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肖文平 《华章》2007,(12):245-245
狄更斯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在小说《艰难时世》里,狄更斯体现了他的独到之处:批判现实的同时唤醒世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而且要激起世人对后者的崇敬,即引导读者把敬慕的眼光投向贫民百姓.  相似文献   

2.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著名的小说家,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狄更斯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在自己的作品中用精湛的语言和高超艺术手法揭露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面。此外,狄更斯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特征鲜明,让人记忆深刻,他通过这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展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对19世纪的英国做出了赤裸的批判。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风格特征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鲜明色彩,本文将以其代表作之一《双城记》为例,分析狄更斯小说的作品特点,有助于读者对其创作后期作品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狄更斯的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环境和底层人的生活,在小说《艰难时世》里,狄更斯体现了他的独到之处:批判现实的同时唤醒世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并激起世人对后者的崇敬,即引导读者把敬慕的眼光投向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4.
狄更斯以杰出的文学大师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社会评论家和批评家。狄更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和民生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他在其作品中展现出卓越的透视力,有效地利用小说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政治和道德弊端进行尖锐的批评,同时对英国社会的弱势阶层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并且对一些重要的社会改革和民生改善做出了贡献。狄更斯相信社会必须具有道德才能生存,道德的力量可以造福社会,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小说建造成一个道德库,以此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他的大多数小说是对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描写与批判,成为"英国状况"题材小说的创始人。他对社会的评论提高了阅读者的集体意识,有效推进了越来越影响当局决策的公众舆论的形成,也间接地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治、法律、城市治理及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带动了许多优秀作家利用小说对社会进行分析和批判,并影响英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狄更斯是英国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据说在英国每十个识字的人 中就必有一个阅读过狄更斯的作品,而且这些读者往往将他的小说大声朗读给其他人听。狄更斯 的作品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风貌,也因此,他的笔触时时牵动着当时英国读者的心。当 以连载  相似文献   

6.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远大前程》中有许多鲜活的女性人物,给各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借助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重点剖析郝薇香小姐这个怪异的女性形象,探究她的悲剧人生,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远大前程》中有许多鲜活的女性人物,给各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借助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重点剖析郝薇香小姐这个怪异的女性形象,探究她的悲剧人生,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查理·狄更斯这个名字,中国人民并不陌生。他的小说在中国读者中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由他的小说改编的许多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如《雾都孤儿》、《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我们共同的朋友》等等,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普遍欢迎。他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思曾经说过:“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马恩全集》第10卷,第686页)狄更斯便是这批杰出小说家中最杰出的代  相似文献   

9.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以独特的幽默艺术和入木三分的刻画功力享誉世界文坛。《雾都孤儿》是他的代表作,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刮起了一股幽默之风。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运用油墨艺术记录当时儿童的真实生活,再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已久的贫民问题,表达了深刻的反思,充满了浓厚的批判色彩。本文重点分析了狄更斯《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并对作者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作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的阅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狄更斯作为英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其中尤以《双城记》为代表。《双城记》的写作背景是18世纪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小说主要通过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封建阶级的残酷统治,表达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和怜悯,倡导人道主义精神。本文主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角度,来分析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近代文学史上,狄更斯是唯一能够同莎士比亚相媲美的伟大作家,有“英国小说界的莎土比亚”之称。如果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文学推上了顶峰,那么狄更斯的小说则为十九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狄更斯在他三十四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十四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广泛而生动  相似文献   

12.
《双城记》于1859年问世,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众所周知,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他的一系列不朽的作品形成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赞扬他是“时代的旗帜”、“出色的小说家”。他所写的《双城记》,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情节结构独具匠心,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是一部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杰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狄更斯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动笔写《双城记》,这是与英国当时阶级斗争形势分不开的。英国是  相似文献   

13.
《双城记》作为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主要展现了19世纪伦敦和巴黎的社会状况及其存在的社会矛盾。本篇论文从双城之一的伦敦出发,通过对书中伦敦意向的梳理,同时分析现实中的伦敦对于狄更斯的影响,并将其和作品中的伦敦进行比较,从而探索出伦敦对于辅助呈现人物形象,推动整篇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展现作品主题思想这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作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流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双城记》也反映了当时伦敦社会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作品中有关伦敦的描写更是从侧面表达了狄更斯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凸显了他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关怀。因此,这部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的小说对于伦敦也具有同样的深远影响。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统治阶级,这部小说的出现让他们意识到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紧迫性。对于后世的伦敦人民,这部作品也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当时伦敦社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狄更斯创造了19世纪的“文学伦敦”,《双城记》中的伦敦意象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狄更斯深刻的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14.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作家狄更斯,一生创作了十四部长篇小说,大量的中短篇小说、随笔和游记等。他的作品大部分揭露英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自私和虚伪,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有一部份作品直接描写英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触及当时英国社会的本质问题。狄更斯的创作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称赞,马克思把他列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里的一个,恩格斯认为他属于“新流派”,“是时代的旗帜”。总的看来,狄更斯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现实,成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狄更斯在其小说中对19世纪英国的监狱作了广泛的反映,并从道德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狄更斯对英国监狱的批判具有单维度的特点。他把道德作为评判监狱的主要标准,并把这一标准贯彻到评价的各个方面.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因素。这种特点影响了他对监狱这一历史存在的全面认识,在一定程度削弱了他批判的力度。但这并不忠味狄更斯对监狱的道德批判是没有价值的。狄更斯对监狱的道德批判给我们提供了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历史进步与道德进步、处于社会发展前列的社会存在的道德完美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欧美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热爱狄更斯的作品,有人统计,在世界名著中除列夫·托尔斯泰外,要算狄更斯的作品被搬上银幕次数最多了。如电影《雾都孤儿》(根据《奥列佛尔》改编)、《孤星血泪》(根据《远大前程》改编)、电视连续剧如《大卫·考坡菲》、《老古玩店》、《双城记》等等,已经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国外有的批评家论述当前流行“狄更斯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他的作品对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作了尖锐的批评;二是他的作品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三是他的作品“塑造了叹为观止的众多人物”。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上半叶,每一个喜欢狄更斯作品的中国读者首先要感谢林纾,因为就是他最早把狄更斯领到了中国。作为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大规模介绍酉方文学到中国的第一人,林纤之真正认识西方文学的妙处,也是在接触狄更斯之后,因而在其所有译作中,最重视的也正是狄更斯的小说。林好从19(')到19M年间共翻译了狄更斯的五部小说:《滑稽外史》、《孝女耐儿传》、《块肉余生述》、《贼gi)、《冰雪因缘》。②这几部译作大多数被公认为林纤所有翻译作品中译得比较理想的小说。中国读者止是通过他的译品,才最界认识了这位英国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18.
《雾都孤儿》是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幽默艺术的应用。在这本小说中,作者应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呈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残酷,他还使用夸张对比的情节设计,使读者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这些写作手法其实都集中反映了一种幽默,使读者对这本小说欲罢不能、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9.
两难的抉择——对《远大前程》中的生态和精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女皇维多利亚执政的六十多年(1837—1901)是英国发展繁荣的重要时期,然而,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迅猛推进,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与弊病。历史的前进总带有悲剧色彩,与人文关怀往往呈现出二律背反,这在当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中即是冰山一角的体现。从生态和精神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小说中深蕴着对现代物质文明下自然生态与人的精神状态的担忧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谭宗燕 《考试周刊》2007,(38):93-94
查尔斯.狄更斯一直被公认为英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很少有人去认真解读他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成分。本文试图通过狄更斯在《雾都孤儿》所使用的个性化的语言、色彩对比、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四个方面来窥探早期狄更斯的乐观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