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知道,历史学与地理学从来是密不可分的,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正确地进行历史阐释;同样,引入历史学知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兴趣。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就是这样一门符合时代需求,具有综合性和教育创新意识及行为的学科。作为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适应时代需求和学科发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显现史、地互融的整体思想,培养学生全方位了解历史和多角度分析历史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高一新课程中,历史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问题。高一历史难,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初高中衔接出现了“台阶”。 高中阶段学生历史学习的不适应现象,也应该引起初中社会学科教师的重视。初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经常思考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否则,初中社会学科教育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人文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充分结合各类教学资源灵活设计课堂。乡土资源因其融合了当地的历史和地理资源,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发挥桥梁作用,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发挥实证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对促进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根据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以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乡土资源开发为例,就应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小学社会学科作为一门新设置的综合性课程,是否在教学中优于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分科设置;它对学生的社会知识的学习,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究竟有多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与学习志向有什么影响,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社会学科的特点,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需要通过实验作出回答。为此,我们于1997年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初中历史教育有没有效果不在于学生拥有多少历史知识,而在于能否"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发展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类学科,随着国家对教育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及创新,学校对教师在培养初中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上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教学课堂整合贯穿在一起,是新时代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一大重任。  相似文献   

7.
祝水月 《中小学电教》2008,(10):124-124
<正>培养能力的要求是素质教育主要的、根本的要求,是落脚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即是其一。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中学阶段唯一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性文科课程,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用尤为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但是当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面临着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现状。在下文中,笔者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论述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一、立足学科特点开展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知识点涵盖了传统的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内容。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这一学科特点来开展教学,即要实施综合性的教学。要  相似文献   

9.
欧阳卿 《考试周刊》2023,(9):136-139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更多途径。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涉及范围较广,并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人文性与实践性特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新型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中,以此促进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文章着重探究了项目化学习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大学入学实行综合性测评,其中大学入学考试(包括SAT和ACT)起重要作用。本文以SATII:美国历史与社会学科为例,从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对学生要掌握知识的分析以及试题特色与不足三个不同的视角对SATII:美国历史与社会学科进行了分析,从而也打破了以往只分析考试试题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魏巍 《华章》2011,(31)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与搞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应试同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更加重视对历史与社会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经过多年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活动,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以下五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大学入学实行综合性测评,其中大学入学考试(包括SAT和ACT)起重要作用.本文以SATⅡ美国历史与社会学科为例,从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对学生要掌握知识的分析以及试题特色与不足三个不同的视角对SATⅡ美国历史与社会学科进行了分析,从而也打破了以往只分析考试试题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背景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要学的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犹如"压缩饼干"。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往往不被重视,不但每周的课时少,而且学生在课外不大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这门课。因此,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应该积极适应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符合学科特点和师生发展需要的网络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网络教学的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的初中课程改革中,我国一些地区改变以往历史、地理等学科传统分科课程结构,开始推行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十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设置《历史与社会》课程有利于优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公民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靖东阁 《中学教育》2010,(11):32-35,46
教师行为文化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专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实然状态下的教师行为文化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价值取向保守,自身角色偏差;教师行为受到其特殊社会角色的束缚;行为孤立,缺乏合作;教师工作激情衰退,出现职业倦怠等。从历史、现实、教师自身和学校方面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应然状态下教师文化的理性追求:教师应该更新传统观念,转变自身角色;加强自身"修学"之功;走向开放与合作;学校应该完善教师管理,革新教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的初中课程改革中,我国一些地区改变以往历史、地理等学科传统分科课程结构,开始推行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十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设置《历史与社会》课程有利于优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公民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阮夏清 《考试周刊》2013,(82):137-137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立足学生实际,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吸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贴合本学科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和公民素质,这是历史与社会学科老师的基本职责。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尝试将时政热点引进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何宏武 《教师》2011,(16):94-94
复习课难上是教师普遍所认为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复习课上成高效课,更是难上加难。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而言,还要兼顾到综合性、人文性、时代性等学科特征。所以"适合"与"高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方法上,永远不可能有万灵的、最好的方法,只有更适合的方法,适合才是最好的。"高效"是不看老师做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我认为"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但适合自己校情、班情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要做到"高效"和"适合",我认为首先要在信任和放手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0.
方晓军 《考试周刊》2011,(92):167-168
历史与社会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学科,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该学科的教学地位陷入了尴尬境地,学校不重视,学生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抗拒心理,致使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兴趣,成为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讨论的热点问题。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应对这个热点问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