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刺芫荽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刺芫荽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其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刺芫荽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65.94%,质量分数达到1.00%以上的有6种物质,其挥发性成分中醛酮类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达到58.05%.  相似文献   

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迷迭香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从迷迭香叶总离子流图中分离出55个峰,鉴定出其中的48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8.25%.迷迭香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R-α-蒎烯(36.86%)、1,8-桉叶油素(13.65%)、D-柠檬烯(7.58%)、莰烯(6.57%)、樟脑(3.66%)等.  相似文献   

3.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了有治疗痔疮效果的左盘龙中的挥发性成份.用毛细管GC/MS/DS联用法分离鉴定了47种组份,占总峰面积的71.59%,再用保留指数和标样进一步确证了其中39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57.15%,其中含量较高的组份是十六碳酸(9.03%)、乙酸乙酯(6.85%)、乙醇(4.03%)、1-乙氧基-2-甲基丙烷(3.87%)。从化合物的种类看,主要为醇类(4个)、醛类(11个)、酮类(4个)、酸类(8个)、酯类(5个)和酚类(2个),它们共占总峰面积的43.68%.  相似文献   

4.
黄花败酱草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败酱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花败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28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7.21%,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呋喃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56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0.14%,其中主要成分为烯类化舍物(9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8.29%、脂肪酸类化合物(7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3.10%、醇类化合物(5个)占挥发油总合量的9.51%,其中多种成分具有药理活性。通过对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了药用皖鄂鼠尾草精油,用毛细管GC/MS/DS联用仪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其中的35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7%,再用气相色谱-富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双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和标样核对等方法鉴定了19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25%.含量较高的组份是Epi-2-pupukeanone(19%),去氢白菖烯(7.7%),δ-荜澄茄烯(6.7%),(十)-δ-瑟林烯(4.3%).  相似文献   

7.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稻秆中脂肪油进行提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出9种脂肪酸,占脂肪油总量的92.64%,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化学成分为:棕榈酸21.00%、油酸29.30%、亚油酸22.89%和α-亚麻酸14.77%.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稻秆挥发性物质,测得稻秆挥发油的含量为0.80%,用GC/MS法从稻秆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2-戊基呋喃(14.98%),甘菊环(17.42%),壬醛(7.06%),辛醛(3.54%),2-癸烯醛(4.02%),1-己醇(3.38%)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丙酮提取柠檬种子油脂,GC-MS联用仪对油脂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析检测出100多种化合物,其中20种化合物峰明显,含量排在前五位的化合物依次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32.525%);十三烷酸(21.639%);油酸,3-羟基丙基酯(6.37%);环己羧酸,十五烷基酯(4.894%);十八烷酸(3.749%).柠檬种子油脂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包含酸类、酯类、烯烃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对辽宁五个地区的油松松针挥发性成分进行的分析和鉴定 .测得鞍山、沈阳、铁岭、锦州和朝阳等地松针中挥发油的含量分别为 1.7%、1.7%、1.4 %、1.7%、1.4 % .用GC/MS法从这 5个地区的松针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出 55种、54种、56种、54种和 56种挥发性成分 ,共确定出 52种化合物 ;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 ,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测得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的松树松针挥发油的成分有很多相同的成分 ,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其百分含量也不尽相同 .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产自青海的白丁香花蕾的挥发油,应用GC/MS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了26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8.7%,主要成分是丁香酚、丁香醇、石竹烯、苯乙醇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用乙醚对玉米须水煮液进行萃取,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然后用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邻二甲苯(含量为15.02%)、对二甲苯(含量为11.93%)、对乙烯基苯乙醚(含量为17.12%)、4,4-二甲基-1-氰基环已醇(含量为15.29%),(3反)-4-甲硫基丁烯基异氰酸酯。  相似文献   

12.
罗布麻叶挥发油的提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时蒸馏装置萃取了罗布麻叶中挥发油,测得提取率为1.51%.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8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双烯桉叶(17.10%),薄荷醇(7.03%),5,6,7,7a-四氢化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6.64%),三甲基-8-亚甲基-十氢化4-亚甲基萘醇(5.25%),氧化石竹烯(3.94%).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并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中共鉴定了8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77%,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有β-侧柏烯(12.54%)、1-石竹烯(5.96%)、β-桉叶醇(5.85%)、α-按叶烯(4.53%)等.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成分复杂,以萜类及其衍生物为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抗病毒草药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用蒸馏—萃取法提取金银花中挥发性物质,测得金银花挥发油的含量为2.52%,用GC/MS法从金银花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5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59.76%,其次为酮类化合物占15.58%,醇类化合物占12.85%,萜类化合物占1.57%,萜类氧化物占1.32%,醛类化合物占1.74%,烷烃化合物占7.18%,共占金银花中挥发油总量的98.44%。  相似文献   

15.
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从新鲜肾茶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82个峰,鉴定出82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柏木醇(53.64%)、斯巴醇(4.13%)、1-辛烯-3-醇(3.92%)、α-柏木烯(3.47%)、蓝桉醇(3.24%)和β-柏木烯(2.51%).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烟草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别确认其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尼古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尼古丁的含量.尼古丁含量在0.446 4~0.892 8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61 670 M-2 894.8,相关系数为0.998 6,回收率为99.83%.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沉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沉香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4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的77.70%.其中主要香气成分为α-白木香烯26.45%,白木香醇5.51%,白木香烯醇6.27%.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紫藤荚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藤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紫藤荚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进行成分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9%,其主要成分为2,3-环氧基-1-丁醇,其它依次是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醛等,与文献报道紫藤花挥发油成分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 SPME)和水蒸汽蒸馏萃取法( DE)提取白茶中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固相微萃取法分离并确定出35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苯甲醛(5.91%)﹑苯乙醇(5.46%)和芳樟醇(9.02%).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分离并确定出39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苯甲醇(5.56%)﹑苯乙醇(8.22%)和芳樟醇(5.69%).  相似文献   

20.
云南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红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云南红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1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的96.41%.其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和芳樟醇氧化物,分别占29.23%和15.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