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琨  少辰 《出版参考》2007,(11):49-49
“亮剑”,语出央视同名热播大戏的主人公李云龙。“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他以古代剑客狭路相逢相比,“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虽败犹荣!”  相似文献   

2.
雪泥鸿爪     
瑟瑟秋风,簌簌落叶,正值深秋时节. 斗折蛇行的山间小路上,一位独行剑客携剑而行.他身形魁伟而结实,步履雄健而沉稳.他是奔青色葱茏的山顶而来的.只见他面色凝重,眉头紧锁,似乎郁结着如潮心事.  相似文献   

3.
在《亮剑》中的李云龙看来,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最重要的并不在于军官士兵的军事素质,也不在于人员的数量,更不在于武器装备,最重要的倒在于其是否具有战斗精神,以及有什么样的战斗精神。军人,只有心存不怕死的战斗意志,面对高手也敢于亮剑对阵,才有了打败敌人走向胜利的第一保证。    相似文献   

4.
修剑痴是近代著名通背拳高手,同时对剑术也有极高的造诣,他因酷爱习武练剑,曾以"剑痴"为号,并以此为名。为推广和普及通背拳,他在大连培养了大量通背拳弟子,为传统国术运动的推广和普及,作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蔡恩泽 《新闻天地》2007,(12):34-36
一个面部轮廓比例失调的脑袋,乍看上去还有点“委琐”,像个“外星人”,身材矮小瘦弱,其貌不扬,却有着一股武林剑客的英雄豪气,游走在互联网江湖之上。以剑为生的侠客能够熟练掌握用剑之道。剑在别人心中,是武力与血腥的象征;剑在马云心中,则是实力与财富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张毅 《视听纵横》2003,(4):111-112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人剑合一”的武林高手。“人剑合一”指的是武林高手把剑舞得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达到随心所欲、心到剑到的境界。同样,一名摄像记如果使用摄像机的感觉如同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人机合一、看到拍到的地步,那么我们可以称他为“摄像高手”了。  相似文献   

7.
王子平,近代河北著名武术家,一生为武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心中,民族尊严始终放在第一位,他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挫败列强的嚣张气焰,屡上擂台打败列强大力士,用实力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提高了中华武术在世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秋山骏先生     
陈喜儒 《传媒》2002,(8):60-61
1990年初秋,秋山骏先生参加日本作家代表团到中国访问。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处处感到新奇,脸上闪着孩子般天真兴奋的光。他说中国使他感到亲切,他爱上了中国。 秋山先生个子不高,文质彬彬,有谦谦君子之风。在中日作家座谈会上,谈及日本文学流派、思潮或动态等问题时,团长三浦哲郎  相似文献   

9.
秋之韵     
剑术比赛 世界剑术表演大会上,第三名剑手首先出场。工作人员放出一只苍蝇,剑手快速一挥,便把苍蝇劈为两半,全场掌声雷动。接着第二名剑手出场,他举剑一挥,便把苍蝇劈为4份,全场再次喝彩声高涨。到第一名剑手要出场时,所有人都静静地等待着这位全世界最伟大的剑手的表演。他终于出场了,只见他运剑成风,剑锋直向苍蝇劈下,但是那只苍蝇却毫无变化飞翔依旧。全世界最伟大的剑手竟然完全没有劈中目标,全场观众顿时大惊失色,可是那位剑手依然满脸笑容。  相似文献   

10.
雯文 《中国记者》2012,(1):90-91
"战斗英雄"也有低谷期他坐了下来,摘下墨镜,黝黑英气的脸上透着疲惫。"最近一直很忙,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报道,让人喘不上气来,已经连续几个月没休息了。"他苦笑了下,双手快速地搓了几下脸。"真想好好睡一觉!"他是单位有名的"新闻大腕",年年业绩第一,每年的奖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读书不多、识字甚少,但却在打败元朝、建立不世之功前后对文化意义甚浓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他不仅利用降将上交的档案典籍在战场上攻城拔寨,而且在登基后大力搜集、保护档案文书,并建立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梁衡 《今传媒》2005,(8):57
剑翔同志在地市报工作,我和他有过一些接触。最初的交往是从书信开始的。那是2001年夏天,他给我写来一封信,要求购买我的《新闻三部曲》。他说在报刊上读了我的一些文章,非常喜欢,很想系统地读读我的作品,而当地书店买不到这些书。他不认识我,怕我不寄书,特地随信寄来2篇他已经  相似文献   

