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德英 《教师》2011,(6):80-80
猜想也叫猜测,它是人们探索事物奥秘和真理的一种重要途径,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猜想只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就有可能变成定理和公式,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全目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具体部分,其中“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的阐述中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项独立的数学活动.是教学的目标所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和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积累思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数学课程只求上好单纯的学科必修课,但这已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就可以使学生在上好必修课的基础上拓宽知识视野.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实践能力这一内容的要求是:“实验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上好数学实践课呢?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6.
林平 《考试周刊》2013,(89):61-61
新课程下.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让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体会数学的价值”。作者结合十二年的初中数学经验.从以下方面谈谈感受:一是数与代数;二是空间与图形;三是统计与概率;四是课题学习;五是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将“解决问题”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情感与态度”并列起来,不再单独设置“应用题”教学,这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与原大纲下的最大不同。“解决问题”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解决问题”目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会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为小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们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决…  相似文献   

9.
李淑惠 《四川教育》2001,(10):30-30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初稿)总体目标中指出:在“解决问题”方面,要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如何落实“课程标谁”要求,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能力?下面这一组谈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的文章,也许能对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刘琳 《现代教学》2008,(1):48-49
一、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1.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的核心就是要改变以往让学生适应课程的被动局面,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信和快乐.而渗透“分层设计”“个性设计”理念的数学作业正能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数学活动园地,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相似文献   

12.
周思波 《四川教育》2001,(10):29-29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初稿)总体目标中指出:在“解决问题”方面,要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如何落实“课程标谁”要求,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能力?下面这一组谈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的文章,也许能对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数学技能圳练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解题。波利亚曾经说过:“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是让我们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木形式。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 ,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 ;数学教育的“训练价值”与“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一直处在“钟摆”与“嬗变”之中 ;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 ,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 ,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 ,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 )的基础之上 ,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瑞木 《考试周刊》2013,(54):85-85
我国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材的更新、教学大纲的调整,而且是课程及教学理念的转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下教学的重要目标。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把前面已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的过程,是一种对已掌握的数学概念、规则、方法和技能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是一种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把已有学习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主动恰当地选择应用策略,在教学情境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总是对亲身经历过的事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刻骨铭心,终身不忘.  相似文献   

17.
洪卫 《教师》2010,(36):60-6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世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次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毕业测查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其突破口之一是教学评价的改革,“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新形式的命题,要求学生根据卷面提供的数学情境,提出和解决若干数学问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阮央丹 《小学生》2012,(8):31-31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教学总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最让我们教师头疼的就是“问题解决”这一版块目标的实现,由于学生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的局限,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最大化的开发,同时受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策略的局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很多学生在作业与考试过程中,失分最多的就是问题的解决。所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就成为我们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呢?笔者经过实践,认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要走好四步曲。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价值与教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骞  涂荣豹 《学科教育》2003,(2):5-8,13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数学教育的“训练价值”与“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一直处在“钟摆”与“嬗变”之中;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