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精武》2008,(10)
问:韩先生异常强调对抗训练,认为拳术技能必须经过对抗训练才能在技击中熟练使用,请问您的依据来自哪里?答:我的依据,其一来自运动科学,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其二来自事实。拳术技能之所以必须经过对抗训练才能在技击中熟练使用,乃受制于拳术技能的特殊性,要解释拳术技  相似文献   

2.
《精武》2009,(9):9-10
问:看“武林大会”我十分困惑,运动员说的是练传统武术。但练法却跟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武术完全不同,运动员重视练卧推、蛙跳、高抬腿、用脚靶踢腿等等,还重视两个人的对抗练习,请问韩老师,哪一种练法属于真正的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3.
《精武》2009,(7):10-12
问:韩先生,从你的文章看,你对“武林大会”限制击打脸部这一规则很有意见,请问为什么? 答:因为不许打脸就不会产生“真正有效的拳法”。  相似文献   

4.
《精武》2009,(2):44-46
问:韩老师,我听说有一盘孙禄堂的实战录像在国家档案馆收藏着,在民间还有一盘王芗斋教实战的录像带,据看过的人说,这两位大师打得很难看,跟拳击似的前蹿后跳,出拳也跟拳击差不多,您怎么看这事?  相似文献   

5.
《精武》2010,(3):20-21
问:有人说巴西的格雷西最适合街头打斗,你怎么看,韩先生? 答:在格雷西冒出来之前,徒手格斗界普遍存在打与摔分家的事实,练拳击、泰拳、空手道、自由搏击的拳手不适应摔,专攻摔跤、柔道的人难以招架打。格雷西一出现,格斗赛场打摔分家的局面为之改观,格雷西打摔皆应,拳打脚踢不怕,摔更难不住他,这才是真正的综合性格斗。有人说格雷西擅长的还是摔(包括地面技),但格雷西的摔是融于拳打脚踢的摔,不像柔道、摔跤,  相似文献   

6.
《精武》2008,(9):5-7
问:号称“太极天王”的薛乃印已在美国伏法,据说抓获薛乃印的四个人(齐金波、李新宝、陈伟、吴桂森)并没有武功,韩先生能否对此发表一些看法? 答:巧了.在美国逮住薛乃印的是几个天津人,我的老乡,我就来说几句。  相似文献   

7.
《精武》2009,(5):44-46
问:韩老师,网上有人说,“武林大会”是上去一家、死一家。既然如此。“武林大会”还有什么举办下去的价值?是否应该停止?  相似文献   

8.
《精武》2009,(1):24-26
问:韩先生在2001年的《精武》里曾说:“传统武术是被拳击打出散打擂台的”,您这么讲,是对传统武术有成见吗?  相似文献   

9.
《精武》2008,(12):35-37
问:有人爱讲“拳无好坏”这句话。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句套话,人云亦云,韩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答:一二百年前的武术是否可称“拳无好坏”,我没做过研究。不便乱讲。大家都能看到的是如今的拳术已经与这句话渐行渐远,有很多拳术,99%的人练了不能打(指没有掌握基本的技击技能),如此不堪的拳术现状,怎么还能说“无好坏”?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10,(7):8-9
问:李紫剑反对空手搏刀,一位叫陈平秋的先生撰文说:反对空手搏刀会给读者造成负面影响,韩先生,依你之见,李、陈二人谁的观点会给读者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精武》2010,(4):5-6
问:韩老师,我是一名爱好实战的武术爱好者,我赞同您的观点,实战只能使用简单的动作,拆招说手中看不中用,但我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科学解释。 答:人在实战中只能使出简单的技法动作,这不但是事实,也能够用运动科学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孙国玺 《精武》2008,(11):18-19
日前我接到了2008年第9期《精武》,反复看了几遍,吧嗒吧嗒其中的滋味,总觉得《武林屁话》放的还有点“味”,但味道也不是纯正的,虽如此,但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吴宪民 《精武》2008,(2):46-47
问:韩先生对你这一支八极拳的薪火相传有何打算? 答:对薪火相传这种事,我没有明确的打算。我只是乐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小伙子经过我的调教练得拳脚凌厉,能有效地对付暴力侵害。  相似文献   

14.
15.
《精武》2007,(12):4-6
韩起先生是津门八极拳名家吴秀峰的再传弟子,文武双全,侠肝义胆,是当今八极拳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深受本刊众多读者注意的资深作者之一。他写文章,可以说比  相似文献   

16.
吴宪民 《精武》2008,(1):20-23
问:李仲槐先生是怎样引领你步入八极拳殿堂的? 答:我练武术二十七年来,只有一个老师,就是李仲槐先生。 当年我老师也只比我现在大两岁,是中年人。那天,我被一个师兄领到老师面前。“你要跟我学……我不会飞……”老师开口说,这是我老师跟我说的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7.
吴宪民 《精武》2008,(3):38-39
问:韩先生摇笔鼓舌从事喜欢而实际不能以之为生的武术写作是为了唤醒那些迷失的武术爱好者吗?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10,(2)
问:2004年,先生的《大成拳问疑》如一连串重磅炸弹,震惊当时武坛。此后,便不再见先生对大成拳发表任何意见,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2009年,有人撰文说先生在文中提及的人物历史不是事实,是对一代伟人的诽谤和歪曲,至今先生仍不闻不见,不予回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事情究竟如  相似文献   

19.
冯拥拥 《精武》2009,(7):9-9
受《精武》杂志主编吴宪民先生委托,我利用“五一”假日之闲,只身由山西去西安看望师伯尚济老人。在长安大学的小花园里,老人正在练崩拳,龙行虎步,鹤发童颜,白须齐胸:道骨仙风。我急忙上前拜见,老人亲切地拉我坐下,虽是望九之人,手指劲力不减少壮。  相似文献   

20.
《精武》2009,(11)
今日,带着传统武术爱好者关心的几个问题,求教于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七段、吴氏开门八极拳八世传人,临沂武协的主席——张毅先生。问:为什么大多数人练习传统武术,单练时呼呼生风,实战时手忙脚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