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仍然以话题作文为主,半命题作文也占了一席之地,且为数不少,如:广东省“____的我”,甘肃省“____,让我告诉你”,黑龙江省“这是我的____”,宁夏“____的力量”,荆州市“给____的一封信”,福州市“生活需要____”,长沙市“风雨中,____”,哈尔滨市“我理解了____”,云南省“____真好”等等。因此同学们对半命题作文不能轻视,今后仍需作为重点进行训练。半命题作文成功写作的关键是补  相似文献   

2.
【专家引路】 纵观近年各地的考题、我们发现命题与半命题作文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自我成长类考题逐渐成为命题核心。像“动力来自____”(北京)、“给我一个____的机会”(山东日照)、“那一次,我很____”(河南课改区)、“____改变了我”(江苏盐城)、“成长的脚步”(浙江宁波)、“学会留心”(湖北武汉)等就是典型考题。其他形式的作文题,虽然内容各异,但视野也相对集中,开始南社会、自然、哲理类考题向自我成长类考题靠拢。专家预测,这种特点依然会成为未来中考命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例一:这样的山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____,山间____,江上____,让你感到好像走进了____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在横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样的山”是写____的特点。“这样的水”是写____的特点。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是____。例二: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的中考作文题中,“双空式”半命题作文题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2009年四川省达州市文题二“________的______”、2009年广东省作文题“我和_____一起___”、2008年山东省临沂市作文题“从_______中学习_____”、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文题二“______使我(们)____”、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作文题“那个______的____”,等等。  相似文献   

5.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 ____7. ____8. ____9. ____10.____11.____12.____13.____14.____15.____2005年第1期“我问你答”答题卡  相似文献   

6.
1 填空题(每空1分) 1)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以分为____个时期,其中,所谓“新时期文学”是指____以后的文学。 2) 新时期最早出现的文学是____,稍后,又出现了____,继而兴起了“改革文学”。 3) “颂歌”是____年代前期诗歌创作的主流,它的主要内容是歌颂____,歌颂党和  相似文献   

7.
《我最喜欢做(玩)____》与《我最喜欢____》这两个题目有区别吗?粗心的同学一定会说:“没什么区别呀!”其实,这两个题目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多了一个“做(玩)”字。这就意味着前者要求在“喜欢”的后面添上一个动作行为性很强的动词,而后者则不一定,可添的内容更宽泛。此  相似文献   

8.
一、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帮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学生思考下面一些问题:1个9是____(比10少____),2个9是____(比20少____),3个9是____(比30少____)……然后让学生积极动脑,从观察口诀的特征中去发现规律,学生经过比较,类推得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从而很快地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以后,又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  相似文献   

9.
“93”趣题     
①添上运算符号,使下面等式成立:1 9 9 3=93 ②从“19”开始到“93”止,所有这些奇数的和是____。③从“19”开始,每隔两个数写出一个数来,就得到:19、22、25、28……。请问,“1993”是这列数的第____个数。④把“93”拆成大小各不相同的四个数之和,要使它们的积最大,这四个数是____、____、____和____。⑤若五位数“19□93”能被7整除,“□”内应  相似文献   

10.
C组题     
①我很喜欢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使至塞上》这首诗,其中“____,____”这两句,读来自然、贴切,全无笔墨雕凿痕迹。但是,从来也没有人从科学的角度加以推敲过。  相似文献   

11.
一、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教材我在化学教学中,将教材进行合理的组织,使其具有启发性,便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判断和推理能力。例如,讲“葡萄糖的性质和结构”,可将先结论后演示的“陈述性”教材,改组成“启发性”的教材,程序如下。首先让学生实验,并做填空练习:1.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 Cu(OH)_2碱性悬浊液中形成____色溶液,则证明含有____。再加热又产生____色沉淀,则证明含有____。2.根据葡萄糖与乙酸酐反应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C_6H_7O(OCOCH_3)_5],则证明1分子葡萄糖共含有____。  相似文献   

12.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7,(6):I0007-I0007
一、将下列成语、诗句、格言或警句补充完整。1.差之毫厘,___________。2.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___________。3.三人行,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改之。4.天下兴亡,___________。5.___________,近墨者黑。二、运用部分。1.(1)“宗”字应查部首____。(2)“酥”字应查部首____。(3)“亦”字应查部首____。(4)“叉”字应查部首____。(5)“世”字应查部首____。(6)“舟”字应查部首____。2.选择填空。(1)“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要不,我就要死了!”这一段话应读出的语气是()。A.请求B.强…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希望得到您最真实的回馈,请另纸回答以下问题,并仔细填写读者档案。*您手中这本杂志每期有几人传阅?____*您最喜欢本期的哪篇文章?____*您是从何处知道我刊的?____*您觉得本期哪个栏目最吸引您?____*您最想得到关于家教的哪方面信息和知识?____*您对我刊还有些什么具体的意见和建议?____读者档案:姓名____性别____年龄____文化程度____孩子的年龄____电话____地址____邮编____●可另附纸填写,不必将此表剪下●公布获奖名单请你当参谋——“月月幸运奖”评刊表~~…  相似文献   

14.
某市小学语文期末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我知道:____吃元宵,____吃粽子。”结果很少有学生答到“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甚至有学生给出“狗吃元宵,猫吃粽子”的答案。改卷的老师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 1. “五经”是指《尚书》、《____》、 《____》、《礼记》和《____》等五部古代典籍,其中作为古代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____》。 2.《诗经》的传统艺术手法前人概括为____、____、____,它们和风、雅、颂被合称为“____”。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____和____;道家的代表人物是____和____;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其中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散文大家的是____和____。 4.最早把“楚辞”作品汇编成集的汉代学者是____;最早为“楚辞”作注释的是东汉文学家____,他撰写的“楚辞”注释称为《____》。  相似文献   

16.
我以为“导读”的意思就是引导学生自己读。也就是让他们在遗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的训练中跌打滚爬,从而渐渐掌握学习语文的本领,因此设计了这篇一题十四问的练习,供大家参考。一、课文可以分为____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一句,主要写____。第二部分主要写____。二、课文中总共写了____个人,写得详细的有____,比较简略的有____,一笔带过的有____。三、李毛驴又分到了自己的毛驴,群众议论说:“这真是物还原主”。群众的话深刻的意义是____。四、分马时,赵大嫂子“站在人身后”,老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部分社会常识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大规模地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____、有____、有____、有____,热爱____和____,具有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____,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____。 2.“五爱”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讲”“四美”的具体内容是:五讲:____、____、____、____、____。四美: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样是____;国徽的图样是____。  相似文献   

18.
【命题简析】1,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要求比较明确:“学会”作为文眼,限定了写作范围。“____”上补充的内容很宽泛,可以写技能方面的,包括体育技能、劳动技能等。比如,“我学会了跳绳(溜冰)”“我学会了冼碗(做菜)”;也可以是知识、情感方面的,比如,“我学会了感恩(坚强)”等。  相似文献   

19.
《顽皮娃娃》2010,(22):18-21
讲故事之前,请把宝宝的名字写在这里。____ “____安全、舒服吗?是不是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好,那我开始啦……”  相似文献   

20.
在教读《项脊轩志》时,为让同学们迅速理清文章思路,我在黑板上板书“一____、二(两)____、三____、四____”的字样,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最后讨论明确:“一”即一个小屋,即项脊轩,即本文托物言志的“物”,即本文的话题。文章围绕项脊轩而选材、组材,通过叙述项脊轩的几度兴废及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家庭琐事来展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委惋凄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