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化建设将高校思政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借助校园文化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既能彰显高等教育的育人光辉,又能打破传统功利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中国特色思政教育魅力。从校园文化支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化建设原则入手,探究校园文化及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着力点,以此厘清思政教育品牌化建设思路,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格局,为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培养更多优秀学者。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质量变革、内涵式发展的现实之需,是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构,体现了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观。文章从“教育本质、价值、实践”三重维度分析“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生成逻辑和实践逻辑,厘清“课程思政”的理论科学性、价值多元性及现实针对性,并从实践基础、实践要求、实践保障三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3.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和资源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实现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深入探讨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大思政四维平台,搭建校、地、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为高校构建"三育融合、三位一体"的融合育人新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铁  王溶泽  王亮 《成才之路》2022,(1):139-141
思政教育和审美教育紧密相连,在审美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有助于思政教育发挥出应有的效力.高校思政教育与审美教育融合发展,既有利于提升思政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又有利于推动思政教育课的高质量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方法、环境、理念等方面着手,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同审美教育融合发展.文章从审美教育概述入手,对高校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内容。高校应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关注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对其实施针对性、个性化、差异化教育教学,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推动人文关怀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协同进步。对于大数据的“数据冰冷”,高校需坚定不移地促进思政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不仅需充分使用大数据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优势,提高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效率、效益;还需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观念、思想及精神,抨击、规避大数据的“数据冰冷”,有利于从根本上处理好思政教师对大数据技术的担忧,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是我国新时期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思政教育发展的突破点。亲和力在我国思政工作中的效果显而易见,高校思政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亲和力,完善自身教学能力,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够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得到有效发挥。本文针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出亲和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从而积极改善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日益频繁的今天,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以及激进思想影响的力度越来越大。所以,在高校教学中做好思政教育,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以及改善,有助于有效的应对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相似文献   

9.
伟大建党精神以其独特价值逻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全面认识伟大建党精神价值意蕴,引领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丰富思政教育内涵能在凸显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时,确保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从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思政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入手,感受伟大建党精神魅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发展,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推动教育创新,更能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并针对思政教育中应用情感教育时的影响因素给予关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情感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郑伟 《文教资料》2020,(5):156-158
高校立足新时代,通过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第二课堂思政,构建立体化、网络化思政教育体系,建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思政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是数字化的核心,数字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技术促进思政教育模式变革,优化思政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服务。高校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是守正创新与系统观念的统一,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应从主体素养、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向全新发展时代,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抓住发展机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为伟大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培养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从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入手,探寻思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优化思政教育发展路径,能够真正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架构,构建中国化素质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战略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灵魂,系统性、全面性及全过程性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思路,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学习领会邓小平思政教育思想,对我们做好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迈入了大数据时代。传统教育模式必将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因此,文章通过探究大数据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工作所独有的特点,剖析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寻求提升教育者对数据运用能力的方法,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使思政教育工作面临伦理难题。合理运用大数据,可以推进个性化教育,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思路,及时了解大学生舆情动态并加以引导,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构建实践育人模式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更好地促进"大思政"教育观的发展,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对其价值做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微博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操作便捷、交互性强、发展迅速、影响力大的微博在高校学生中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合理借助微博的力量,将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提升思政教育的宣传实效,必将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事物,在大学校园内,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微博相结合,是大势所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微观念”;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相关部门、思政教育工作者、知名学者校友、学生骨干的“微平台”;建设思政教育的“微队伍”;加强思政教育的“微管理”.只有这样,在微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空间作为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战场和第一线,是高校“立德树人”、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场域,关乎大学生成长健康和国家网络的安全稳定。文章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三贴近”原则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使政治理论落地到实践;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是完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贴近学生主体、贴近具体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