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的大海     
李秉燃 《辅导员》2012,(17):41-42
虽然我很多次来到海边游玩,但每一次都会让我很兴奋、很开心!我喜欢大海!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我们就来到海边。只见暗蓝的天空和墨绿色的海水映在一起,远远望去,水天一色,真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海了。海水不断地涌起海浪,"哗哗哗!"海浪不时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冒出了许多的泡沫,开出了一簇簇洁白的浪花。海浪一浪接着一浪,使劲地奔向岸边,来到了岸边又很温柔地抚摸着沙滩,然后又依依不舍地慢慢退下去。我想就是这样的年复一年,日复一  相似文献   

2.
井蛙归井     
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大鳖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英国作家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中,自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常常成为主角和主题。《大海啊,大海》直接以自然事物命名,成为默多克自然书写的一个典范。在这部小说中,自然书写不仅体现在俯拾皆是的自然景物描写方面,更直接决定了人物塑造、结构安排,并凸显了自然的拯救功能。  相似文献   

4.
"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这样的孩子叫作‘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孤独地闪烁。"读了这段文字,不由得让人心中一阵阵酸楚,因为我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颗星星。新学期开始班里迎来  相似文献   

5.
百川归海,海洋是我们探寻水文化之旅的最后一站。在四季一如盛夏的三亚,让我们一起去听海,去感受海洋的博大宽广。尽管生长在上海这座沿海城市,却始终为没有亲眼见到大海而颇为遗憾。中国可以观海的城市有很多,红砖、绿树、碧海、蓝天,这些是属于青岛的名词;风景优美  相似文献   

6.
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模、听、想、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情境之美。2、学会歌曲《大海啊,故乡》,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富有层次地表现歌曲。3、通过对比聆听感受,懂得相同材料不同音乐感受产生的原因。4、能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海、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与表现歌曲《大海啊,故乡》的音乐情境。教学难点:1、能在伴奏下,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大海啊,故乡》。2、初步感受和了解相同旋律、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效果产生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如果可以,让我永远走在沙滩上。面朝大海,我的世界春暖花开……——题记远方,有洁白的海鸥我的爸爸是一位船长。因为工作需要,他常常一出海就是一年多。小时候,我对他的印象不深,只能告诉自己:爸爸是一片海。每当妈妈说爸爸回来了,不论多晚我都会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欢呼:"海来了,我的大海来了!"门外站着一个怎样的"海"呢?爸爸皮肤黝黑,像个非洲人,身上有一  相似文献   

8.
唉!怎么连钥匙都忘了带?做事总是这么毛毛躁躁!干净的衣服要放到衣柜里,连这种事都要我提醒?才买几天,就被你弄坏了,以后用什么?……我的爸爸非常严厉,所以我挨的批评自然少不了。我们的关系表面是父子,其实像猫和老鼠。老鼠总躲着猫。我和爸爸的沟通少了,距离也远了,所以每当遇到烦心事的时候,网络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与网友交流,心情会舒畅许多。  相似文献   

9.
周一正 《新作文》2013,(Z2):17-18
不知什么时候,11月18日成了一个万物沟通日。在这天,万物可以互相沟通,没有语言障碍。刚好,这天我来到了海边。海边真美啊!碧波荡漾,贝壳多彩,螃蟹成群。突然,一阵"呜呜"的哭声从海中传出。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向大海请求让我在水下呼吸,它同意了。于是,我决定去看看。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于大海的向往,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低落过。这或许是因为大海是我们的原乡吧——46亿年前,生命的原始形态就是从海洋走向了陆地。当今时代,海洋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一个陆海兼备的发展中大国,我们有着广泛的海洋利益,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必须到海洋上开拓生存发展的新空间。而要将我国由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关键是要精心打造一支数量多、门类全、素质高的海洋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