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冲突与和谐——当代国际基础教育课程理念发展研究》一书系统研究了课程在人类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类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理念发展、冲突和创新情况,揭示了课程理念在冲突中走向和谐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是一部具有独特研究视角的课程论著。  相似文献   

2.
《今日教育》2007,(6S):16-16
有人说,“没有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是缺乏支撑的素质教育,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瓶颈,没有这个瓶颈的拓宽,素质教育的预期目标难以全面实现。”回望直辖十年重庆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花齐放、均衡推进的展现,还是考试评价改革一路上的艰辛求索,“和谐”之渴望犹如指明灯一直与素质教育相伴,照亮其前行的道路。这样的历程讲诉这样一个真理:当“和谐”成为教育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时,当“和谐”成为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时,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奠基石的力量才能发扬光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论新课程理念下和谐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构建和谐教育时,要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为前提,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途径,以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十年课改”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改变了人们对于教育的诸多看法。语义学过于关注课程本质和知识基础,导致课程改革问题纠缠。转向语用学,可以形成课程实践智慧,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生。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认识框架和语用学体系加以重构,未来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发生语言学转向。不是要否定课程本体与价值,而是在语用情境中恰如其分地表现它。  相似文献   

5.
6.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构建和谐教育时,要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为前提,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途径,以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万州二中作为重庆市重点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现有教职工300余人。64个教学班近六千余名学生。作为渝东北乃至三峡库区的知名学校.在课改之初.我们很多的教师思维深处.还存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优质教育与均衡教育、高考与课改、因袭固有的教学行为与创新理念模式的二元对立思维。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课堂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自2001年9月以来,围绕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引领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科学探索与经验总结、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双基”标准与基础学力之间所体现的平衡与超越,以及它们的和谐共生正凸显了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0.
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意识与实践对深化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课程开发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值得进一步研究。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打一”小学)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学校本位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这个过程所折射出的很多学校面临的同质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部分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创生出五种类型的开发方式:基于浓郁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师生的草根式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学校优势项目的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学校学科拓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基于学校目标取向的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对案例的评析,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如何从理念到现实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科教创新、服务社会的基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理应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主阵地。通过构建和谐校园,可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本文从“何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课程论的萌芽""课程论的形成"和"课程学的创建"三个阶段。课程学产生的外因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社会发展对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的客观要求、科学文化发展对革新学校教育的巨大影响以及受教育者对改革学校教育的新需要;其内因是,基于课程理论内部诸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促其理论结构逐步演进的规律。这一演进规律的主要表现是,在课程理论外部诸因素的作用下,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与其理论的功能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即出现了由于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其理论的功能不断变弱的问题。课程学之所以能超越原有的课程论,是因为它不断优化理论结构,不断提高科学水平,发挥出远远强于原有课程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从理念到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它既体现了教育哲学由传统的知识论、认识论转向存在论、生活论,也体现了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社会建构论对其的理论支持。生命教育实施可以从生与死、身与心、生存与发展的维度来建构。  相似文献   

16.
当代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及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刻。在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从注重认知层面的学习转换到注重联通层面的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社区和课程圈,对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问题提出是数学和其他学科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给定的情境来生成和表述问题的过程。虽然国内外的课程标准一致认可问题提出的重要性,但是在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既不充分也不连贯。针对这些现状提出的三点建议,为教师和学生从事问题提出活动提供了一个较低的门槛,只需要对普通的数学活动和课程材料进行较小的改动。  相似文献   

18.
知识的更新、建构以及能否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为“课程统整”之诱因,而真实世界的整体性,以及人脑功能之连结与分析,更加突显“课程统整”之重要。课程统整是组织学科内容的一项技术与方法,也是一套进步的教育哲学,知识必须与生活面结合、学校与社会连结,让学习者体认到学习的意义。“课程统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内容或经验,组合成一种有意义的、统整的学习内容或经验,并达成学习意义化、内化、类化和简化之功能。为了达到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及追求永续发展之目标,尝试以生态系统的观点来做课程纵向及横向之连结,串连生活相关之主题,融入个人、家庭、社会和地球等内容,这个统整课程称为“生活科学概论”。  相似文献   

19.
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揭示了学习的心理机制.在以此时一名教师无理方程教学设计的分析中,发现其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他们以此去同化新知识,并注意使他们的操作保持一定的认知强度,同时该设计若能以学生更充分、规范的操作加以支持,整个过程将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emplifies how assessment design might be grounded in theory, thereby helping to strengthen validity claims. Spanning work across multiple related projects, the article first briefly summarizes an assessment system model for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levels. Next the article describes how cognitive-domain theory and principles are used in the design of a scenario-based summative assessment for argumentatio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rts. Finally, results from several psychometric approaches are used to evaluate propositions suggested by the domain theory, including ones related to the use of topical scenarios and learning progressions in assessment design. Although results generally supported these propositions, the work described represents only a small step in a long-term, iterative process of theory development, assessment design, and empirical tryout, which should, in principle, lead to more valid assessments that better inform teaching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