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热播或引起较大轰动的影视作品,相当数量的改编自民间文学。这些影视作品或收视率颇高,或票房成绩骄人,受到观众喜爱,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愉快,具体表现在:剧"情"之美、喜剧之悦、演技之美、特技之美、服饰之美、场景之美。同时某些作品也存在制作粗糙等缺陷。在将民间文学改编成为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应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之上,进行具有现代意识的创新改编。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我国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发展历程,结合一些具体作品来分析影视对文学作品改编的利与弊,探讨今后文学作品与电影如何更好的结合,为观众奉献上优秀的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3.
《陈情令》自播出后其豆瓣评分低开高走,在IP改编影视作品不被看好的大趋势下脱颖而出,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好评,成为年度爆款剧集.而后此剧走出国门,火爆海外,曾一度碾压泰剧、韩剧、日剧等,登顶亚洲剧排行榜.播出一年后,微博出现了一些讨论度较高的话题"陈情令开播一周年"、"陈情令不说再见"等,足以见观众对这部剧的喜爱程度之深....  相似文献   

4.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影视作品较之文学作品更为狭小的时空容量,影视作品必定要对人物进行重塑,即发生人物的创造性叛逆——重塑。著名导演大卫.里恩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中的人物进行了重塑:第一,增减人物的数量;第二,改变人物的性格;第三,改变人物的命运。这种叛逆更符合观众的期待心理,同时也迎合了人们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5.
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雷公坪之麓、白水河之畔的西江镇,是全国苗族最大聚居村之一,有“千户苗寨”之称。西江苗族民间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蕴含了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审美理想,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瑰宝。本文侧重从美学的质朴美、崇高美、诗意美三个角度对贵州西江苗族民间文学的审美取向进行解读,探寻苗族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心和力量源泉,挖掘民间文学最高价值的美感。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互文理论的研究成果,并用该成果指导影视作品改编实践。互文理论在改编的戏拟、改编的基本机制和改编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等三方面对改编理论的影响,互文理论合理地解释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影视作品是调动视觉、听觉的文学形式,相比于文字形式的文学作品,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和喜爱.优秀的中国影视作品可以吸引一大批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中国影视作品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一要靠镜头语言的运用,二要靠引人入胜的情节,三要靠翻译.而糅合了中国传统美学等文化因素的"中式美"成为让外国观众热衷...  相似文献   

8.
影视作品的改编就是按照影视作品的审美观点、思维规律,在基本尊重原著文学精神的前提下,对文学文本进行二次创作和重新阐释。所以,在改编影视作品时应尊重原著精神、体现时代精神,把握尊重原著与合理创新的尺度,使改编作品具备艺术的合理性与合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女状元"故事在当代的传播,主要表现在影视作品的改编上。改编后的"女状元"影视作品,在传统固定的情节结构之外都进行了创新和变异,在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方面富于时代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它满足了观众对古代易装状元冒险经历的好奇心,对男女平等智慧观的肯定以及对幸福婚姻生活的期待。通过研究,以期考察"女状元"故事在当代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流变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来影视艺术对文学或戏剧作品的改编中,有两种艺术取向并非鲜见:一种取向是把原著视为经典,在改编中以忠实于原著为目的。用这种原则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固然较为准确完整地体现了原著精神,但却明显缺乏艺术改编应有的创造特征。另一种取向是在改编中仅把原著的题旨、情节、人物作为素材或触媒,而着重表现改编者的主体意识,全不受原著的限制,这样拍成的影视作品,很可能具有较明显的再创造的特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课程是学前与小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基础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民间文学要得到真正的传承必须依赖于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一起走上实践之路.因此,在实践理念下把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整合起来就尤为必要.整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儿童视野出发,为民间文学写导读;二是把民间文学改编为儿童文学;三是在儿童文学课程开展感受民间文学魅力的专题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王锦 《华章》2007,(10):182-182
今年来,小说与影视的关系日益密切,众多知名作家的小说都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但大多影视作品的改编,都忠于小说,变化甚微.而电视剧《康熙王朝》却一改以往改编模式,抛弃了小说原著,只摘取其中有限的素材,开创了小说到电视剧转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民间文学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为后世作家创作和改编文学提供了大量经典素材。具备启蒙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在产生方式上有渊源联系,民间童话、文学童话与早期神话思维一脉相承。民间故事的儿童文学化改编具有先天优势,民间故事富于幻想、浅显易懂、寓教于乐的特点,迎合了儿童好奇的天性,适应儿童智力和思维发展的状况,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改编也是一种创意写作,儿童文学作家改编民间故事不仅要尽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延续民间故事自己的生命,更需要确立儿童读者意识,与儿童平等地沟通交流;做到审美与教育并重,体现儿童文学的爱、美、善;注意筛选与鉴别,为民间故事注入新型、健康、全面的价值观,真正实现儿童文学的现代化改编。  相似文献   

14.
<正>1个现象2022年初,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网络剧《开端》,以其新颖的主题设定、缜密的情节设计收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良好的口碑;紧接着,根据作家梁晓声同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引发了无数观众的情感共鸣。近年来,随着网络多平台播放形式的逐渐完善,观众碎片化、快节奏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文学作品影视化现象持续升温。无论是古典文学、近现代文学,抑或网络文学,几乎都有可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5.
把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这个话题并不新鲜。近几十年以来,社会上不断出现取材于小说的影视作品。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14部小说,就都被改编成了同名电视剧或电影。其中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经典作品还出现了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大陆版、台湾版、香港版…… 这类影视作品如此之多,其中自然不乏佳作。远的如黄日华主演的《射雕英雄传》、刘德华主演的《神雕侠侣》,近的如陈小春主演的《鹿鼎记》、任贤齐主演的《神雕侠侣》,把小说里的人物变活了。正气凛然的郭靖,至情至性的杨过…  相似文献   

16.
哪吒作为一个本土化的神话英雄人物,其形象在典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随着时代不断演化。他的形象嬗变与某一时期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息息相关。《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对流传数百年的哪吒故事进行了改写,通过对电影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影片在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设置上对既有的哪吒神话及人物进行了重构性改编,以后现代的模式完成了当代观众内心对于哪吒形象的观照,呈现出神话英雄人物的时代特征和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7.
董鑫 《华章》2011,(12)
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与原著的异同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被改编成<苔丝>为例.进而以小见大,推广到多数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与原著的比较:(1)电影偏重情节的起伏;书写重视思想的深度;(2)电影可能带给人当时的震撼;名著可以给人长远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目的:影视借助原著的艺术影响力而赢得社会关注,谋取正当利益;而名著在翻拍过程中重新获得大众青睐,引导读者获得更深层次的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戏剧与影视作品中画面基调是构成情节、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增强视觉冲击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戏剧、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可视性,我们在作品创作中首先要对作品的画面基调进行准确的定位,以使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更加完美,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影视作品对小说内容改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原著与影视作品关系密切,很多影视作品都由小说原著改编而来。在改编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特点:整合内容要素是改编的基本任务;改变人物及其行为是内容整合的基本途径;意义特征的相似性是内容整合的深层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文本与影视的相互关系,就影视改编作品的类型及影视改编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异同,探讨将影视改编作品向文学课堂延伸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认识问题,以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进一步发挥优秀改编影视作品的教育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