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90):150-151
器官移植是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由于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器官移植种类越来越多,成功率越来越高,许多患者可以通过器官移植延续生命。但器官捐献移植涉及伦理、公德等许多非常敏感的问题,立法本身并不能单兵突进,需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大对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宣传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器官移植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器官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但是我国的器官捐献率很低,人们往往将我国过低的器官捐献率归咎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医学生临床带教过程中应该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对器官捐献的影响,加强对临床医学生器官捐献方面教育,使他们成为器官捐献宣传的种子,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中国民众的器官捐献率。  相似文献   

3.
器官捐献行为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供需不足、分配不合理、法律不完善以及伦理道德等问题。影响器官捐献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程度、医院工作人员态度与技术、医疗设备、器官资源分配体系、传统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法律制度等等。要促进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在获得器官资源后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4.
器官捐献中的自我决定权,是捐献人在充分知悉有关风险的前提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对自己的器官作出捐献与否的决定。捐献人充分的知情权是其前提和保证,撤销捐献则是其重要的内容。本文对器官捐献中自我决定权的主体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权利的行使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我国活体器官捐献率低下,其原因是活体器官来源不足。而现行法律规定活体器官的捐献者只能是年满18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了未成年人器官捐献的主体地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需求变化是法律所不能预见的,法律不可固执一端,不应将活体器官捐献囿于当事人是否具备行为能力。作为客体的法,其价值体现在能够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所以,法律的制定更应考虑社会实际和体现人的本性。据此,立法应赋予未成年人器官捐献的主体地位,但应对其活体器官捐献进行特别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尽管人们都明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但想到死后将最个人的身体部分留给别人使用,你又感觉如何呢?奇怪的是,随着移植术的发展,当手、面部甚至于性器官都可能捐献给陌生人时,却很少有人提及上述问题。路易斯维尔的一个研究小组继成功完成一例手移植后,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另外10例手移植。如果手移植验证是成功的,那么今后那些面部严重烧伤者可能会从其他死者的面部获得移植修复。前不久,罗马的一名外科医生甚至为三名做变性手术的人申请移植阴茎。这些移植手术的成功带来了不少麻烦。那些适于并愿意捐献器官的人数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针对器官移植和捐献认知度和意愿度的研究,使用描述性统计、逻辑赋值,二值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建立了不同人群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程度比较、不同人群对器官捐献的意愿程度比较、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等模型,综合使用了EXCEL、SPSS、SAS等软件编程,得到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主要影响器官移植和捐献认知度和意愿度的结论,并由此提出相关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淮南市及周边地区对遗体及器官捐献的认识程度、看法及捐献现状,以便分析出遗体与遗体捐献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走访、个别交谈等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行业人群开展调查。结果:76.56%的人对遗体及器官捐献用途了解,23.44%则完全不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人群对遗体与器官捐献的看法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淮南市及其周边地区不同人们对遗体及器官捐献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法规,增加本地遗体与器官捐献数量。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立法:意义、原则与内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器官移植立法对于保障人体器官捐赠、移植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器官移植立法应当遵循禁止器官买卖、自愿无偿捐赠、无伤害等原则,其内容包括许可证制度、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手术审批程序、移植种类对象、违反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在工作中发现心理会谈技巧在器官捐献工作中具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杨巳炜  杨宝珍 《海外英语》2013,(19):220-221
影视作品反映了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通过分析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所体现的中美关于器官移植与捐献的文化差异,表明在医疗中应本着尊重不同文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鼓励自愿器官捐献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医学院校在英语教学中也应除教授语言知识之外,加入更多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读大三的儿子意外死亡,伟大的父亲在悲痛中做出一个让人震撼的举措。2006年10月5日,一场特殊的捐献仪式在潍坊市某医院举行,平原县张华镇郑官小学教师郑致良将因外伤致脑死亡的儿子郑才举的肝脏,肾脏,胰脏,心脏,眼角膜无偿捐献给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郑才举因此成为“山东省器官捐献第一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器官移植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很多因器官衰竭而面临死亡的病人生命,但在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涉及供体来源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包括活体器官捐献的知情同意原则以及器官买卖化的问题;尸体器官移植中,如何确定死亡时间;以及利用死囚器官进行移植时应考虑捐献者和接受者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对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想要保证我国器官移植工作的有序展开,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实质性努力:尽快建立健全器官移植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公民对器官移植的宣传教育,树立新的伦理观念,建立高效公平合理的器官资源分配体系以及强化相关人员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4.
异种移植     
异种移植卞文从60年代南非的巴纳德医生成功施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后,30多年来器官移植术不断发展,人体主要器官除脑组织外,心、肝、脾、肺、肾都可置换,而且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然而,现在世界上仍有成千上万亟待器官移植的危重病人因得不到捐献的器官而得...  相似文献   

15.
器官移植与器官捐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亮 《生物学教学》2003,28(8):55-56
1器官移植的历史 器官移植是20世纪人类医学史上几个最伟大的进展之一。人类器官移植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300年,《列子》中记载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名医扁鹊为赵鲁两人互换内脏的故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有一位画师根据传说画了一个圣徒锯掉一条患病的腿,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是规范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相关立法。细究条例的相关内容,该《条例》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捐献主体资格、捐献主体范围、捐献补偿、器官分配机制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完善今后的立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人体跟机器一样,也有很多“零件”,如心脏、肝脏、肾等器官,如果某个器官严重损坏了,人体的生理机能就不能正常运转。这时,医生就像给机器换零件一样,除掉病人身体中有病的器官,换上一个结构、功能都正常的健康器官,这就是器官移植。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万人依靠移植的器官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8.
器官权利及其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器官移植来治疗疾病,是人类久远的梦想,在20世纪医学发展史上,器官移植作为一个新兴的、迅速崛起的学科格外引人注目。从上世纪初进行器官移植的初步尝试开始,人类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奋斗,终于使这一理想变成现实。随着免疫排斥问题的解决和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医学工作者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让更多濒临死亡的人看到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如果病人的器官受损需要移植新器官,但一时又找不到能够捐献器官的人,这时,医生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科学家解决。美国的生物工程师通过改造现有喷墨打  相似文献   

20.
<正>"入土为安"一直是国人对待身后事的传统观念,不过温州有一家子信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有意义,死不占地"的理念,作为企业家的吴永安一家五口都在当地红十字会签署了捐献器官和遗体的协议。"死了,还能对社会有点贡献不是很好吗?"带头签署捐献器官和遗体协议的温州商人吴永安说,"捐器官能救人,捐遗体对医学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