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神话是小说的最早形态”的前提下,对希腊和中国神话的艺术结构作了比较分析,认为: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故事结构和文体特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形象的系列化与单一性、故事的情节化与概括性、语言的口语化与书面性;中国神话形象的单一性、故事的概括性和语言的书面性,为中国小说艰难卑践的身世和晚迟成立埋下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伏笔;解析这个“伏笔”并作文化学的深层探讨,对于研究中国神话“小说化”的某种断裂和中国小说艺术的晚熟至关重要,同时为重写中国小说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线索。  相似文献   

2.
小说与神话有悠久的渊源关系 ,中西方现代小说中更是兴起了古老神话复活的热潮。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 ,也是小说家族之源。中西小说神话意识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来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现代主义实验创作与历史以及社会语境结合起来的创作潮流。历史编纂元小说具有自我反映,自我指涉等元小说的特征,同时又穿插和影射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使得作品虚实相间,亦真亦玄。本文采用其"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对汤亭亭的代表作《中国佬》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特征进行文学定位和分析,试图对汤亭亭的创作进行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提起《猫城记》,人们早已习惯了称它为寓言体小说。但是,一直以来这一文体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本文旨在从寓言体小说的角度重新解读《猫城记》,并试图分析由此而产生出的双重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神话学至今仍维持着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中国上古时代像西方一样也曾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神话,至商周之际大部分神话被历史学家改造为历史传说而发生了一次神话的历史化,因而神话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将历史“还原”为神话。这个假定是20年代在茅盾的《神话研究ABC》中确定的,而茅盾的神话理论则主要是在英国古典进化论者郎格以及当时盛行的疑古思潮影响下形成的。中西神话在本质上是有重大差别的,西方神话是以自然神为核心的,中国神话的重心却在英雄崇拜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神话历史化”,因而21世纪中国神话学有必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大量纪传体史撰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规范出现甚早,刘知几《史通》的问世尤其具有划时代意义。萌芽、成长于崇史重史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史籍特别是其大宗——史传的丰富滋养,也受到史传家法的严重束缚。冲决史传家法、建立崭新文体的重任历史地落在唐人小说身上,无论是社会功用上从资鉴劝诫到愉悦性情、表现方法上从实录简要到幻设铺陈,还是文体品格上从儒雅庄重到飘逸风流,唐人小说都顺利实现了对史传传统的内在超越,终成“一代之奇”、“特绝之作”,宣告了中国古典小说文体的真正独立,昭示了小说史上第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庄子所谓“寓言”,以“藉外论之”为基本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后来小说的同义语和代名词。作者通过以自觉的艺术虚构为主的新颖奇特的小说手法,创作了大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离奇完整、语言风格怪诞风趣的所谓“寓言”,即粗具规模的早期小说,取得了杰出成就。这种有意识的前所未有无所依傍而成就卓著的创作活动,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的发轫和开端。《庄子》一书,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的千百代不祧之祖  相似文献   

8.
“空白”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语义单位之间的空缺及意义的隐含表达是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作品主题的模糊性 ,意象化的运用 ,音乐化语言的选择三方面是张受玲艺术空间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小说有自己特殊的文体表达规范和方式,还有各自特殊的文化环境。不同的小说作者,又有各自创作和写作风格,本文以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为例,从门罗的语言特征、叙事手法等角度,对门罗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探究,来印证门罗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色彩,哥特式风格,以及其女性主义和美学体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诗化小说,研究者多认识到这是由传统和现代结晶而生的小说体式,我们认为,西方现代小说虽功不可没,但其根底依然是中国文学悠久的抒情传统。对这类小说的批评,批评家们虽然操持的是西方印象主义批评方法,事实上这种批评方法与讲求直感和整体审美体验的中国古代批评方法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上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小说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庄子》,原意是不值得一谈的琐碎小事。小说成为一种文体是在汉代,此时小说类似于讲故事,不够严肃,是一种地位稍卑下的文体。到了南北朝及隋唐,小说创作还是以猎奇的志人、志怪为主,内容大多脱离日常生活,语言以文言为主,比较晦涩。到了宋元时期,小说开始兴盛,这一文体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诸多小说家,小说语言也逐渐走向白话文。之后的明清二朝则是小说的鼎盛时期,小说创作蔚为大观,此时出现了如《西游记》、《红楼梦》等传世名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施蛰存三部小说集中的代表作的分析,论述了他的心理分析小说与传统小说迥异其趣的美学特征:淡化情节,凸现心灵。摒弃全知式情节叙述方式,读者透过人物内心世界的自我展示来感知外部世界的生活图景及复杂的社会关系;意识流结构手法的借鉴、融汇,增大了小说容量,拓宽了艺术想象空间,使人物意识流动的内容获得了深层的、整体的审美价值。施蛰存的成功探索为推动中国小说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古代小说,却因历史、社会及小说自身的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地位低下,体式多变,且概念不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及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无论从质到量都呈现出大的发展,许多著名作家如刘心武、王蒙、汪曾祺等人都尝试运用这一文体进行创作。在理论方面不仅接受了“立意新颖、情节完整、结尾惊奇”三原则,而且独有所创。微型小说创作出现系列化的新发展趋向,涌现出了《芸斋小说》、《钓人的孩子》等具有总体冲击力的系列小小说。  相似文献   

15.
孙犁小说创作理论中自然观的核心是与“真”这一范畴相联系的。孙犁小说创作继承了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 ,开拓了多样的审美空间 ;打破了传统小说“无巧不成书”的观念 ;强调作者个人的主体性。孙犁创作的自然观对当今作者严肃认真对待创作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辛颖 《职大学报》2011,(1):55-57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小说都经历了故事化展示、人物性格化展示、以人物内心世界审美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展示这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但是,并不是说这三个阶段是割裂的。可以预料,今后的文学世界将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小说艺术也将多元地发展,属于上述三个历史范围的小说将不断变化自己的形式去争取自己的读者以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掌篇小说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短小说(掌篇小说)、壁小说、小小说三个阶段。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掌篇小说作家和评论家,从而使这一体裁得以形成并逐渐传播开来。在日本掌篇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曾两度对中国的小小说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两国间小小说的交流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拉美当代文学自 2 0世纪 80年代译介到中国后 ,直接引发了对中国文坛传统文学成规的冲击和中国先锋小说的产生。冲击之一是 ,拉美小说中与传统小说的叙事完全不同的时间观 :如 :时间倒流、离散性情节、时间的循环等 ;冲击之二是 ,真实观的改变 :以想象为本体 ,如 :梦境、幻觉即真实。在此冲击下 ,中国先锋小说在形式上的革新是显著的 ,但缺陷也是明显的 :重模仿 ,忽视现实生活。启示是 :摆脱成规 ,自由地探索现实真实 ,使创作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征服。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趋势的足音响彻云霄的今天 ,进行中国希腊神话的比较并寻找中西文化和文学根本异同 ,不仅具有对中西文化和文学所存在的异同作正本清源分析的作用 ,同时还具理论建构之价值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20.
对茅盾小说时代性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其小说的思想内容上是有偏颇的,其小说时代性的特色同样见诸于艺术表现上.为增强小说的时代性与社会性,茅盾在创作方法、结构艺术、文体及艺术手法等方面作出了种种努力,力求以小说艺术的时代性追求来捕捉和体现时代的精神,从而使其小说的时代性特征在内容与形武上求得了融合.因此,茅盾小说的时代性绝不仅仅局限在思想内容方面,它同样体现于精彩的艺术表现之中,对此我们应该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