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V型的原因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调查结果:中国不同年龄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状况为据(本人将这种“两头高,中间低”的体育人口年龄结构称作呈V型),通过分析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V型的原因,指出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必须得到优化,而优化的关键是提高青中年参加体育的人数,最后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体育人口结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结构与体育人口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中国社会结构和体育人口结构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与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形成较大反差。随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和产业就业结构、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体育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体育人口文化结构与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上海市人口文化结构与体育人口文化结构特征。结果显示:上海市人口的文化结构为中等水平结构。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在文化纬度上呈正态分布,总体为高水平结构;其中男性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为高水平结构,女性为中等水平结构。建议增加接受过高等教育体育人口的比重,建立高层次的体育人口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4.
从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透视其妇女体育的开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结果 认为,在上海市体育人口中,女性体育人口大大低于男性体育人口。在时制约妇女参加体育活动 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妇女体育人口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人口的结构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为揭示中国体育人口结构 ,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中心制定的社会调查抽样方案 ,在全国范围对中国 16岁以上人口体育活动状况进行抽样调查 ,运用 SAS6 .1软件在计算机上对中国体育人口及其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 :中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轻型结构 ,性别比为 179.14,文化结构为中等水平结构 ,优于中国人口文化结构 ,职业结构以体力型职业为主体 ,其中 ,农民占 43.92 % ,工人占 16 .99%。  相似文献   

6.
发展体育运动必须同人口政策紧密结合,为人口政策服务。一、体育运动要为提高人口素质服务;二、体育发展战略的制订必须从人口年龄结构的实际出发;三、体育设施的布局要同人口的城乡分布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的变化与体育课程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分析,得出我囤的人口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向典型的老年型过渡,并且就学的青少年人口数量也在减少。体育教育水平虽然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但也和一定的人口比重、数量有密切关系。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体育教育中的课程改革有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农村体育人口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4个区域1千多名农民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比例、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体育锻炼动机、体育健身项目、锻炼场所、锻炼形式和锻炼时间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江苏省农村体育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劳动力人口特征及其体育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以上海社会发展为背景,在对上海市劳动力人口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行业体育协会、加强劳动力人口的体质监测工作、丰富劳动力人口体育活动的内容结构等发展劳动年龄体育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人口的性别结构和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它们的特征、形成原因及潜在的社会问题,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在年龄、性别、文化等各结构因素上的比较发现,我国体育人口的数量至今不高,这与我国人口总量相比及其不匹配,体育人口亟待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福建省(福州、厦门、三明)三城市体育人口的参与的活动项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三城市体育人口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步行不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变化而成为参与最高的活动项目;球类在男性青年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人口中是参与率最高的活动项目;健身操(舞)、秧歌在中、老年及女性体育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在不同职业中的操作人员中有很高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上海居民体育消费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体育消费群体的阶层结构更显合理;上海的中层体育消费群比例要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中间消费群体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经济条件仍是影响居民体育消费决策和消费分层的主要因素,而消费项目的文化内涵或消费品味则成为影响体育消费分层的另一重要因素;实物型体育消费在目前上海居民的体育消费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参与性体育消费支出增长明显,且表现出随社会阶层的提高,消费比例逐渐增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人口活动场所的选择及其变动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表明 ,中国不同年龄体育人口在活动场所的选择上存在差别。中国体育人口对收费场 (馆 )、单位设施的选择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对公园广场、住宅空地、公路道旁、野外的选择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 ,对自家庭院、其它地点的选择随年龄增长呈平稳发展趋势 ,对公共场所的选择随年龄增长呈先降后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变负面作用为正面效应,促进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上海老龄化状况和上海市老年人口的余暇生活及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余暇活动内容层次不高,老年体育人口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提出发展老年体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苗治文  秦椿林 《体育学刊》2006,13(1):119-121
以2001年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数据库为资源,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我国体育人口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人口的每一结构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性别结构男性高于女性;地域结构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等等。经过研究指出,欲求改善体育人口结构以度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应以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为参照系,对影响体育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国家政策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体育人口结构改善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