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人们各种信息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谁能更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更快捷地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大优势。”这是《信息技术基础》一书中第一章的引言部分,它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学科已经在当今社会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说明我们教师上好信息技术课已经不再象是原来那么简单轻松了。事实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是为了解决与各个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的基石——赛尔网络有限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说过,“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在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女士曾一再强调:“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21世纪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加快  相似文献   

3.
李伟 《科学与管理》2007,27(6):54-5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经被提到了与民族生死存亡相关的至关重要的高度,实践“创新教育”也就成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舞台,唱出一台创新的好戏。  相似文献   

4.
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此,根据本人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之初,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教育也发生着巨大变革.前教育部长陈至立为此撰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占据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位置.” 因此,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至今已进入了多媒体网络化交互式教学阶段.网络化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为此,对如何进行网络化教学、实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做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孙丽屏 《科教文汇》2009,(31):79-80
为提升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论述了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陈莉玲 《科教文汇》2009,(20):187-187,20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认识到:“创新”将成为21世纪国际经济竞技场的“入场券”,谁能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是21世纪的主角。因此各国强烈呼吁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由于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着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因此社会强烈要求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和谐课堂的创建。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员工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优化自主探究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是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持,作者参与制定的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基本要求”的内容为基础。依据高校教育行政职员的工作特点和发展现状,制定了高校教育行政职员信息技术素养“绩效指标”体系,高校教育行政职员可以此为标准,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10.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迅速直观地获取知识,借助计算机收集大量的信息,去探究许多未知的事物,所以使用计算机是新世纪人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着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课程建设创新的视角,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教与学”的思考,秉承传统的教育学说和应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多学科的个性差异,探索出一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具有中国特色“教与学”的新方法,创意高校课程建设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罗鑫明 《科学中国人》2014,(7S):172-17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的努力去探索怎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五爱”教育,这样使我们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新途径。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受教育者自身是投资中最直接、最主要的获益方,根据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受教育者应当支付必要的教育费用。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更倾向于接受研究生教育,学校和政府可以通过完善资助政策、实施弹性学制等方法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中心教育目的是以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而不是学习信息技术本身。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对教育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它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劝方式”的转变。作为担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任务的执行者——“信息技术教师”,更需要一个全新的转型,一个全面提高自己专业教学水平的过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所进行的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 三、教育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了部分初中高中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周玉银 《知识窗》2013,(8):79-79
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把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方针落到了实处。本文概述了“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并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践.谈了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几个注意事项.以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科技教育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休戚相关,谁掌握了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发展的主动权。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青少年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南京市电化教育馆作为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责任单位,近几年来紧紧依托校园电视台推进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重大作用.农村中小学要改变优质生源流失的现状,除了要不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以满足广大学生学习需求外,还要建立一支教学理念超前、教育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高效课堂”“趣味课堂”取代枯燥无味的“满堂灌”“一言堂”,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林 《科学学研究》1993,11(3):49-53
实行产业化管理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实行产业化管理的宗旨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遵循“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办事,即:对人才培养实行“按需招生、动态培养、收费教育、自谋职业”,对科学研究实行“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经费包干、绩效挂钩”,对校办产业则强调“创收赚钱”,对后勤服务要求“承包自立”,在高等学校的各级各类工作中引入价值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育人方式.”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 杜占元:“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基本方针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以充分确立,保障条件进一步夯实,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幅度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对引领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十二五”末,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7%,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到80%,超过36%的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