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于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先驱地位的杨贤江,在他短促的人生历程中,其职业教育思想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他早期翻译了多篇介绍外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文章,认为“实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占有近代教育之中心地位”;1930年2月出版的《新教育大纲》,则反映出他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不赞成“片面溢美资本主义教育的所谓劳动化(或生活化)、科学化、平民化(或民众化与社会化)、中立化(或公平化)、国际化(甚至和平化)”,认为“靠职业教育救国,简直是笑话”。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期,徐特立在《实业教育之我见》等早期教育论中,已体现了其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1930年以后,在江西中央苏区和延安革命根据地,他负责红色政权的教育工作,对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都有许多适应当时国情的办学思想和宝贵经验。这些思想和经验对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杜威的新的职业教育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编者的话:杜威(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撰有36本著作,800多篇论文,涉及社会、政治、哲学、心理和教育等领域。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创立“儿童中心”理论,在当代,直至今天,对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他所著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他与女儿合著的《明日之学校》等著作中均有涉及职业教育的论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不但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指示,而且必须研究和借鉴外国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以便于吸收其中科学的、合理的、有用的成分。这就是我们发表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博仔 《湖南教育》2005,(20):14-15
名家小资料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字任之、韧之,江苏省川沙(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和理论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事业,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中国教育史要》、《黄炎培教育文选》等著作传世。教育思想要点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大职业教育主义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敬业乐群“黄花心事有谁知,傲尽风霜两鬓丝。”此乃黄炎培1947年1月在南京写下的诗句。这位著名教育家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历经艰险,几度死里逃生。在国运多舛、政治…  相似文献   

5.
唐之享同志的调研文选《求实集》,不久前在湖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全书分经济篇、社会篇、教育篇、他山之石篇,共上、下两册,95万余字。这是他担任副省长十年间对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作的调查研究的成果结晶,有调查报告,有调研文论,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思想深刻,视野开阔,读后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正> 早年的陈独秀不仅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政治理论家,而且是一个革命的教育思想家。他为了改造旧中国,创立新社会,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参加工人运动,经常深入到教育第—线,大声疾呼地宣传教育改革,教育要前进的新思想。从1904年到1924年,他先后发表了几十篇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演讲和文章,其中被收入《陈独秀文章选编》的就有三十余篇,其代表作有《国语教育》、《今日之教育方针》、《近代西洋教育》、《新教育的精神》、《教育缺点》、《提高与普及》、《新教育是什么》、《教育与社会》、《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生平和著作刘昼(约生于公元514年,约卒于公元565年)字孔昭,渤海阜城(今河北省阜城县)人,是北朝儒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少年时代,刘昼遭受了孤贫的生活打击,但并不向挫折屈服。他勤奋好学,先师从魏末著名儒学家徐遵明,学习了《三礼》、《服氏春秋》等儒学经典。乡里缺少书籍,他便不远千里,由家乡来到京都邺(今河北省临漳县)。当时邺令宋世良有藏书五千卷,刘昼请求担任其子的博士。借此机会,他如饥似渴,夜以继日,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刘昼本想借此一展政治抱负,但花了10年功夫,直到48岁才被举为秀才,然而却考策不第,仕途很不得志。天统中,卒于家,时年52岁,《北齐书》和《北史》有传,《北齐书·儒林传》叙录和《广弘明集》也有零星记载。由于官场失意,刘昼先后写下了《六合赋》一篇、《高才不遇传》三篇、《帝道》、《金箱壁言》、《刘子》十卷等著作。这些著作大多亡佚,保留下来的只有一些片言只语和《刘子》十卷五十五篇。  相似文献   

8.
颜之推(公元531—约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他曾在南朝的梁朝和北朝的北齐朝做官,后来又做隋朝的学士,是当时最博通和最有思想的学者。他的著作最出名的是《颜氏家训》20篇。在《勉学》篇里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教育思想,而“早教”和“晚学”则是他在“教”和“学”问题上的思想精华。关于“早教”,颜之推认为:对于儿童应当及早地给予教育。他说:“圣王有胎教之法”(《颜氏家训·教子》以下只注篇名),即使普通人难于达到“胎教”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 约翰·杜威(1859——1952)是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新大英百科全书》(1979年版)在介绍杜威时说,他是“廿世纪上半期美国教育改革中所谓进步运动的卓越思想家。”1930年,巴黎大学在授予杜威荣誉博士学位时,称他是“美国精神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他的重要教育理论著作《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都被译成十二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他本人还应邀以教育顾问的名义,访问过旧中国、日  相似文献   

