得引起校长关注。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教育不断向高水平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个发展阶段教师是主力军。基层学校需要提高校本研修的治理水平,通过上下协同和内外联动来加强研修的全面规划与机制建设;通过求真务实和迭代更新来持续优化行动研究方式,不断提高校本研修的治理水平;通过做好整体规划、做优联动机制、做真研修过程、做亮课例研究等实践行动,求真务实地驱动教师自然“卷入”研修过程中,不断实践、反思、磨砺,慢慢养成优良的专业行动习惯,逐步地内生性成长,从而助推学校走向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本研修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研究,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层面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研修的开展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校本研修的基本理论是以校为本,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促进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经过调研,笔者发现,校本研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校本研修形式化、随意化、狭义化和单一化,部分学校还没有弄清楚校本研修与集体备课的差别,没有让教师体验到通过校本研修可以成为研究者的快乐。当前,如何让教师更加关注自身专业成长,掌握校本研修的基本策略与方法,聚焦课堂教学实践,进而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使校本研修真正实现“由形式建设到内涵建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参加“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的73个校本研修团队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6个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和67个其他校本研修团队共803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在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学实践行为改进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三个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远程校本研修培育优秀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多年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要使教师心悦诚服、切实高效地接受一种新的理念,积极主动地投身新课程改革,仅仅凭借传统的集中进修、假期培训等活动,无法适应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内部心理需求。北京教育学院在“春风化雨”培训中,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和“以学校发展为本”,推行“校本研修”的培训方式,对校本研修进行了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初步将“校本研修”分成五种基本方式分别尝试推行。  相似文献   

10.
王洁  金永兴 《上海教育》2005,(4B):24-26
本期的“行动教育”有点特别。课改在基层高校的实践正向纵深推进,实践若有理论的指导会更科学。因此,理论工作参与校本研修,现场“诊断”,探寻规律,旨在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此有理有据,研究试图从解析一个基层学校案例入手,总结出决定校本研修成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校本研修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能力生成的有效路径.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能力生成中的作用,校本研修要回归教育实践,明确“为了教师的教学实践”、“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和“基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的价值取向;要构建以问题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和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等教师经验生成的实践模式;要对教师生成的经验进行“正向”解读,发掘教师在知、情、意等方面的价值,建构起教师自己的教育理论;要通过系统反思,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活动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通过“行为跟进”以知导行,引领教师“举一反三”,养成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2.
“校本研修”是伴随新课程出现的一种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模式,是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我校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以“科教一体,互动双赢”为原则,积极思考和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使校本研修的过程真正成为我校教师主动实践、认真反思、积极创造的过程,实现了“学校整体发展与师生个体成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校本研修是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之路.通过对我县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关于校本研修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了农村学校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引发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只要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运用灵活多样的研修形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到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升级为理论,就可以让山区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逐步走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指校内组织的以教师为主体的阅读、思考与实践联结的一种教师研究与修习活动。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读书、思考与实践联结,教师在研修中共思、共情、共成长。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可相对划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学习成长型、研究探索型、学科教研型、教学改革型、文化变革型和人生体验型,每种类型由不同的目的与需求确定。  相似文献   

15.
校本研修的特点是: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在解读校本研修特点时,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片面的理解,以为实践反思是教师个人的行为,伙伴合作是教师群体的事,专业引领是理论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任务。如果思考得再深一些,我们就会有别样的理解:实践反思的主体是教师,而这个“教师”应包括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专业人员。他们都应以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一再实践的行动研究方式,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而这种行动研究建立在伙伴合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对校本研修的认识 校本研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 校本研修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研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为了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即为了学校,体现“校本”。②学校是研究的基地(或主阵地)。学校开发研究项目,组织人力资源,参与研究的整个过程,并与研究互动发展。③所有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学校,以学校教育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校本研修的最终目标是改进教师行为,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永城市在探索“互联网+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以网络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形成“线上研修+集中培训+自主选学+名师示范+校本研修+学分管理”的线上线下、多维融合、错位互补的混合培训模式,实现了数据统计、资源共享、评价考核、学分认定、跟踪管理等智能化功能,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  相似文献   

18.
校本研修,“研”就是解决课堂存在的问题,“修”就是在过程中成长。我们的研修并不复杂,就是聚焦课堂,关注“有效”,实打实地研究和提升有效课堂的“关键行为”。  相似文献   

19.
“问题会诊式”校本研修是一种在学校研修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以情境学习为基础的参与式教师研修方式。它包括5个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备课组预诊问题;教研组会诊问题;备课组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教师教学实践,形成典型教学案例。学校实践表明,“问题会诊式”校本研修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要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重建校本研修文化已成为客观必然。针对校本研修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学要从学校自身的资源条件出发,落实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策划校本研修活动;以实践反思为抓手,促成理念化为行为;以制度完善为手段,再造研修行为习惯;以研究实践为平台,重建教学生活方式;以合作分享为载体,培育校本研修精神等具体实践活动,重建校本研修实践的理念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