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其实就告诉我们阅读的多解是必然的。接受美学的理论则从另一个角度为新课标的理念提供了依据。接受美学把文学区分为“文本”和“作品”,作家的创作尚未经过接受的仅是“文本”,只有被读者接受的“文本”才能成为“作品”。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它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关注读者及阅读接受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研究中关注作家、作品的局限,超越前人引入了读者的要素,其核心是把文学观念由作者——作品转到了读者——作品,突出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决定作用,强调文学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如果在作者——作品——读者链条中,让读者成为空白,那么作品的审美意义也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阅读,阅读过程是一种信息传输过程。课文作用者信息输出系统,作品文本属信息存储系统,而读者则是一个信息接受系统。作品文本的存储信息,一般有“显信息”和“潜信息”之分。所谓“显信息”是作者用语言文字明明白白直说的信息,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而“潜信息”是没有在字面上直接表达出来的隐含信息,读者必须通过一番思索才能理解。所谓“潜”就是指未曾言表,但又确实存在于某一语言形式中的含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话中有话”,“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多以“意义的不确定”和“空白”构成多层面、开放性的空框结构,这种结构赋予读者对文本进行阐释和想象的极大自由,召唤读者主动参与作品意义的最终建构与完成。古诗语言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是使作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维因素,读者的阅读是文学再创作的动力源泉。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会因作品的创作方式、主体的修养与经历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正解”和“误读”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及其出现的原因都应是我们研究与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产生于上个世纪末的“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以读者为主体的批评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由于不同的读者基于各自的背景,对同一部作品的解读产生不同的理解,形成文本的多元解读。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阅读 ,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它的本质是吸收。但是 ,在吸收的过程中 ,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创造者 ,因为阅读就是一种创造 ,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美学这样描述阅读的过程 :本文 (作者完成的作品 )→传播(印刷发表 )→接受 (读者接受 )→创造 (读者的创造 )→变形 (读者对本文的超越 )。其中 ,“本文”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 ,而从“接受”到“变形”就是读者参与作品再创造的过程。真正的文学作品具有环境描写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丰富性、情节结构的曲折性 ,现代派作品还往往留有作者无法解释的疑惑茫然 ,这就使文学作…  相似文献   

8.
读者接受与巴金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金创作的接受研究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深入研究的课题。传统的巴金研究仅把作者与作品作为考察的对象,把巴金的意义局限在文学的创作与作品的表现的封闭圈子里加以认识,而曾经深受读者欢迎的巴金及巴金的文本的意义的具体化过程实际上包含了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所以现在应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的方法,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研究巴金及巴金创作,把研究的范围和视角从长期以来的“作家——作品”调整和扩大到“读者——作品——作家”方面来。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R.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文学接受是发生在文本和读者问的对话,文学朗读就是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对文本的响应和与文...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一旦和读者发生关系成为审美对象,它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读者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和形象。由于任何文本都存在不确定性和空白,读者便能在自己的期待视野之内去填补空白,从而积极主动地生成文本的意义。因此,读者成了构建文本意义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读者“期待视野”这一前理解结构的存在,读者的理解极有可能和作者的意图、作品的意蕴及价值发生冲突,于是,读者对作品的误读也就在所难免。后现代思潮下有人提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的口号。尽管这一观点值得我们商榷,但必须指出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