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曾经为很多法国作家的作品写过书评。早先是巴尔扎克、是雨果,后来是纪德、是杜拉斯、是波伏娃、是西蒙,后来又是昆德拉。在我的一篇书评《背德者纪德》中,我曾写道:对我来说,纪德是法国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一直觉得法国的文学以及艺术有她极为特殊的价值。自由的纪德来自自由的法国,或者说,只有法国才会产生出纪德这样的作家。法国的文学传统不仅仅是巴尔扎克,是雨果,是左拉,法国的  相似文献   

2.
<正>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启蒙主义运动的领袖,但他对英国的推崇甚至崇拜却举世皆知。他曾说:上帝啊,我真的热爱英国人。如果我不是爱他们更甚于法国人,愿上帝惩罚我!身为杰出的法国人,却如此热爱英国人,究其原因,这大约是当时许多法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英国与法国隔海相望,但它早已掌握了海上霸权,工商业发达,资产阶级已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了产业革命。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3.
留法一年     
我原是北京171中学的学生。1999年被中国教育部选送到法国交流学习。登上飞机12小时后,我抵巴黎戴高乐机场。我被安排在一个生活宽裕的法国志愿者家中,他们有一套独处且宽敞的住宅。家庭成员由男、女主人和他们住校的一女一子组成。他们全家对我像亲人一样友好。在我即将回国前,女主人动情地说:“你在这里的一年,使我的家庭充满了欢乐。”她的话让我流下了眼泪。至今我仍保持着与法国妈妈的联系。开学第一天,法国妈妈开车送我到校,她将我介绍给校长和班主任。学校全称查理·戴高乐欧洲中学,是以法国前总统查理·戴高乐将军的名字命名的,…  相似文献   

4.
我于1992年至1995年在法国留学,用3年零3个月的时间获得了法国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而法国学生攻读这两个学位一般需要5年至6年时间。我的博士论还被评为样板论,被法国各图书馆保存。我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好成绩,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但也离不开我的法国朋友德维尔一家对我的帮助。德维尔夫人是我所就读的那所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我是在大学图书馆里认识她的。我入学后经常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我总能看见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在图书馆内与学生们交谈,解答他们的问  相似文献   

5.
出国旅行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带上一本历史书。我相信:一切都逃脱不掉历史的承载。而作为一个访客,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只是在历史的切片中穿梭而过。这个时候,历史是一册导游图,引领着我对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漫游。这次去法国的时候,我的行囊中装上了一本厚厚的法国通史。这本书伴随我的法国之行,指引我的目光,仔细地触摸巴黎的大街小巷。一个空闲的周末,背包中装上相机和法国历史,漫步在塞纳河畔。穿过亚历山大桥,就是协和广场了,广场向左转是喧哗的香榭丽舍大街;向右转是杜易勒公园。这里曾是一座宫殿,现在却只有一池秋水…  相似文献   

6.
雨果与伯尔尼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我国加入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多年来,因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业务,我曾多次赴法国巴黎考察版权工作。对于法国杰出的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自己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特别是为促成制定一个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贡献,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正初识绘画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那是20世纪的80年代初,我在家乡山清水秀的吉林市听艺术绘画讲座,介绍的是西方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当时的中国社会封闭得很,东北更是这样,本来我外语就学得不好,记奥斯卡·克劳德·莫奈的名字就费了半天的劲儿,后来只记住了法国画家莫奈。1840年,莫奈出生于法国巴黎市,在他5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诺曼底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五月,出差到巴黎的时候,我再次造访了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纪念馆,这是我第三次参观雨果纪念馆。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一次比一次新鲜、亲切。  相似文献   

9.
随着小号演奏家杜夫龙先生、萨克斯管演奏家鲍特如瓦先生和钢琴家雅克宾女士共同演绎的法国作曲家让·里维埃为小号、萨克斯和钢琴谱写的世界惟一的一首同类型协奏曲终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06年“春之旋律”系列音乐会落下了帷幕。由中外音乐家演出的5场高水平音乐会,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演的音乐家们也颇有感受。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音乐会的中国著名单簧管演奏家钱俊认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我从没有机会在法国听众面前演奏法国作曲家普兰克的作品,听到了他们的掌声,我终于明白演奏是成功的。在巴黎中…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外国人的心目中,法国先贤祠的知名度,也许远不及艾菲尔铁塔和卢浮宫;几乎所有的国内旅游团队都不把它列为参观对象,我手头的一本指导法国自助游的中文书籍里对先贤祠也明确写道:“因票价贵,兴趣不大者可只看外观不入内。”然而,我独自到巴黎的第二天,首选的游览地却是先贤祠,其主要原因倒不是它离我的下榻处较近,而是那里永远安居着一批举世敬仰的伟人。  相似文献   

