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和校园美化物态作为学生生活的物质环境,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学习、成长以及品德的养成,它作为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2.
论心理学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心理学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找到了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心理学的德育资源决定了其具有独特和潜在的导向、奠基、指导及提升等德育功能,心理学的德育功能需要借助多种途径和方式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德育体系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六要素组成。为了进一步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对德育六要素的关系探讨就显得极为重要。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切入,采取部分审查和整体关照的方法,梳理德育六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同时,还着重探讨了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德育六要素为进一步发挥德育效用所应做的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探讨了德育心理学及其哲学的核心问题。本论文从哲学、道德哲学和道德学、教育哲学和教育学、心理哲学和心理学、生理哲学和生理学诸方面探究了德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德育心理学及其哲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心理学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心理学教学中采用恰当的策略,使心理学的德育功能现实化并整体提高心理学教学的德育效果,必须把知识教学与品德引导相结合;教师引领和学生体悟相结合;有意安排与无意浸润相统一;教学活动与人格陶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多协调;教学与心理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实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造成德育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遵循心理科学的客观规律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二程的德育思想中,有着宝贵的心理学因素。二程看到了知识与人的心理品质关系,也看到了道德品质对人的心理、生理素质的影响,并涉及到环境心理学问题。二程所设计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蒙正于养、禁于未发、树立榜样等,又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的。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加强高校德育,完善德育实践,重要的是转变现行的德育观念。在德育工作中遵循心理学原则,可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遵循人的心理行为发展变化规律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大学生将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有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的现象。在学生中出现了诸如焦虑症、抑郁症、偏执症以及精神病等心理障碍。资料显示存在着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比例约占20-30%。这些心理障碍如长期积累而得不到缓解,就可能引起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病变,影响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的严峻状况,已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近几年来,在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正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但是,由于这项工作一般要由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和…  相似文献   

11.
在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引人关注,近年来学校德育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而心理教育又与德育相脱离。通过对二在内容、目标和方法等方面的分析,发挥心理教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将二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中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重视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两者在教育目的、指导思想、工作对象和教育内涵等方面存在一致性,同时在教育功能和形式上存在差异和区别。当前为适应素质教育、德育内容与方法改革的需要,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德育体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个体来说,德育过程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意识进行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德育中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是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心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德育改革的实践呼唤心理教育介入高校德育。德育与心理教育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特点使这种介入具有可能性。因此 ,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既是心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也是新时代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四种成分。道德认识来源于道德实践,其内心的体验就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促使个体产生道德信念,成为推动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因此,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规律,注重道德实践和道德内化,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师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就是指二者之间互为作用,彼此相融;就是要探索师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整合方式,并寻求其有效的运行模式,从而帮助教师真正求索到生命的价值所在,达到社会价值与教师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心理环境的概念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整体论观点,它强调了心理环境各构成要素对整体功效的影响和制约。从心理环境概念的历史考察出发,不难发现高校心理环境中诸多要素对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因而构建优良的高校心理环境,强化其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其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校德育与心理辅导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差异的根本在于对矛盾不同方面观察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它们在现实中的弊端和困难都与过分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有关。因而在对比与借鉴中逐步实现共同提高,对于它们本身及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人们为了某个目标,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能够愉悦身心的一切活动。将游戏作为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给合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学科教学渗透、校园文化浸润、团队辅导提升是游戏理论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三种运用方式。学校在实施教育游戏时应遵循以人为本、整体设计、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原则,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契约是关系确认与秩序保障最常用的工具 ,作为期望知觉的心理契约最敏感、最集中地反映了人群关系的核心本质 ,因为心理契约所体现的正是人的纯粹的、真实的主观愿望、心理需求 ,以及对相对方应然取向的自我设定。德育中不仅存在心理契约 ,而且德育心理契约能够反映德育关系的本体面貌 ;关注德育心理契约的意义在于 ,心理契约可以作为德育文化和德育行为现象的分析工具 ,更为重要的是 ,心理契约能够成为德育有效运作的保障机制 ,成为德育提升的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