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经过阐述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波动特点,针对房地产企业如何通过资本动作、土地储备、业务组合的经营策略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了几家准备上市的企业,老板都人为将公司业务一分为二,希望两个主体分别在不同市场上市。我称之为“一拖二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2002-2009年深圳股市市场指数和22个行业指数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不同的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刻画市场波动与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状态转换行为,在此基础上估计了不同市场波动状态下行业系统性风险处于不同状态的条件概率,然后基于估计的条件概率探讨了行业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市场波动和行业系统性风险均存在明显的两状态转换行为;其中采掘业等八个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性;制造业等八个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存在反向的关联性;其他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可以利用行业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的关联特性并根据市场波动状态的变化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是对接投资者和融资者的直接平台。投资者的诉求是多样化的,而融资者的需求也是各有不同,因此,如何准确、成功地对接不同投资者的诉求与不同融资者的需求,便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投融组合,也正因为如此,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5.
潘鹏杰  周方召  范德成 《预测》2012,31(3):30-35
基于2002~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发现最终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能够起到促进公司经理人薪酬—绩效敏感性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对公司经理薪酬—财务绩效的影响较大;而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对于公司经理薪酬—市场绩效的影响更大。此外,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绩效交互项变量对于经理人薪酬影响是正向的,但不显著,这说明投资者法律保护对于促进经理人薪酬—绩效激励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6.
《深圳特区科技》2009,(9):68-68
六月中旬,美国的资本市场依然低迷,上市融资的前景无法乐观,于是很多公司推迟或取消上市,但有两家REITs竟逆势而上,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并获得投资者追捧。它们宣称没有信用风险!因为它们或者把物业租给政府,或者是投资政府担保的物业贷款产品。  相似文献   

7.
1投资者和债权人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和利用 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或信贷的目的是增加未来现金资源,他们关心的是企业有无足够的现金支付股利和利息,借以评价投资风险,并作出合理决策.在根据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时,不能简单地以现金流量的多寡来判断好坏,而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通常被看作是理性的投资主体,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对于选取有价值的股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机构投资者近十几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同期我国股票市场也出现了大幅波动。引起股票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其中机构投资者的影响不容忽视。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投资者,其资料来源、分析技术都较一般的投资者有优势。机构投资者有着大量的资金,其参与程度对股票的涨跌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琳  何平  殷切 《中国软科学》2015,(3):182-192
本文采用两阶段估值模型计算了我国A股市场短期和长期的定价偏差,并根据发行定价偏差分组,发现发行时高估和低估都存在,但每组股票在上市首日都有正的超额回报,即使发行时该组股票已被高估;定价偏差在半年后迅速缩小,三年半后基本消失。这说明市场定价短期无效,高初始收益率是由二级市场非理性的惯性上涨因素所驱使,而且这个现象并不能被现有理论完全解释;二级市场不能立即纠正甚至会放大定价偏差,但二级市场在长期定价有效。本文的结果证实了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存在,因此,改善市场定价透明度、提升投资者理性是证券发行市场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现金流量表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对于广大财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投资者,债权人来说,如何分析和利用现金流量表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信息,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和利用进行探讨。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内容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如果现金流量为负,说明企业最终可能会被迫通过借款,或通过发行新的债券,或出售资产来维持正常的经营。分析和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核心问题是现金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基于A股上市家族企业2012—202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二代继任对家族企业研发创新投资强度的影响以及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与外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首先,相较于只有创始人经营管理的企业,家族企业的二代介入会削弱企业的研发创新投资强度;其次,加大家族企业现金流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度以及提高外部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均有利于缓解家族企业二代介入对研发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二代继承人经营管理权限的增强,家族企业的研发创新投资力度会更低。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9,(8)
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13~201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交易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了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非重大资产重组、非国有企业和现金支付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更显著;此外,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发现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杨楷 《未来与发展》2016,(10):62-67
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较快的大幅上涨和下跌,其中的原因是多重的,而受心理作用影响的投资者行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考察了2015年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可能影响投资者情绪的典型因素,以期结合实际反映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特征和市场的有效性。结果发现,2015年中国股市波动受到了个人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整体上符合DSSW模型中噪音交易者风险可能造成股价反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阐述,使投资者理解分析和运用现金流量表的必要性,进一步更好地利用现金流量表的信息,为投资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最近考察四家企业,所处行业不同,但现金流模式都让投资者关注。他们将来自股东和投资者的钱,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用银行贷款来购买原材料。由于原材料现金支付在前,而回款滞后,一旦原材料涨价,占压的流动资金也同比例增加,不仅抬高资金成本,还需增加银行贷款。然而即使加工费不变,毛利率也会下降,致使贷款难度增加。企业被迫再度直接融资,老投资者股权即被稀释。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适用的4种定价机制,即统一价格拍卖、歧视性拍卖、广义VCG拍卖和累计投标制,本文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累计投标制下投资者更愿意搜集信息,但也更倾向于隐藏私人信息,累计投标制下的投资者对一级市场股票的需求最高,且对其所获得的股票的价值评价最准确;广义VCG机制下投资者在一级市场最有动力揭示私人信息,对其获得的股票也有较高评价,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入行为也较积极;歧视性拍卖下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入报价揭示了最多的私人信息,统一价格拍卖下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出售自有股票比例最高,表明两种机制下二级市场投资者过度乐观,对一级市场获得的股票的评价不高.总体上看,信息搜集激励较大的机制,倾向于在一级市场让利给投资者,并带来更平稳的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7.
汤洪波  李湛 《软科学》2008,22(1):32-37,41
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构造出高管人员的权力结构,并就公司价值与高管人员权力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当两权分离、董事会规模大、流通股中机构投资者多、发行了外资股或实现了海外上市都对高管人员的权力产生了重大影响,能显著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提出信息传递与行为决策的影响路径,建立波动率模型。利用收益率分布主观模型,以投资者对小概率的反应偏差来衡量投资者有限理性程度,以资产内在价值波动代表资产信息,用1991—2004年上证综指对波动率模型进行验证检验,尝试对过度波动、波动聚集和波动率周末效应进行综合解释。实证表明信息和行为偏差影响主要通过周一、周四进入市场,波动聚集和波动率周末效应源于信息传递和行为决策影响的路径特征,而市场过度波动主要源于行为偏差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行为金融学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使股票市场存在着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笔者研究了2008年熊市前后,市场过度反应现象,并对比了市场反弹期间不同投资策略的绩效优劣。2008年熊市及其后一年反弹期间,A股存在较为明显过度反应。在熊市反弹时,"输者组合"是表现最好的投资组合,而"赢者组合"则是最不应该持有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投资者非理性、管理者理性框架下探讨投资者情绪能否通过理性迎合渠道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影响,以及资本市场业绩预期压力能否对这种迎合效应起到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比较不同规模、盈利能力和管理层持股企业间迎合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投资者情绪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支持了迎合假说;资本市场业绩预期压力能够抑制企业研发投资对投资者情绪的迎合程度;而以上效应只存在于小规模、低盈利能力以及管理层高持股的企业,说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和管理层持股是管理层迎合投资者情绪和维护资本市场形象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证券分析师以及市场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