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纵观中国历史,无数文人骚客、志士仁人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秋歌”。宋玉在《九辩》中吟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慷僳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  相似文献   

2.
在古典诗词中,“摇落”二字可以说屡见不鲜,千古流传。据考,“摇落”最早见于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以“摇落”写秋天草木凋零之状,颇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宋玉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伤春"与"悲秋"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传统。他在《九辩》中用"悲哉"来表达秋的季节感,被誉为"千古悲秋之祖",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不仅如此,宋玉的"悲秋"思想也原原本本地传到日本,在日本文坛生根发芽开花,其影响在日本汉诗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与秋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的萧杀,秋的清凉,秋的丰硕,令一代代文人的心为之悸动。欧阳修的《秋声赋》,庐隐的《异国秋思》,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鲁迅的《秋夜》等,都点滴地记录了文人们对秋的独特感受。可以说,秋天是中国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也因此而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形成了一种“悲秋文化”。本文拟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说起,  相似文献   

5.
细读《秋魂》,文中那优美的画面吸引了我:缤纷的色彩,慈祥的风儿,飘落的秋叶,无不把人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之中。从宋玉的《九辨》起,写秋的诗文,如满地黄叶,堆积在文坛的每一个角落。“悲秋”一直是这些诗文的主题,如:宋玉的《九辨》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欧阳修的《秋声赋》中:“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直至现代诗中,都有无数悲秋的画面。这些景物是黯淡的、萧条的,其构建起来的艺术氛围无疑是沉郁而又苍凉的。而刘增山的《秋魂》却一改常态,…  相似文献   

6.
王晓霞 《考试周刊》2011,(85):40-41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宋玉以后,悲秋成为古代诗词“原型”,被历代诗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从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抒思妇之怨.到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亡国丧家之痛;从岑参“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的生命悲叹,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羁旅无涯、游子之苦,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悲秋作品。  相似文献   

7.
反弹琵琶,是指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势,和常规思维所指向的意义完全相反,独出心裁地去认识事物和评价事物。下面说说古今诗人是怎样反弹琵琶铸造新意的。一、同样是写秋天,战国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兮,草木寥落而变衰。"唐朝杜甫在《登高》中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  相似文献   

8.
早在战国时期,宋玉的《九辩》就开了"悲秋"的先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的七律《登高》更是传诵古今的悲秋名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相似文献   

9.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悲秋意象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意象。究其源头,在《诗经》、《离骚》等作品中已见端倪。真正开始大量使用悲秋意象始于宋玉的《九辩》,一系列动植物、山川、地理、天文都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特别是秋天衰飒的景物成为文人表达失志、感伤等人生悲情的重要载体。从表达意象上来看,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诗大概道出了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悲秋情结”。秋天没有葱茏的生机,树枯草黄,万物萧条,这一切岂能不给多愁善感的文人们以心伤,更何况又时有不顺心的事在此时出现。于是便有了“秋风秋雨愁煞人”、“悲哉,秋之为气也”、“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  相似文献   

11.
秋天的味道     
四季中,秋最富韵味。春的明媚,夏的奔放,冬的凛冽,都是清清楚楚个性鲜明的;惟独秋却有些暧昧,它既有“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深沉和喜悦,又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颓败和落寞。所以文学史上“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一叹,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绵绵不绝的悲秋传统。而这一传统并非中国独有,各国的文人墨客都对秋情有独钟。“有如悲伤的目光一样,我喜爱秋天。”屠格涅夫笔下的秋天是静静的、沉思的,有枯萎的草和寒冷的光,沉甸甸的思绪在“喧嚣叫嚷”,肃杀却哀而不伤,是别样的秋天的味道。秋天的…  相似文献   

12.
深秋书简     
自古以来,秋往往与愁相连,是悲伤的象征,寄托了文人骚客的种种愁绪。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但唐朝诗人刘禹锡却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杨万里也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他的《秋凉晚步》云:“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那么,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通过《深秋书简》和《秋颂》两篇文章来感受一下,领悟一下吧!  相似文献   

13.
[案例背景]自古以来,“士多悲秋”。马致远面对“夕阳西下”,慨叹“断肠人在天涯”;杜甫登上衡山。凭高望远,道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愤;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面对“晴空一鹤”,却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冲霄豪情。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之秋,一扫历代文人官场失意之愤、得意之喜,喷射出的是如火如荼的激情和远大抱负,  相似文献   

14.
秋色动人,自古而然,宋玉首唱“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刘禹锡则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诗人触景生情,情由心发,心境不同,情感亦异。问题在于,无论悲秋,还是赞秋,谁能将这种动于物色的秋情写得景真情切,境界泽成,谁便能赢得世人的赞赏;反之,即使是名家吧,如果他写得缺乏真情实感,不成境界,也难得到好评。近读元曲大家马致远、白朴同用《天净沙》曲牌写成的两首咏秋小令,玩味之余,便有此感。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鸡,一点…  相似文献   

15.
残暑消退,伴着凉风,和着虫鸣,新秋又来临。“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悲秋、喜秋,从屈原《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晋代潘岳《秋兴赋》,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直至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天几乎成了中国文人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对秋这一季节的表现,可以追寻其在表现现代作家生命情怀中所展示的多重意义,并且可寻究对于悲秋生命意识的表现之于传统文学的不同之点:其一,现代作家有着比古代文人更多、更丰富的对于秋天的感受;其二,现代作家超越了古人感秋悲己的个别性而忧国忧民;其三,现代作家从物我的类化联想到超越积习的多元思维;其四,现代作家由悲秋自然质的片面否定,转向对于其社会质的强调肯定。现代作家在悲秋传统主题的文学表现上,体现了反文化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郁达夫《故都的秋》堪称散文作品中的经典,选入人教版必修二。无论是它优美的文笔还是深厚意蕴的情味,都引发了后继学者的不断探讨。尤其是作者到底是悲秋还是颂秋的问题至今争论不休。之所以说郁达夫的经典之作引发了学者的讨论和思考,是因为不同的学者从文本中读出了不同的意味。宋玉在《九辩》中说:"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许多学者把悲凉看做是文章的感情基调,认为这是一篇悲秋之作。  相似文献   

18.
羁旅行役词和歌妓词是柳永《乐章集》的两大主要题材类型。前者常常出现悲秋情绪,后者屡屡出现“云雨”意象。而悲秋题材与云雨意象都是战国时代宋玉所奠定,且柳永常常以宋玉自况,集中多次出现“宋玉”字眼。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柳永由于独特的身世遭遇,使其对宋玉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深深地认同宋玉,有着“宋玉情结”。  相似文献   

19.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浓郁的悲秋意识。它实际上是传统文人漂泊潦倒的艰难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本文着重探讨了这支小令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并对传统文人悲秋的社会心理以及悲秋之作繁多的原因作了必要的揭示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台湾诗人痖弦的一首绝妙的小诗。初看诗题,你就会展开无限的愁绪与遐思。秋天,草木摇落,万物萧条,这是一个悲凉的季节,也是个最易让诗人发挥愁绪的季节。“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我国古代诗文里,言秋多言悲,从宋玉“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到曹丕“秋风萧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