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还给学生“四权”.  相似文献   

2.
张博 《数学教学研究》2014,33(10):20-2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当下素质教育课堂改革的方向.“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方法,明确各自分工,教师决不能去抢学生读题、审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还给学生精彩的“舞台”,就是把“精彩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追求!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应成为我们教师教学的奋斗目标。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直接保障是解决好一个“还”字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能力形成的实践者。但在现实农村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从“让学生听为主”向“让学生说为主”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个优雅而缓慢的过程。我认为,"慢"下来不光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打造实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必然之径。特别是科学课,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假设、质疑;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实验、分析。如果这些我们都做得很好了,又何愁你的课堂教学不高效呢?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应该让你的课堂"慢"下来。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慢"下来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师在培养人时,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来。这个过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学生收获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耐心等待,在等待中发现“柳暗花明”,在等待中聆听真知灼见,在等待中发现“理想学生”。但是在课堂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或同答得不够标准时,往往会急于让学生坐下,让下一个学生来吲答。笔者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适时地等待、引导学生,或许,他们的回答会更精彩。如何让课堂中的提问更有效呢?笔者有以下看法: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郭元祥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中解释教育的“慢”时指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  相似文献   

7.
谭凤 《成长》2020,(4):71-71
从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来看,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不仅仅需要找到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还需要通过“让学引思”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还可以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践行“让学引思”的理念,从而更全面的培养学生。本文主要对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推进“让学引思”课堂模式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推进“让学引思”教学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学生自主课堂的活动中,教师的“导”由台前转到幕后,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教师由课堂上的“主角”转为“配角”,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活动当中。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因此我们将整个过程分阶段进行:学生自  相似文献   

9.
徐伟 《天津教育》2020,(7):48-4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核心素养下,学习的方式、方法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变。以往是“教师操作、学生看;教师分析、学生听”,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而后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其关键在于教师没有转变观念,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和他们的学习需要,导致学生学习无兴趣、效率不高、不会学以致用。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阵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使数学课堂生趣盎然,学生的学习效果突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快乐,这是教师们的共同追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选择了愉快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问题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如何提好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究知识,从而构建知识、形成技能是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新课改中一些教师认为要创建高效课堂就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而在“还”的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师以问题来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一种“释放”,这种“释放”也给课堂注入了一股“新水清泉”,让我们的教育鲜活起来。传统的教育束缚了孩子思维发展,缺乏一种“行为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相信,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符合孩子全面发展的开放型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我们会看到孩子背后一个富有童真和灵性的“美丽新世界”。  相似文献   

12.
赵冬冬  马艳 《河南教育》2011,(11):48-49
如今,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校园中,“新课改”不再只是口号,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理念已实实在在地植入了广大教师的心中。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用不同方式与学生沟通。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学得快乐、学得有尊严。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不绝于耳.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方式层出不穷.但当我们与很多一线语文教师谈到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时.他们的回答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需要教师通过“搭设舞台”、创设情境、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的核心要求,就是“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以前的课堂教师是主角,教师说得文采飞扬,讲得精彩动情,写得行云流水,简直无懈可击,让听者赞不绝口。可是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在做什么,不得而知。这样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自主空间,仅有教师的展示,而教育者的责任不是表现自我,而是尽其所能展示学生的所有,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时,时时把学生放在首位,让课堂真正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表现”自已,人们会说教师在“做秀”。如果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呢。大家会赞赏课堂的活跃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就是新课程对教师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针对传统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尊严,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出了表现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改中,我们教师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使学生动起来,但同时也遭遇尴尬:尽管教师愿意让讲台、让角色、让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不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很多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 ,若是公开课、比赛课 ,教师更注意做到少讲或不讲 ,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展示 ,让学生讲 ,还美其名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是真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吗 ?其实不然 ,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一、“讲”与“灌”、“填”是两码事今天的语文课忌讳“讲” ,可能与没有正确认识“讲授法”有关。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 ,把“讲授法”这一课堂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人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