10.
福斯特是当今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界很有影响的学者,在非洲长期从事教育指导工作,以《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The Vocational School Fallacy in Development Planning)闻名于世。在教育与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系统阐述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向以巴洛夫为首的主流派发起“全面进攻”,在职业教育理论界引发了长达1/4世纪的论战。他的许多观点成为当今“世界银行”指导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的核心,取代巴洛夫职教思想而成为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对职业教育全球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认真理解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认识和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教授公开发表论文320篇(其中核心期刊83篇)。根据CNKI《知识资源总库》统计数据源,是近10年在职业教育学科领域发表论文数最多的核心作者,在职业教育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出版《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职业教育的凝思与创新》《职业教育的澄明与守望》《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等多部专著,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获得第三届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姜大源等多位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对其力作进行推介。2017年7月8~12日,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课题申请、研究方法及成果发表、评选高级研修班在大连市举办,期间张健教授抽空接受我刊编辑罗金凤的专访。  相似文献   

12.
“将军本色是诗人”,这是郭沫若赞誉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的诗句.陈毅原本是一位很出色的诗人,后来驰骋疆场,成了战功卓著的将军,但他仍保留着诗人的本色.然而,早年的陈毅又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小说作家,这却是鲜为人知.他在1925年这一年间就创作了6篇小说:《她》(载《燕风》半月刊1925年1月1日创刊号,署名:曲秋),《报仇》(载《晨报副刊》1925年4月7日,署名:曲秋),《十年的升沉》(载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行动计划》提出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以公益性、普惠性为导向,形成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惠及全民的公平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产业的功能与作用,创新的着力点是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最终完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从1914年到1930年问,他曾在《学生杂志》、《教育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有关教育和青年问题的文章(论文、短论、通讯、答问等),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极大的热情关怀、指导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并且创造性地进行了无产阶级德育理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黄先生长期以提倡和推行职业教育为其事业的中心。中华职业教育社编的《黄炎培教育文选》选辑了他自一九○六年至一九四九年的文章八十九篇。这些文章反映了黄先生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推行职业教育的实践过程。 黄先生在青少年时期,经过封建教育,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熏陶,同  相似文献   

16.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思想家。他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在王安石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里,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他的心理学思想与他的社会政治改革有密切联系。他的关于人的智愚“非生而不可移”和能力与禀赋关系等方面的观点,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王安石的著述收在《王临川集》里,其中《礼乐论》、《原性》、《性情》、《性说》、《洪范传》、《伤仲永》等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用散文来写政治人物不容易,进而要写出思想,挖掘历史规律就更不容易。最近读梁衡同志的三篇写党史人物的散文,觉得很有新意。这三篇新作分别是《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思考的窑洞》和《红毛线,蓝毛线》。《觅渡》一篇发表在《中华儿女》(1996.8),读者反应不错,《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都有转载。《窑洞》和《红毛线》分别发于《散文》(1997.1)和《人民日报》(1997.1.23),都被归入作者的《人杰鬼雄咏叹调》系列。可以看出他的写作重心在从山水向人物转移。梁衡写人原也不拘一格,有伟人,也有凡人,但这三篇作品的咏叹  相似文献   

18.
丘浚(1419—1495年),字仲深,号琼台,广东海南岛琼山县人,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丘浚六岁丧父,少时“家贫无书,尝走数百里借书,必得乃已”.(《明史·丘浚传》)景泰五年(1454)成进士,以后一直在京做官.弘治四年(1491),官至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他与唐代的张九龄,宋代的余靖、崔如之齐名,被称为古代“岭南四杰”.丘浚在京做官几十年,虽然没有专门管过经济工作,但由于他身居要职,“见闻益广,尤熟国家典故,以经济自负”,(同上)对经济问题很有研究.他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在他所著的《大学衍义补》一书中.南宋真德秀曾著有《大学衍义》一书,丘浚认为,此书是根据《大学篇》推广其义而成的;其内容专为宣扬儒家思想,在经济思想方面没有多大价值.而  相似文献   

19.
<正>马卡连柯,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作家。马卡连柯,1888年3月13日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17岁就开始担任教师,在繁重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探索中度过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一生著述颇丰,有《教育诗篇》《儿童教育讲座》等著作一百余本(篇),累计数百万字。他提出的"在集体中教育"等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独到的见  相似文献   

20.
一、《庄子》是一部不朽的哲理著作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约生于公元前三六九年(周烈王七年),卒于公元前二八六年(周赧王二九年),与盂子同时而稍晚。他的生平知之甚少。只知他可能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在那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 《庄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说有五十二篇,但是今天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三世纪郭象重编的,全书共三十三篇。郭象是《庄子》的大注释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