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个十一岁男孩的妈妈.三十多年前,我的爸妈希望我跳出农家门,住上大楼房,吃上国家粮.现在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像电影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有汽车坐,会一种乐器,擅长一种技能.于是,我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了城市,精心培育着儿子.可是,当我真正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自己似乎南辕北辙了!我们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在快乐的氛围中陪伴孩子成长?长达一个多月的暑假马上就要来临了,孩子期盼一个什么样的暑假,我们又能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暑假?最近几天,我和孩子以及孩子的爸爸讨论着这件事情,下面就结合我们的所做所闻和所思所想,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否对音乐有兴趣,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上可以观察到。比如,有的孩子一进琴行,就大声喊着、叫着:“出去!出去!”一分钟也不肯多待。对于这样的孩子强拉他来学琴实在是让他们受罪。有的孩子进了琴行则愿意东摸摸、西看看,翻开琴盖试一试,对于不同的声音充满了好奇。对这样的孩子则可以试着引导他们再往前走一步。其实,让一个孩子讲清楚他是否喜欢乐器,为什么喜欢,很难。很多家长在买乐器前和报名前都反复和孩子谈是否喜欢,能否坚持的问题,孩子也都信誓旦旦,肯定好好练!可真的学了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面对这些爱学不爱练的孩子,家长该怎…  相似文献   

3.
有人比喻教师是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只要孩子在这春风中轻轻地一跃,便可腾空而起,飞向他向往的天空……当一名人民教师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带着这美好、温馨的希望,1995年我考入了民族师范学校音乐特招班,经过三年的锻炼学习,我实现了自己美丽的梦想,当上了一名音乐教师,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更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别伤着学生     
武斌 《师道》2004,(3):40-40
自称为生活家的刘墉,写了一本《靠自己去成功》的家庭教育图书,这本书目前在市场上很是畅销。当刘墉签名售书时,有个记问他:如果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他笑着说,那就把眼睛瞪大一点,孩子就明白了。他又说,千万别吼孩子,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把音量调低一点。他特意强调说,对孩子,其实应该是讲理的,而不要动辄诉诸情绪和暴力。  相似文献   

5.
正融洽的亲子关系,帮孩子调整好学习的状态,专注力培养……想让孩子学习坐得住,光靠"鸡飞狗跳"可是不行的。一写作业,孩子就小动作不断,一会儿找铅笔,一会儿玩橡皮,好不容易坐下来,一会儿又要上厕所,再一会儿又渴了……孩子学习坐不住,还真让人发愁。导致孩子坐不住,原因是这些先了解孩子坐不住的原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6.
我老公很爱孩子,但他自己还是个孩子;爱玩游戏,爱 睡懒觉,还常常说:“我就这么一个缺点。”有了孩子 后,感到无比的后悔,一次累得瘫倒在沙发上说:“咱们终 于给自己找了件干不完的活。” 坐月子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庆放假,我心中暗想,老公可以帮我带几天孩子了。可谁曾想他老先生,把电脑搬到凉台上,开始玩“帝国”,还一个劲儿地解释“夜里孩子一哭,我来换尿布。”结果,凉台上凉,孩子一冷一热的,得了感冒。后来,孩子夜里醒来,我也不叫他了,收拾完尿布再喂奶,在地上转几圈,我也晕了,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委屈地哭了。 …  相似文献   

7.
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问题,是中小学教室里常见的现象之一。有些学生答错了,老师让他们多站一会儿,也是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女人四十     
丽丽 《家长》2009,(8):29-30
时间过得真快,想想9月份孩子就要上小学了。憧憬着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点,我竟然还有一点傻傻的盼望。好友对于我的想法毫不留情地来了当头一棒:“趁着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功课不忙,一天三顿有人管饭,你就偷着乐一会儿吧——乐一会儿少一会儿啦!”  相似文献   

9.
戚祥浩 《成长》2007,(7):4-5
我一眼就瞧出了他的慌乱神色。他正挡在床前,双手一会儿探进裤兜,一会儿又伸出来,双脚不自在地在原地挪来挪去。这是8人寝室,其他人的床单都压在垫子底下,唯独他的床单顺着床沿落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开学了,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上课不听讲,一会儿说小话,一会儿做小动作。写作业不能集中精力,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因此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差,使得老师家长都很头疼。  相似文献   