11.
姜月婵 《世界文化》2023,(12):37-41
<正>安妮·埃尔诺(Annie Eraux,1940—)是当代法国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法国历史上首位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202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走不出我的黑夜》(Je ne suis pas sortiedemanuit)一书是埃尔诺在母亲生病期间写在“未注明日期的纸片”上的有关母亲日常言行的“日记”,书名取自母亲最后写给朋友的一句话——“我走不出我的黑夜”。埃尔诺在母亲去世10多年后决定原封不动地出版这些日记,希望借此告别曾经的悲伤、纠结和苦痛。  相似文献   

12.
侯颖 《世界文化》2005,(7):28-29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这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写的一段话。那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故事,13岁的法国少女和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发生在越南的一段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小说《情人》(L’Amant)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在此之前的一年,该书就销…  相似文献   

13.
与毕加索重逢于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重新回到法国。当时毕加索已经成为最受欢迎、最有名望的大画家了,因此每当我想去他家看望他或在社交场合招呼他时,总感  相似文献   

14.
刘文茵 《寻根》2010,(5):31-34
<正>1920年9月11日,上海下着倾盆大雨,邓小平等90位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冒雨登上了泊靠外滩的邮轮,开始了长达39天的远洋航行。留法勤工俭学是中国留学史上的特殊篇章,1919~1920年达到高潮,先后有17批约1600名青年去了法国。那时还没有国际航班,去欧洲多数走海路,乘欧洲各国的海轮。90年前邓小平就是搭乘法国邮轮公司的轮船"鸯特莱蓬"号去马赛的。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介  相似文献   

15.
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生于贝桑松,1885年5月22日死于巴黎,殁于其妻子儿女和情妇朱丽叶·德鲁埃之后,可谓长寿。2000年晚秋。在一次纪念法国民众诗人雅克·普莱维尔的系列文艺活动后,法国驻华大使彼埃尔·毛磊先生提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筹备雨果200周年华诞纪念大会。于是,承担这一使命,我专程赴法国联络有关事宜。在巴黎,我和董纯受到法国外交部负责对外文化交流的伊沃·马班先生的热情款待,他爽快地答应提供全面资助,并嘱咐纪念雨果应强调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即文学艺术与文学的社会性并重,尤其是要联系雨果当年的预见在现今…  相似文献   

16.
发自巴黎的邀请“是否到法国来一趟,会见一下毕加索的遗孀?夫人说想见见你。”去年10月,巴黎市长希拉克给我发来这样的邀请柬。自从日本举办《莫娜丽萨》画展以来,我与希  相似文献   

17.
自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我国对外共签订了35个文化合作协定。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外交官之一、新中国首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和首任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我的父亲司马文森曾参与签订和实施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法国的文化合作协定。这些文化协定是基于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基础而产生,同时又推动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我国对外共签订了35个文化合作协定。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外交官之一、新中国首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和首任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我的父亲司马文森曾参与签订和实施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法国的文化合作协定。这些文化协定是基于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基础而产生,同时又推动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提到比利牛斯山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记得上学时在地理课本上见过!"接下来的反应可能是"哦??这座山在哪里?"比利牛斯山脉延绵435公里,是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有人曾幻想游览西班牙东北部的巴塞罗那后,顺便开车去法国。也许只能一路开到大西洋岸边,找到松波特山口来圆梦了,那里是法国和西班牙的通道,也属于西比利牛斯山。中比利牛斯山从松波特山口向东到加龙河上游河谷,这里山势最高,海拔3000米以上的  相似文献   

20.
冬泳俱乐部在罗道庄水域举行纪念“三八节”冬泳表演时,我再次见到贝丽诗女士。首次认识贝丽诗,是1998年7月在后海“黎明”冬泳队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32周年”的游泳集会上。俱乐部女子冬泳队也参加了这场纪念活动,法国友人贝丽诗是其中一员。贝丽诗50多岁,很随和,用汉语与她交流很容易沟通。她是一位教师,在法国教英语,同时还会好几种语言。贝丽诗的家住在巴黎市政厅对面的塞纳河小岛上,小岛周围一派怡人的水乡风光,上下小岛需小船摆渡。她说:“我第一次在河里游泳纯属偶然。那个冬天,我一不小心从船上掉入水坚持冬泳的贝丽诗。我月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