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美学是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在新时期以来的美学研究中,汪裕雄对意象问题进行系统探寻。他借鉴朱光潜先生“补苴罅漏,张皇幽渺”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基,文采博取西方美学研究方法,特别是西方近代以来的审美心理生成方面的有关成果,熔为一炉,推陈出新,铸就自己关于审美意象的基本思想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尚学 《考试周刊》2007,(33):145-146
1750年,鲍姆嘉通以"美学"为研究感性认识的新科学命名,在西方美学史上功不可没。但实际上,鲍姆嘉通并没有真正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真正使美学独立出来的,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领域,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的是康德,而完成这一工作的标志就在于《判断力批判》一书的出版。该书第一节"美的分析"中的第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审美不涉利害",这个命题在康德美学体系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康德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先验美学的大厦的,而它对后世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庄子、康德的审美无功利论均具有开创性。其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 ,着眼于对审美主体心理的分析 ,并且重视从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者的差别在于 ,庄子的理论出发点是其人生哲学 ,而康德的理论出发点是其“批判哲学”;庄子认为审美主客体是相融的、“物我同一”;而康德认为审美主客体是彼此分立和对立的 ;这种主客意识的不同导致了二者理论的彻底与不彻底之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康德审美理论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审美理论所蕴含的深刻神学意涵对西方现代神学美学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巴尔塔萨、海德格尔、谢瑞等重要代表人物的神学美学思想无不与康德审美理论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审美日常化的当代语境下,审美超越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庄子和康德的美学思想均以其超越性指向为鲜明标志,但在具体的理论背景、超越的途径、超越的目标等方面又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古诗词中"愁"的审美意象,首先从比兴的角度,把"愁"本身作为审美对象,把"愁"看作一种抽象情思,寻找其与诸多审美形象之间,在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方面的相似,鉴赏了芭蕉、梧桐、丁香、流水、风烟等意象.其次,把饱含愁情的作者的整个内心世界作为审美对象,通过红绿意象、闲愁意象等,了解词人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古诗词中"风雨"意象的抒情意味入手,把诗词"风雨"的自然变化和人心的起伏波动联系起来.把古诗词中常见的"风雨"意象,与社会风雨,人生风雨和人心的风雨联系起来.主要分析"风雨"的组合意象所蕴含的多重审美意蕴.风雨小景可以触发内心的深细情感,也书写着风雨大情,关怀苍生,忧国忧民.同时,在"风雨"意象的"过程审美"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论从《尚书》到《周易》 ,再到《文心雕龙》 ,特别是王夫之的“意象”说 ,皆阐述了情景合谐统一的本质。而西方文论从夏夫兹博里到康德、克罗齐 ,再到苏珊·朗格 ,也同样强调了情感与形式的有机融合。由此可见中西方关于审美意象有着很大的相同性 ,他们都承认审美意象的虚幻性和情景的合谐以及情感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康德在对传统的批判过程中,彰显了现代性的基本观念与原则。其关于“审美无功利性”与“自由美”的命题涵盖了艺术的自律性诉求,成为审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康德在强调审美主体自由自觉的基础上,其审美理想的二律背反定律与“依存美”的的概念触及到审美观代性中人道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论肇始于《周易》,成熟于唐代。而处于之间的刘勰对审美意象论最终铸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刘勰生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耳濡目染中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而对其文艺美学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儒道两家。本文从意象本体论、意象创构论以及对唐代意象论产生的影响三方面对刘勰的审美意象论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象”之概念最初出现在《易传》中。随着文学创作的积累,文人主体意识逐步觉醒,“意”之意味越来越强化,“象”之中介性和主观意蕴愈突出。“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在文论家们不断地认知和圆说过程中,逐渐明晰确立起来。意象论体现着中国人重心性、重抒情的意象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重要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审美意象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意象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中西美学范畴“会合点”进入中西比较美学视野的。本文分别就中西方美学对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审美意象的内在结构以及审美意象的虚幻性特征的论述进行了梳理比较,分析把握其异质性与共识性交织的状态,以期对实现中西美学的相互沟通、理解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康德审美哲学中主体性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分析,认为康德追求无功利的,自由的,乌托邦性质的先验审美理想。在这一审美理想中包含了对主体的极度张扬和不断消解的复杂性,对西方现代美学以及后现代美学具有决定性的变革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 ,美学 (Aesthetica)一词 ,来自古希腊的“Aesthetikos” ,意思是感觉学。 175 0年 ,鲍姆嘉通以“美学”(Aes thetica)为其研究感性认识的新学科命名 ,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功不可没。他填补了唯理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漏洞和缺陷 ,那就是感性世界里的逻辑 ,并把美学推向科学系统的大门。但实际上 ,鲍姆嘉通并没有真正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当时还只是把美学作为认识论的一个分支。真正使美学独立出来 ,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领域 ,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的则是康德·咿曼努尔 (Kant,172 4— 180 4) ,而完成这一工作的标志就在于《判断力批判》一书的出版。该书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第一节“美的分析”中的第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审美不涉利害” ,这个命题在康德美学体系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因为康德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先验美学的大厦的 ,而它对后世的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故本文以此为论析对象 ,试图对该命题有一个较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标示艺术本质的审美意象, 是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其别于一般艺术形象而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有四个方面: 一、兴象尽意, 离象得似, 妙契天成; 二、借助语言,超以言表, 机趣无穷; 三、运用象征, 以虚还实, 扩张意义; 四、辩理深刻, 视野开阔, 奇辟怪诞。  相似文献   

16.
文学意象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最小的形象单位,本文对文学意象的语言层次、结构层次、形象层次、意蕴层次进行了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崇高将人的认识能力、情感与欲求能力,自然、自然的合目的性与自由等整合在一起,以致最终形成以认识(“真“)为基础,以心理情感体验(“美“)为场,以道德伦理(“善“)为指归的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审美空间.这种内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为:惊讶/骇--压抑,抗争--积聚,喷涌--涵咏.它具有矛盾性(混杂性)、运动性、超越性(道德性)特征.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大大拓展了主体的审美心理空间,提升了主体的的审美体验能力,从而完善了主体的情感--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意象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审美价值以及意象审美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中的洲源关系 ,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例证 ,作者指出只有对意象审美有一定的认识 ,才能身入画里画外 ,发现其中更隐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意象界定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基本审美概念,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意向的历史演变、生成过程、分类情况和审美特色,分析了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河西学院学报》2022,(1):117-122
中国意象油画吸收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美学思想,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精神,是在近代东西方文化近距离激烈碰撞之下的产物,具有超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代表了中国油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生命在生活中的体会构建了个体与绘画作品的精神关系,从而构成了当代中国意象油画的绘画语言内涵。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并且最终会获得诸多文化的认同与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中国当代意象油画以其特有的审美内涵和绘画技法发展了油画艺术语言以及绘画的精神取向,是油画民族化、本土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