13.
当了十多年记者,可张骥良从来都不知道,一份完整的报纸究竟是什么模样。 他双目近乎失明。只有把报纸紧紧贴在鼻子上,才能勉强看清上面写着什么:他有出门前洗脸的习惯,因为报纸上那些油墨未干的铅字.会随着他鼻尖的移动,印到脸上。  相似文献   

14.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看,贝塔斯曼书友会被网络书店所打败,但是书友会业态不可能消亡。网络书店所打败的只是贝塔斯曼书友会贫乏的价值主张和容易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蹭饭达人     
有一部美闭电影叫《婚礼傲客》,讲的是两个蹭饭达人的故事。其实,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高手。上学时,该川学喜欢打台球,却又没有丁俊晖的天赋,经常足收剑家里寄来的生活贽没几天就断炊了。那日寸‘节,地丰家都没有余粮,男同学一个个龙精虎猛,正是能吃的年纪,偶尔能周济他一顿就不错了。他的妙招是蹭女生的饭。因为女生的胃¨小。伙食方面的花费很少,  相似文献   

16.
辛秦 《新闻三昧》2005,(2):53-53
621.小明搜长画画,班里的壁报都是他画的插图。622.文革时,当权派被游街,画地为牢圈在“牛棚”里。623.小同学在村边捉蝴蝶,脸上蒙着纱巾,防备蜜蜂蛰着。624.他上任不到一年,但成绩斐然,这是事实。625.比起别的文体,诗歌更要求在语言上精雕细琢。626.工商管理人员强调,不能让杂牌货充斥市场。627.大礼堂维修带来不便,希望各界谅解,并给予支持。628.非典时,他竟然囤积了许多口罩、板蓝根。629.在论文中,教授旁征博引,很有说服力。630.教练谦让地说,在高手面前我们甘拜下风。63 1.妈妈忙着为女儿置办嫁妆。632.警察要他老实地交代犯罪的经过。…  相似文献   

17.
贾瑞生 《新闻与写作》2006,(3):54-54,F0003
拿回了国家AAAA级景区的牌匾,于振祥心里高兴,脸上可看不出来。他对职工讲:“AAAA级景区,是品牌,更是理念,在服务的层面上我们要往更高跨越!”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30日,趁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七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颁奖会的机会,我特意拜会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梁衡早年在内蒙古日报和光明日报当过记者,任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我曾冒味写信向他求书,不想他很快就给我寄来了6大本,并且在每本的扉页上都亲笔写下了"蒋剑翔同志指正"的谦词,字写得漂亮极了。第一次见面,我们  相似文献   

19.
6月6日上海青年记者协会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尹明华新闻作品研讨会”。36岁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科科长尹明华,1984年从上海柴油机厂被招聘到电台从事编辑工作。他在负责“早新闻”节目之余,辛勤笔耕,采写发表了新闻报道、评论、大特写、报告文学、小说等达30多万字。今年初,他揭露广州新大地宾馆名仕发廊敲诈上海顾客剑蕾烫发费763元一事,号称“中国第一发”事件,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会上介绍的他的诸多作品中,这组报道人们最感兴趣。他的报道对象、上海雷允上国药公司职工剑蕾到会讲述了她的切身体会,使研讨会气氛更加活跃。这里发表尹明华和剑蕾的两篇文章,以及上海记协主席王维短论一篇,相信同行们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0.
前记:"十年磨一剑",谓之此剑凝聚剑客多年心力,非同一般,美铭传播集团就是李璐瑒用10余年时间铸就的一把传播利剑。集团公司自1995年创立以来,快速稳健发展,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旅游卫视等主流媒体有长期稳定而成功的合作,五次为客户赢得中央电视台"标王"称号,连续被评为CCTV"十佳广告代理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