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四川教育》第6期“课不像课,课要像课?”中的“作业不像作业、作业要像作业”后,心中颇有感悟。传统作业只着眼于巩固双基,只服务于各种考试,只注重书本知识的重复。结果,学生变成了机器,变成了厌学的顽童;教师被枯燥单调的作业折磨得怨声载道。“作业”不仅没有促进师生发展,反而成了负担。作业真不该像作业,而应该像生活,应该让师生在作业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单调的加减乘除变脸为生活中的“数学日记”,学生害怕的作文变脸为“生活浪花”,每天的书面作业变为灵活多样的“新闻漫谈”、“电影评论”、“广告宣传”,任务性的作业变成…  相似文献   

2.
田洁  董敏 《湖北教育》2023,(2):23-24
<正>作业是“减负提质”的杠杆。笔者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聚焦学困点,使作业设计精准到人、作业布置关照到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一、设计分层作业,针对不同学习基础整体推送以学情为起点,以单元整组作业研究为基础,分层设计和布置作业,有利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不同层次学生在现有水平上获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作业整组设计、作业分享文化创建的实践探索,有利于提升学生常态作业质量,为学生的成长赋能。整组提效:加强单元整组作业设计着眼于“单元整组”设计作业并分层布置作业,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基于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作业类型,结合学科知识点和能力拓展点,整体规划以教材单元为单位的整组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4.
何雅琳 《教师》2011,(30):40-40
一、作业变脸——为爱“你”注入兴奋剂 一年级要求不留书面作业,但每日的教学内容是定量的,不加以复习巩固。又很容易回生,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呢?我们不妨给作业变变脸,布置形式多样、孩子喜闻乐见感兴趣、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作业,让孩子喜欢上作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上海市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实践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合理需求,着眼于师生的幸福体验,着眼于师生的心理健康,着眼于师生的人生价值,建设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学校、班级育人环境。我们将“温馨教室”建设的过程,看作一次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文本”走向“人本”语文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语文教学与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与设计不仅着眼于“文”,更是着眼于“人”,要通过“文”这一载体而实现“人”的发展。正因为坚守“生本位”,即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位,所以我们语文教师的备课设计就必须由“文本”转向“人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新”劲十足,可语文作业仍“涛声依旧”。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新课标》,全面认识语文作业的重要性,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我们的语文作业进行“变脸”,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语文作业,及时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家庭作业之所以成为学生的“负担”,原由之一就是家庭作业的机械、重复、乏味,使得学生望而生畏。要想让家庭作业独具魅力,我们不妨给作业“变变脸”:(1)时不时把“绣球”抛给学生。今天做什么家庭作业呢?老师不布置,大家自己回去想一想,做一回“小当家”。你“放手不管”,学生却格外重视。第二天,每个学生都做了自己的作业,再来一番交流展示,表扬鼓励某些突出的学生,效果的确好!这是把“绣球”抛给了大家。有时我们可以把“绣球”抛给某个学生“:今天我们就请某某做小老师,来给大家布置家庭作业,明天还请他来帮助检查批改。”这样一来,“小…  相似文献   

9.
朱志军 《四川教育》2005,(10):25-25
家庭作业之所以成为学生的“负担”,原由之一就是家庭作业的机械、重复、乏味,使得学生望而生畏.要想让家庭作业独具魅力,我们不妨给作业“变变脸”:(1)时不时把“绣球”抛给学生.今天做什么家庭作业呢?老师不布置,大家自己回去想一想,做一回“小当家”.你“放手不管”,学生却格外重视.第二天,每个学生都做了自己的作业,再来一番交流展示,表扬鼓励某些突出的学生,效果的确好!这是把“绣球”抛给了大家.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新课标”的实施为我们的习作命题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习作命题既要讲究科学,更要讲究艺术;既要有利于教,更要有利于学;既要有利于考查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我们审视课改新理念,结合作文教学的实践,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习作命题应有如下新的走向:一、感应学生人文心场——让命题拨动学生的“情弦”众多学生对考试尤其是作文考试充满畏惧,考试时往往高度紧张,影响了自己…  相似文献   

11.
“双减”背景下,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深度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路径,当下作业设计中深度学习的真正落实亟须改革作业“量大、质低、单一、时长、效弱”的现状,这些现状具体表现为:作业认知狭隘化;作业设计与课程标准分离;作业设计类型机械单一;作业设计缺乏差异性。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推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减量、提质、转型、增效”,教师应该重塑作业价值观;基于课标设计单元作业;根植学生生活,丰富作业类型;尊重个体差异,设计差异性作业。  相似文献   

12.
作为历史学科的作业,以前总是把课前的简答题或论述题做到作业本上,学生充其量只是照教材内容抄写一遍了事,根本产生不了任何积极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很厌烦。近几年,随着高考综合性和开放性试题分量的加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成了历史教学的重头戏,这样,在作业布置上,我尝试让学生做“变脸”作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变脸”作业,就是减少那种思维含量低的死板题目,增加能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创新性题目,让后者在作业中唱主角。主要做法,一是设计作业题目时,创设新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是呼唤数学教学要彻底“新”起来,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起来.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教师要创设“新”的课堂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变脸"作业学生能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而要让学生乐于作业,就要求作业内容有趣,使学生乐于接受。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们将作业分为四种类型:巩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学生应具备收集资料的能力。针对教学实践中收集资料作业简单、没有挑战性、“不好玩”等弊端.我决定给收集资料作业“变变脸”,以提高学生完成此项作业的积极性。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一、改换称谓,贴近学生开放式的作业在称谓上能贴近学生。如,将“组词”改变为“找朋友”,“改错”改变为“我是医生”,“连线”改变为“拉拉手”。这些新颖别致的语言洋溢着童真,流淌着温馨,改变了以往的冷面孔。在布置作业上同样也能改换称谓。如将传统的(1)预习;(2)读书;(3)听写等硬性的安排,改变为:我今天预习(),读()遍后,我又学会了()这几个字,懂得了()。这样的作业不仅调动…  相似文献   

17.
<正>“双减”政策背景下,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作业的设计进行研究势在必行。第一、作业设计目标要体现“层次性”教师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时,要时刻对照《课标》,着眼于小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开发。同时,作业设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深化分层理念,真正做到为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服务。在作业设计目标定位方面,  相似文献   

18.
《湖南教育》2024,(1):20-21
<正>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近年来,常德市武陵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以学生作业减负提质为突破口,全面优化作业设计、作业布置和作业管理,构建作业“自助”新样态,为推动“双减”落地见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作业练习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精心设计作业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作业练习设计要符合“十性”。1、基础性。要着眼于“双基”,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又要便于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如教第八册“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教师在学生掌握三  相似文献   

20.
“数学周记”是学生自主性、创新性作业,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与教师进行心灵沟通等方面的重要载体.“数学周记”使双休日数学作业“变脸”,达到知识应用掌握与心灵沟通的双重效果.通过对学生激发兴趣、指导写作、科学评价等让“数学周记”作业落到实处,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了师生心灵沟通,优化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减负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