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典型形象,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不同,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历史和时代给他们安排的结局,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殉葬品。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小人物”形象时,人们通常习惯从道德伦理角度对其善良性格、顺存行为、忍让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对其不幸遭遇给予深切同情。这是文本解读上的一种偏失,有悖于作者的创作初衰。结合“小人物”形象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小人物”形象重新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小人物”形象是奴性的化身.是幻想的典型。这种时代转型期的逆社会现象,直接造成“小人物”崇尚权势、丧失自我的心态,致使其生命意义黯然失色。“小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的同情。但更多地倾注了作者对其劣根性含蓄而深沉的抨击,其目的在于“揭出病根,引起疗救”。  相似文献   

3.
本文强调了区分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的必要性,认为作为历史人物与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在人生历程、性格复杂、毁誉参半方面等诸是相同的,而在政治定位、道德评判、历史影响等方面却是不同的。历史上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被誉为人杰,得以流芳千古;小说中的曹操是乱世之奸雄,被演义为恶魔,以至于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4.
一个电视台的台标既是该台对外展示的窗口,又是所属地区的形象代言.因此,每个台对台标的选用大都颇费周折,在反复推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种凸出的派别,展现了不同的创作风格.以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合搭配分台的数字标码作为台标,使人一目了然,以CCTV为最,这种设计从简约中透出了一种不加掩饰的大气.男一种可谓之曰"抽象派",三撇俩捺便勾勒出一个醒目的图案,常置于荧屏的左上角,渐渐地便构成了人们的一种视觉习惯,而很少有人再去探究其深层的东西.山东台和湖南台便秉承了这种思路,堪称这一派别的典型.还有一种喜用历史说话,爱在特产上大作文章的"形象派",其优点是易懂、易记,回味悠远.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学中的"渔夫".(或渔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学作品中的"渔夫"形象包含不同的民族、文化、时代特色,揭示了中西方不同文明中不同的哲学意蕴.大致而言,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具有隐与仕的两重性,而西方文学中的渔夫形象堪称硬汉.通过中西"渔夫"形象的研究,对探究中西古代文人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从深层次角度剖析了渔夫形象文化差异对于各国文学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汉卿笔下的妓女形象冲破了传统文学中的形象模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而孔尚任则试图用历史理性主义重塑李香君,在爱情和历史的双重参照系中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教<勾践灭吴>这课时,我想,对勾践这个形象,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我再按常规对他进行分析一定不感兴趣.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老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呢?正当我苦思冥想的时候,教参上的一句话触发了我的灵感:"历史散文不过借助历史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论行为揭示其本质特征而已,它无意塑造丰富多彩的典型形象."我突然想,如果把这篇历史散文改成一部历史剧,那就需要塑造丰富多彩的典型形象,假如从让学生做导演切入,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形象及福音书中耶稣形象的历史及哲学逻辑考证,在两者众多"文本主义"的相似性基础上,对两者相似性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大胆的假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日本的《蛇性之淫》与英国的《拉弥亚》是东西方人蛇恋故事的代表作,其中所折射出的东西"蛇"意象涵义的演变过程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其具体涵义又不尽相同.三部作品中蛇女形象的异同之处恰恰反映了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普遍性以及作品所处时代的历史语境、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就我国古代历史上几个著名李姓将军在唐诗中的描述,进行了考证性梳理.并对他们在唐诗中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归类和考源.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野草》中塑造了一系列“过客”型形象——“过客”、“求乞”、“影”、“战士”、“死尸”等——构成《野草》独特的形象系列。“过客”是充满战斗精神、孤独而绝望地反抗着的战士形象,更是鲁迅本人精神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固定在受众心目中的,具有脸谱化的人物效果。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各自的功能迥然不同。对于曹操的文学形象理解不能影响对其历史人物的公允评价,要区分二者的不同,给予各自专业性的评判。  相似文献   

13.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是一位影响世界历史的伟大人物,然而众多的文艺作品包括电影艺术所塑造的成吉思汗形象多数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笔者分析了电影《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苍狼:征服到地与海的尽头》、《蒙古王》中成吉思汗形象的塑造,应本着"尊重历史,挖掘内涵"的原则,在银幕上全面真实地表现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与之相对应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民族的精神内涵也必将在银幕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7.
翻开中学历史课本,图文并茂.文,记载、表述的是历史.图,是历史的某个片段、某个场景、某种描述.它通过画面反映着相应的"史实".故而,图展现的也是历史.插图相对于文字而言,直观且形象,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让学生形成印象.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借历史插图,能激活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媒介社会,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大众传播媒介颠覆了现实和形象的关系,形象不仅仅只是现实的反映."虚拟现实"科幻电影就是以当代社会中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叙事基础,形象地传达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人的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突出表现真实与虚拟这两个含有终极意义的命题在媒介社会中的意义.文章追溯"虚拟现实"科幻电影叙事的历史渊源,关注虚拟现实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现实社会、文化传统之间所构成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0.
《西厢记》中的"张生"形象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天中学刊》2008,23(1):48-50
<西厢记>中的张生是一个温文尔雅、志诚、执着地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张生形象的历史演变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