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农村人口角色转化的角度出发,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农村人口角色的转化。政府是整个社会的管理者、肩负着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责,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规范。政府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农村人口角色转换的高度着眼,在政策上、财政上、制度上积极促进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解决好这一世纪难题。  相似文献   

2.
金卫东 《教学考试》2023,(54):27-31
<正>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也叫农村,即乡村(农村)是以农业用地和农业人口(农民)居住为主的地区,乡村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简称村落。通过思维导图我们要解决与“乡村即乡村聚落和乡村振兴”相关的学习内容中学什么、怎么学和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见图1)。  相似文献   

3.
农村财政是推进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若想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将农村财政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农村财政政策的作用,对农村财政的机制、制度等进行优化和健全,保证农村财政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鉴于此,先对农村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又阐述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最后从优化制度、明确地位、监管机制等方面论述关于农村财政优化的措施,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分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出了科学预想。他们认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两种模式:一是城市工业迁往乡村而实现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二是农村经济中自发形成的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很好途径,允许人口的自由迁移与全面流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在当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和"本地"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同时进行。今后,还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发展农业科技的同时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增加农村教育培训等等,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梁漱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农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作为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时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特别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关于文化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等问题的独特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乡村学龄人口趋少且分散,乡村教育面临着多重困境且互相制约.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施行全科教育模式,不依赖常规的扶持,而是通过自身的优化调整,有效解决最关键的财政、师资问题,多维度医治乡村教育的沉疴旧疾.从背景梳理、实践状况、未来趋向三个方面认识全科教育模式,分析小学全科教育模式在深度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长效解决乡村学校难题、高度契合乡村教育扶持政策方面的实践价值,提出要从注重乡村教育内涵建设、形成深度协同举措、发挥特有优势等方面来切实实现全科教育模式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但是农村社区教育还存在着在认识、财政、人口和制度方面的困惑.要突破这些困惑就应该从增强社区教育意识、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大力开发农村社区的人力资源和建立有效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机制着手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8.
财政供养人口问题涉及到财政负担和政府职能运行效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历届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口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财政供养人口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乡村绿色发展不仅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更是解决广大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绿色发展以及生态产业脱贫都需要乡村居民具备绿色技能.乡村绿色技能开发的关键是明确绿色技能需求.乡村绿色技能开发的实践则需要通过基础教育奠定通用绿色技能开发基础、通过各类教育培训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专业绿色技能开发体系、通过教育扶贫充分开发乡村富余人力资源以及综合利用多种类型政策工具、借鉴国内外绿色技能开发经验等多个途径来落实.  相似文献   

10.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必须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并强化城市辐射功能,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强化财政刚性投入。同时还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互动力度,并通过构建城乡布局链接、城乡产业链接、城乡人口互动、城乡生态互动等机制,实现合理安排,科学发展,以让农村真正走上与城镇一体化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在该省三大产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目前存在着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业人口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转移数量大、农业人口素质低等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和补救,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实现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进而不断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全国13亿人口中,62%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而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全国还有3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中西部有6 000多万人刚刚越过温饱线,收入极不稳定.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就必须城乡统筹考虑解决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户和城镇转移,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地流动.减少农民,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推进城镇化,实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就需要培训农民、引导农民、扩大农民的就业面.农村职业教育理所当然应承担起解决"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应针对偃师村镇发展特点、近年来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将偃师农村类型划分为城郊融合类、拓展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和搬迁撤并类,并在此基础上找准偃师重点镇、特色镇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厘清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思路,重点解决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方面,政府间的委托代理产生了两大问题,即下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反向选择、下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行为不能被监控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收益的不一致,二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契约缔结过程中的代理人缺位.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构建相应机制,具体包括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状况考核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决策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乡村治理历来是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20世纪90年代,蔚为壮观的农村人口流动并未给乡村治理带来积极效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使得乡村发展陷入一种治理性困境。本文对当前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乡村治理困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教育投入等方面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帮扶,提供人才支撑;通过科技赋能,提高成果转化;通过示范引领,强化产业发展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了江苏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绩及职业教育在其中所做的贡献,并就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超越市场:中国乡村社区发展道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区的发展是市场和国家双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代表市场化倾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乡村社区的产业发展、人口外流以及乡村面貌的改善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是这也使乡村在产业、人口及社区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市场冲击等许多不确定因素。鉴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弱质性,乡村社区的发展天然地需要国家的支持与保护。因此,国家理应通过恰当的公共政策及制度设计,消除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振兴乡村而给乡村社区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农村建设下教育财政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中教育的财政支持问题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在三农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无疑是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然而财政对新农村建设中教育发展的支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长远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研究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教育的财政支持问题显得非常紧迫和急切。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教育的财政支持现状,阐述在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教育的财政支持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教育的财政支持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对于将堆积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解放出来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出现了乡村发展"空心化”、乡村结构再复制和乡村秩序失衡性的困境,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问题.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实现由人口流动到土地流转的体制创新,从人口流动到人口迁移的跳跃,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本位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文章从农业发展在土地、劳动力、农业经营组织管理、财政支农资金等供给要素视域入手,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经济改革的对策和建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释放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