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兴传媒     
《传媒》2006,(4):74-75
我国博客托管网站已超过500个“博客中国”关注度最高;被抢注的网络域名被竞拍 参考价200元至2万元;上海文广集团部署DMB商用网络 手机将能看世界杯;张朝阳宣布搜狐进军娱乐业;新浪博客将商业化首现“命题博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24日 ,新浪网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已就搜狐网对新浪网短信频道、财经频道及体育频道等网上资源大规模剽窃、抄袭及侵权的行为提起诉讼。搜狐网迅速作出回应 ,在本网上公布了新浪抄袭搜狐的若干证据,并随后向法院起诉新浪抄袭和不正当竞争。新浪与搜狐之战 ,无疑是今年网络媒体界的一件大事。由于竞争激烈及普遍的浮躁心态 ,网络媒体对于著作权保护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警觉 ,而作为以提供信息产品为主业的门户网站 ,留下这样的隐患简直无异于“阿喀琉斯之踵”。与事件有关的两个问题1.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不难发…  相似文献   

3.
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像新浪、搜狐等很多网站的网络新闻后面都设置了“新闻跟帖”这样一项功能,各个不同的网站叫法各异,新浪叫“发表评论”,搜狐叫“我来说两句”,其实质都一样。从新闻的跟帖量的情况看,有的新闻跟帖能达到几万条之多。那么网络的传播者为什么会积极采用这一功能,而大多数网络受众又为什么愿意在看完新闻后利用这一功能呢?本文从传播学的反馈理论、把关人、使用与满足、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这五个维度来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4.
赵强 《新闻记者》2000,(3):44-46
1999年的几起网络官司,使得网上著作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999年 的4月28日和9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分别审理了个人网站诉《电脑商情报》侵权案和北京瑞得公司诉四川东方公司主页侵权案。前者是国内第一起网上著作权官司,后者则被称为“中国网络主页侵权第一案”。这两起案件均以原告胜诉而告终。1999年9月18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王蒙等六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案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起轰动一时的网站侵权案最终又以原告胜诉而尘埃落定。 同样是与网络有关的侵权案,上述的三…  相似文献   

5.
王秋实 《青年记者》2010,(10):83-83
“悠视网”擅自提供热播剧《我的青春谁做主》的在线播放和网络电视播放服务,被权利方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起诉到法院。5月14日记者从海淀法院获悉,法院判决悠视网经营方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赔偿搜狐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6万元.  相似文献   

6.
行业     
《网络传播》2007,(8):7-8
央视国际牵手搜狐启动互联网战略;空中网将携手Opera开发手机浏览器;中国网站流量新评估标准出台;欧盟批准德国开发下一代搜索引擎;百度携手网盛推出“生意广告联盟”;网易新浪腾讯成立奥运报道联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孙平  郝雨 《新闻记者》2012,(5):43-45
在两会网络报道中,新闻图片被各个网站视为报道的亮点,其中花絮性新闻图片是网站贴近受众的重要传播方式和手段。在本届为期十余天的两会报道过程中,通过对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搜狐、网易这些主流的官方及商业网站的跟踪可以发现,带有花絮性质新闻图片的不当选用会产生一些与报道初衷相悖的问题,即政治意义的削弱、阶层差距感的强化、记者职业形象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2007年广州市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其中包括北京中文在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文在线")诉广州市摩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被告广州市摩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摩网")在其网站手机摩网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物二手市场方兴未艾.其合法与否,取决于法律是否承认“网络发行”与“发行权用尽”.对此,我国既无法律规定,也无司法判例.2012年,欧美法院先后审理二手数字出版物在线交易纠纷,均承认数字出版物经过网络合法地发行后,发行权可以用尽.但是,美国法院以复制权为基础,限制发行权用尽;而欧盟以合法转售为基础,从宽适用发行权用尽.我国著作权制度整体近似欧盟,法院很可能基于欧盟法院的法律推理,认可二手数字出版物在线市场合法.鉴于二手与一手数字出版物品质无异,二手数字出版物在线市场可强烈冲击数字出版业,应借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之际,由人大综合衡量各方利益,明确网络发行之数字出版物是否准用发行权用尽.  相似文献   

