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邱佳佳 《文教资料》2008,(13):81-82
<朱子家训>是明末清初家训的代表作,短小精湛且富含深刻的生命美育价值.它主要通过整洁质朴之美、真善节制之美、立志天下之美的生命境界,从而展示了儒家生命美育思想,阐释了个体生命立足于世间的生存奥义,对现代家庭美育和生命美育富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子家训》虽为朱子小制,但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格美的自觉完善与追求,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以及严整、朴实的形式美使其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优秀的家训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朱子家训》便是这样一种优秀家训。《朱子家训》为清初朱用纯所著,集中体现了朱用纯治家教子思想。清代曾定为蒙学课本。它意深语浅,对仗工整,上口易记,通俗明白,在当时影响很大。在以后的岁月里又广为流传,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一篇名训。《朱子家训》内容丰富,涉及到日常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圈可点之处很多,现择其要者,略加陈述。(一)卫生整洁。“黎明即起,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天色微明的时候,就要赶快起床,整理屋子,打扫庭院。不论室内室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讲好个人、家庭卫生,有利于保护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卫生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做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就可以有效地抵御病菌、病毒的侵袭,使身体健康得以保证。父母要这样做,也要教育孩子这样做。“洒扫庭除”,贵在坚持。要让孩子天天坚持,养成习惯。(二)珍惜物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吃一顿饭、每喝一口粥的时候,都要想到粮食的珍贯,因为每一粒都是农民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粒粒绵辛苦”。就是看到半截线半截丝,也要经常想到其生产过程的艰难,应格外珍惜它。要让孩子增强  相似文献   

4.
《朱子家训》是宋代朱熹集儒家思想之大成,在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上的典范之作。《家庭美德歌》是当前为建设社会主义家庭精神文明而创作的通俗好读物。从《朱子家训》到《家庭美德歌》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示,我们既要重视在传统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又要立足现在,丰富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时代内涵,才能使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更健康完美,构筑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德育工作面向大众生活是德育本体的复归。归纳整理《朱子家训》生活化的德育观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需要,亦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提供文化源动力。《朱子家训》较为集中的体现着“源于生活又复归生活”的生活德育观,它以日常化的德育内容、通俗化的文本表达、体验式的德育路径、典范式的德育追求共同构建了生活化的德育体系;它深刻的德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内容、有效的德育方法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吸收《朱子家训》的德育精华,突出生活化内容、注重生活化实践、运用生活化表达,加强榜样典型的示范引领,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
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朱子家训>是明代家训文学的典范,倡导勤劳节俭、德教为先、孝亲敬祖、安分守己、身教重于言教等教育理念,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仍然起着很好的教化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反思现代文化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朱子家训》是明代家训文学的典范,倡导勤劳节俭、德教为先、孝亲敬祖、安分守己、身教重于言教等教育理念,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仍然起着很好的教化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反思现代文化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有一股韧劲,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被以柔克刚地化解;中国人人生态度中有一种达观,总是相信人性善的光辉会将自家的恶迹掩埋;中国人的应世妙方中有一种率真,饮食男女,人生欲求,醇酒妇人,浅酌低唱,也不失为人生本来面目。《菜根谭》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在今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不安,乃至一天天的失眠时,《菜根谭》如一溪清泉,涤去我们焦躁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细味此书,一则重温人间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来清醒一下被金钱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寻找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编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为出发点 ,分析朱熹的“理”在伦理观上的重要地位 ,进而分析其在《朱子家训》中的人伦理思想。认为 ,在他的伦理观上 ,理是基础 ,是一切道德范畴的准则 ,而在治世态度上 ,则是以德为中心 ;他提倡道德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与美好的社会秩序。这种伦理观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但对我国现阶段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倡精神文明以及法治建设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教育》2009,(10):31-31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传统的家训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朱子家训》以家训的形式,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为人之道。其内容涉及重道德全面教育、人才目标培养、勤俭持家、和睦处世、重人品的婚嫁观、保护动物的生态意识、积极的纳税思想,这些都有一定的继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朱熹的教育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人才 ,但他的六条读书法却有其合理的一面 ,直到今天 ,对我们的教与学 ,仍然未失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所限,加之教材文选式的编辑体例,学生对经典选读类选修课往往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必须用好导读策略,在阅读浮浅处涵泳玩味,在认识偏差处豁蒙去蔽,在探究乏力处辟路架桥,在思维闪光处捕捉引燃,在兴趣生发处延伸拓展,如此方能软化经典的坚硬外壳、突破阅读门槛,让学生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让经典化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4.
李强 《学语文》2010,(4):9-10
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所遇到的难题是选修课。尤其是文化论著选修。让学生领会吸收文化经典的精髓,确实不是易事。《庄子》选读教学,在教学实际中。还大量存在着“疏通文意和文言字词句梳理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学时间紧张,教学效率不高。其实这种教学方式还只是文言文教学,而不是文化论著教学。  相似文献   

15.
当《论语》不再以《(论语〉三则》这样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而变成了厚厚一本16开本的《(论语〉选读》时,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是:该怎样引导学生来学习这部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16.
简述朱子经典诠释实践是儒家经典实现由"注疏"到"义理"经典诠释转向的典型代表。阐述在《大学章句》的诠释实践中,朱子通过补"格物致知传"及对"三纲八目"理论架构的重新梳理,实现其解经方法从汉儒训诂到推衍文义的转变;另一方面,朱子从涵养、践履的工夫论角度出发进行哲学诠释实践,在客观上建立起一整套以理学为核心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统一的新儒学体系,使其经典诠释活动超越方法论的局限进而将传统诠释学提升到哲学诠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王佐良先生的译作《谈读书》成功实现原作的内容与形式的再现,准确把握住原作的整体风格.本文在描述原文总体风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谈读书》三种译文中的大量译例,通过比较研究,展示了王佐良先生在忠实传递原文内容和文体风格时表现出来的精湛技艺和严谨的翻译态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金银岛>三个译本的第三部分第十三章的一个翻译片段,采用许钧Peter Newmark有关批评方法进行翻译评论.从是否忠实、流畅、再现艺术手法和风格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译者所采用的技巧,并针对译文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随着各封建诸侯国世卿世禄制的崩溃与改革的推进,各国贵族为保社稷、传世业,对子弟的教育在内容上已由春秋时期的重礼法转变为重功绩,在方法上则命令性削弱而说理性增强。而在下层官吏与平民中,则鼓励子弟学文习武以取尊荣。《战国策》正是在这方面为中国传统家训史写上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周红阳 《教学月刊》2007,(10):37-41
在落实《课标》教学理念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选修"课程的出现对我国的中学教学而言,应该是横空出世的"新生事物"。于是内容多样的"选修"教材便应时而生,而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凭借《论语》历史悠久而非常独特的文化经典中的"经典"之深刻影响,又值当今"《论语》热""持续高温"的大背景,自然更多地赢得了师生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