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9,(3):72-76
探讨锦带花(Weigela florida)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利用回流提取法制备锦带花醇提取物。小鼠随机分为锦带花醇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盐酸曲马多或地塞米松),以及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制备小鼠疼痛模型和炎症模型,灌胃ig给药,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小鼠痛阈值或给药后小鼠耳廓肿胀度,并计算肿胀抑制率。根据指标变化评判锦带花醇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锦带花醇提取物大、小剂量组给药30 min后的痛阈值高于生理盐水组,也均高于各自的给药前痛阈值。锦带花醇提取物中剂量组给药30、45、60、75 min后,小鼠痛阈值分别高于生理盐水组,也均高于各自的给药前痛阈值。锦带花醇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给药后,小鼠耳廓肿胀度均低于生理盐水组,肿胀抑制率均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提示锦带花醇提取物对小鼠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且中剂量镇痛效果最佳,大剂量抗炎效果最佳。盐酸曲马多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地塞米松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四川省商品中药天南星原植物的分布、药材形性、组织特征及薄层层析图谱分别作了鉴别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30,采用先浸泡再水浴加热后超声的方法提取通经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然后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比较通经草不同部位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通经草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37%,茎中总黄酮的含量为3.05%,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5.10%。通经草不同部位高、中剂量提取液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通经草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抗炎作用强弱依次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4.
天南星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日龄海蓝褐雏鸡实验接种感染鸡大肠杆菌病,之后用天南星药物进行内服给药.通过临床观察记录、尸体剖检和细菌检验,结果表明:天南星以5g/mL的计量给鸡内服后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为70%,实验药物组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极显,即天南星药物对雏鸡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15,(5):79-86
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甘肃省华亭县天南星科各分类群进行了整理.结果表明,华亭县天南星科植物共11属,16种,1变型,其属和种分别占全国分布的31.43%和8.29%.除芋属(Colocasia)无分布外,基本上包括了天南星科在甘肃省分布的全部属,种数在全省种数分布中占48.57%.种数分布最多的一个属为天南星属(Arisaema),分布有5种1变型,其次为喜林芋属(Philodendron),分布有2种,其余9个属各分布1种.此外,调查中发现华亭县分布新纪录有3种.同时编制了华亭县天南星科植物分属与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用鲜啤酒酵母致热模型和二甲苯及角叉菜胶致炎模型观察复方鱼腥草滴丸解和抗炎作用。结果:复方鱼腥草滴丸对啤酒酵母致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并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结论:证明复方鱼腥草滴丸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另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鸿举 《华章》2007,(9):292-292
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其叶、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欧美国家也特别推崇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在我国银杏叶提取物已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在临床实践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口服和腹腔注射黄芩苷制剂大(2.0g/kg)、中(1.og/kg)、小(0.5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01g/kg)和空白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致炎1h后颈椎脱臼致死,冲下左右两耳片分别称重,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口服黄芩苷大剂量组小鼠耳廓的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腹腔注射黄芩苷大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中、小剂量组肿胀率降低(P〈0.05)。表明黄芩苷口服或腹腔注射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呈现量效关系,且腹腔注射抗炎效果强于口服。  相似文献   

9.
大活络丸的抗炎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活络丸对二甲苯、鸡蛋清及福氏佐剂引起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改善实验性微循环障碍,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大鼠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有明显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建立竹节三七的抗炎动物模型,寻找最佳药效时间,检验其有效成分竹节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japonicus,TSPJ)抗炎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巴豆油耳肿胀实验,观察TSPJ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抗炎效果。结果:TSPJ(25,50,100mg.kg-1)灌胃能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其在给药后4小时达到最佳效果。结论:TSPJ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桑寄生浸膏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桑寄生水提部位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和阿司匹林为对照,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和耳肿胀法对不同剂量桑寄生浸膏的抗炎和镇痛作用进行考察。结果:桑寄生浸膏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疼痛反应时间,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并能显著缓解乙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程度,并加速消退,抗炎和镇痛作用良好。结论:桑寄生浸膏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与阿司匹林相近,可作为祛风湿用药。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学方法制备扁担杆正丁醇提取物。采用热板法观察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显示高浓度扁担杆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镇痛作用,并且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郭肿胀。  相似文献   

14.
淡竹叶提取物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淡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所试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霉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对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都是12.5%;耐热性好;抑菌pH范围在pH4—9之间: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观察哮喘宁颗粒的抗炎、免疫作用。方法:用二甲苯及琼脂建立炎症模型观察哮喘宁颗粒对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的作用;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观察哮喘宁颗粒的免疫作用。结果:哮喘宁颗粒可明显对抗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哮喘宁颗粒有较好的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沙棘茎皮提取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提取液热稳定性较好,对光照较为敏感,室内自然光下7天降解37%。pH值为2~8时对提取液影响不大,所以该提取液可在酸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避光长期保存。除Fe3 和Cu2外,金属离子Mg2 、Na 、Mn2 、Ca2 对提取液影响不明显。该提取液对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耐受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菠菜色素的提取过程作了介绍,并对色素的热稳定性作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甘草单煎以及与桔梗共煎后抗炎成分含量的变化探究甘草桔梗的配伍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提取液以及甘草-桔梗提取液中的抗炎成分主要是甘草酸以及甘草次酸进行定量分析;甘草酸在0.02~2 mg/m L浓度内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甘草次酸在0.02~1 mg/m L浓度内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实验甘草酸RSD为1.30%(n=4),甘草次酸RSD为1.41%(n=4);精密度实验甘草酸RSD为2.00%(n=5),甘草次酸RSD为1.73%(n=5);稳定性实验甘草酸RSD为1.32%(n=4),甘草次酸RSD为0.85%(n=4),供试液中的甘草酸以及甘草次酸能够在9 h内保持稳定;回收率实验中甘草酸回收率等于96.96%(n=3),甘草次酸回收率等于106.41%(n=3)。相比于甘草单煎,加入桔梗后,同数量的甘草通过煎煮,增加了抗炎物质的含量,从而提升了该方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连苯三酚产生超氧自由基体系的条件,并在此体系下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的抗超氧自由基的作用。实验表明,提取物能抗超氧自由基,抑制率最高达23.1%。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是一种简便的筛选抗超氧自由基清除剂和有效抗氧化药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哌嗪是化工生产的常用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近些年来,哌嗪类衍生物作为药物的研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哌嗪为起始原料,将4种氨基被保护的氨基酸导入哌嗪的N-1和N-4位,再脱去保护基,合成了8种哌嗪的氨基酸缀合物,并通过IR和1H NMR对所合成的氨基酸缀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对目标产物进行了野生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PP-1a、PP-2a、PP-1b、PP-2b、PP-1c、PP-2c、PP-2d对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抑菌作用随化合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