10.
王军 《网络传播》2008,(3):14-15
2007年12月3目被媒体称为“网络短信著作权第一案”——“傅战备状告搜狐侵犯短信著作权案”,处于弱势地位的短信写手傅战备告赢了国内较大的门户网站:搜狐互联网公司,并获赔10万元。这不仅彰显出公民著作权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童韵 《视听界》2001,(1):52-52,51
有资料显示,2000年因特网上的女性比例预计将达到46.5%,由此,女性网页的频频出现也是大势所趋势,如今中国的伊氏女人,伊人在线,女友网,半边天,高跟鞋等女性网站都 出半边天大旗,一些门户网站也纷纷增添了女性频道,如搜狐的“女人”,新浪的“女性”,首都在线的“漂亮女人”等,表成网络上的一般势力,于是有人说,网络时代的社会是一个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在这里,无论男女都可以在网络信息的普照下纵横世界,事实果真如此吗?网络的出现真的宣告了传统性别观念的终结?这里,笔者选取了两类涉及女性话题的站点,女惺 网站和综合门户网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炼 《传媒观察》2003,(5):52-54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侵权纠纷也越来越多,其中侵犯著作权的案件也屡见不鲜了。从早几年的王蒙六作家案,到后来新浪和搜狐之间的口水战,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可遵循,网络上的著作权侵权愈演愈烈。本文对这几年来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类型做了大致分析,以期为今后国内的网络传播的著作权益法规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15,(18):3-3
路遥之女诉优酷网易侵犯《平凡的世界》著作权不满《平凡的世界》被擅自放到手机客户端供用户免费下载,路遥之女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优酷、网易诉至法院,索赔50万元。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遭侵权,央视网索赔100余万元因未经授权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线提供给用户,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索赔经济损失100万元以及维权的合理费用5万元。法院  相似文献   

14.
这是朦胧诗时代留给我们的经典作品,朦胧中却道出了生活中那种最是说不出道不明的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然而对于越来越多的网民来说,这更是一首写实作品──用“搜狐“(sohu)查网站,去“新浪”(sina)读新闻,上网易(netease)聊天室,靠“e龙”(elong)享受城市休闲,作“中国人”(Chinaren)社区公民,“网”就是地们的生活。不过所谓同道不同志,同样是网络生活,却也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精彩。工具南京的嘉嘉网龄还只有一年,但对为网络已经为他赢得了很多意外的收获,比如参加并赢得e龙去年底举办的“网络帮助生活”测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中旬“中国网站排名”网显示了“新闻分类前十名”网站,腾讯新闻、新华网、新浪新闻、网易新闻、凤凰网、搜狐新闻、人民网、联合早报网、中国经济网、百度新闻等十家网站名列其中。相对国内外许多同类的中文网站,包括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南方都市报重新“包装”在网上流行一时的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在半个月里连续推出《深圳,你被抛弃了吗》大型策划报道,在深圳乃至广东、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新浪、搜狐、深圳热线等网站,凤凰卫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  相似文献   

17.
牛耀红 《新闻世界》2010,(4):138-139
本文通过对以优酷网、土豆网为代表的传统视频网站,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视频网站,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为代表的广播电视供应商这三大网络视频阵营进行对比分析,试勾勒我国网络视频业未来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媒体已经在网上安家,我们称之为媒体网站。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近300种报纸上网。但是,本以新闻见长的媒体网站并没有吸引住上网者的目光,反倒是一些商业综合性网站如新浪、搜狐等以“文摘型新闻”为主大行其道,被网民们津津乐道。按理说,媒体网站因背后有传统媒体的支持,享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体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绝大多数却无声无息呢?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上有自己的方式,而互联网在传播信息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媒体网站沿用固有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的话,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而现在我国媒体网站大多得了这种“新媒体不适应症”。今年1月11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AOL)与美国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9.
"合理注意义务"这一概念,是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法")在2002年10月颁发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提出的.它是"高法"对出版者在其出版活动中的著作权把关问题提出的法律要求.目前,已成为法院界定出版者是否尽到著作权把关责任的重要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李俊良 《新闻界》2006,(6):17-18
在今年全国开展的“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活动中,互联网界一系列有组织的事件引起了学界的格外关注:4月9日,由千龙、新浪、搜狐、网易、TOM等14家知名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了文明办网的倡议书;随即,新华网、人民网等11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于4月11日共同发表响应书表示鼎力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