11.
迟毓凯 《父母必读》2013,(3):102-105
大多数孩子都会因为上幼儿园而哭。孩子哭了怎么办?打屁股自然不是件好办法。还得从头分析哭的类型,再从容应对。智慧老爸有办法!  相似文献   

12.
朝阳 《今日教育》2006,(6):45-45
您好!我的孩子很喜欢学习儿歌等知识,学的时候一会儿就记得了,但过一会儿再问他,他就忘了,这是咋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新新 《父母必读》2014,(10):44-44
开车带孩子外出,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安全了!当孩子在你的车上,有些事情,要额外注意。别以为孩子坐自己家的车最安全,有时候,在自己家的车上反而容易疏忽。丁丁就是在自己家的车上受伤的!坐在车上等妈妈上车时,丁丁把门当玩具,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结果手被门夹伤了!  相似文献   

14.
乐器与物理     
林江 《物理教师》2003,24(4):39-40
现在许多家长都要自己的孩子去学一门乐器 ,希望孩子从小就接受艺术教育 ,受到艺术薰陶 ,增强孩子的艺术素质 .乐器 ,从表面上看是一件艺术品 ,但其中包含着许多物理原理 .乐器的发声、音调、响度和音品以及乐器的制作、调整方法都和物理原理有关 ,因此乐器就是艺术与科技的结晶 .如果在学习乐器时又知道其中的物理原理 ,对乐器不仅能知其然 ,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这样对乐器的掌握就能更深一层了 .1 乐器的发声物理知识告诉我们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理都在振动 .乐器能发声就一定有振动的物体 .根据振动体的不同 ,乐器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 1 )…  相似文献   

15.
李颖 《学前教育》2007,(11):58-59
我自幼出生在农村,从小梦想做医生的我却做了一名孩子王。我怀着失望的心情走进了幼师的生活。四年后,我毕业了。面对三十几个唧唧喳喳的小家伙,我不知所措,一会儿弹钢琴,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儿又画画;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是由很多的因素促成的。帮助孩子在学习上走上健康之路,实现良性循环,家长可做的事很多。我认为最显见、最重要的,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和生活的“不可替代性”,即任何人(包括家长、老师)都不能代替孩子学习。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孩子需要时,给一点儿必要的帮助。老师违背了这个规律,搞“注入式”教学,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劳动;家长违背了这个规律,干出很多出力不得好的事:一会儿给孩子买课外练习册,一会儿又送孩子上补习班、培训班、特长班,一会儿又亲自动手给孩子加码留作业……弄得孩子比大人还忙。本来是…  相似文献   

17.
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做很多事情时总是需要不断催促、哄着甚至是吼着才不情不愿地去做.学习上更是如此,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上厕所,就是不能安安静静地把作业完成.很多家长不由怒火中烧:想让孩子主动学习怎么这么难?  相似文献   

18.
女儿五岁半就上一年级,虽聪明可爱,但顽皮好动.每次去接孩子都被老师训斥.老师常抱怨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没有上学意识,一堂课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跪板凳.老师的斥责常常使我汗颜,接孩子时竟有了近校情怯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孩子应该是快乐的。如果在我的课上没有孩子的笑声,欢呼和掌声,那么我认为,我们课堂就是失败的,就像一个歌星唱了一首蹩脚的歌无人应和,就像一个独裁者对着一群俯首贴耳的臣民哇哇狂叫而无人对话。这样的课堂,即使孩子可以学到知识,这些知识也是凝滞的,同时一长,便会遗忘在学生大脑的某个角落,上面落满尘埃。  相似文献   

20.
当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是多么开心;当孩子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是多么欣喜……然而有一天,当你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张,开始跟你“争执”,开始跟你“反抗”;一会儿“大闹天宫”,一会儿粘着你像“小跟屁虫”;一会儿要向东,一会儿要向西;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你是否会束手无策呢?是否会抱怨:“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他总是要做不让他做的事,真拿他没办法。”“一点儿小事就哭个不停,真烦人。”其实这时的孩子已有了各种各样的感受:困惑、痛苦、愤怒、忧伤、快乐……那么如何读懂孩子的感受呢?我们不妨试一试以下的方法。仔细倾听孩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