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心理辅导品质,必须基于学生成长性需要。心理教师要明晰学生的三种发展需要,即缺失性需要、维持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心理教师要创造温馨、民主、安全的课堂氛围,以专业之心体悟学生的成长性需要。结合多年的学校心理教育实践,心理教师要用好由远及近说自己、故事启发重体验、关注情感促成长三大策略,关注学生的成长性需要。  相似文献   

2.
心理与教材同步策略,是指从感情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心理匹配策略是指教师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进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小学生具有善良、率真、多问、好动、乐学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匹配策略去匹配学生的这些天性,挖掘数学学习材料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心理匹配策略,是从感情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运用心理匹配策略  相似文献   

5.
课程与教学内容使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了需要,即形成良好的心理匹配,但这是一个被忽视了的教学有效性条件因素。这种忽视有着复杂的情境原因,在课程与教学变革中,这些原因更显示出新的冲突性,这迫使我们在运用心理匹配策略时,进行更多的适应性调整。在建构新的课程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关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关注可提供性和可支持性的教学条件,灵活地运用心理匹配策略。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师源性”障碍,是学生心理需要被忽视。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助于教师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刘晓明 《考试周刊》2014,(37):175-175
尊重和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要由衷地欣赏、赞美学生,教师就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打动学生,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所谓匹配心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从而满足学生主观上的需要,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和谐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必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握其需要特点和变化规律,把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预测和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现德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学要提高实效性,除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准备充足的实验仪器之外,还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作为教师,如果能够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被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就能形成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 ,学校教育目标靠广大教师去完成 ,而当前教育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不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深入扎实地开展素质教育 ,教育管理者除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外 ,更重要的是认真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教师的心理需要的特点 ,建成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教师心理需要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素质结构是由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因材施教的职业技能和为人师表的职业行为构成的。广大教师从事教学教育活动要非常重视自己的修养 ,用高尚的言行品德去…  相似文献   

12.
重视心理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入手,鼓励、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需要,诱导、转化一些不合理的心理需要,使之与社会需要协调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以探索人的心理需要的基本原理出发,依据体育教学大纲的需要,采用总结法,揭示了学生体育需要的心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逐一说明机体运动需要,求新需要,求趣需要,求知及求成需要等对学生体育学生的心理影响和作用,且紧密联系核对竣 学生身心发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学理论主要可以应用于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在教师管理中,应该利用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激因并满足其合理需要;应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的教师心理环境。在学生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应用群体理论加强学生管理,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实施行为的动力源泉来自于其心理需要,即人对某种事物或精神的渴望和追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且认为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然而,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无视学生心理需要的现象却长期存在。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有必要通过满足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需要,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自觉地将相关的德育目标内化为个体价值目标,从而获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撞击”的场所.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正像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工作,从心理策略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7.
杨凤梅 《吉林教育》2005,(12):44-44
激励作为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积极手段,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精神感应状态,并对全体学生产生感染和共振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激励能使学生看到他的努力所获得的进步和成功,从而得到老师和周围同学的认可。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讲究激励策略。充分发挥激励的效能,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是其心理需要,即人对某种事物或精神的渴望和追求。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要提高教师管理的绩效,就必须研究教师的心理需要,实施心理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成为思维发展的强劲动力。笔者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合理地运用留白策略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互动的活动。教育者要想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必须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包括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日常生活需要和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有效地调节教育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