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小说家中,张爱玲无疑是一个能够让我们深深铭记的著名作家。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女人独到的视角和语言,同样的事件在张爱玲笔下会演绎出不同的风格,从而带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张爱玲的小说带有浓郁的张氏色彩,在语言风格上凝练并且意义深刻,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从张爱玲创作的小说来看,其整体创作风格独具一格,其小说语言也负有一定的特色,张爱玲小说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应归结于其小说语言的成功。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认真研究张爱玲小说语言对现代小说创出产生的影响,促进现代小说创作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在语言风格上,作品一向是以华美、新奇而著称的,被人称为"张体".伴随着国内叙事学理论研究热的升温,反讽作为近些年在中国兴起并形成热潮的修辞方法,被引入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研究当中.本文从张爱玲小说语言的反讽气质入手,在参照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张爱玲有代表性的文本,来探讨她小说文本中反讽叙事的技巧、方法及影响等,从而对探析她小说语言特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对文字与绘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将两方面的知识贯穿起来,将绘画艺术融入小说的创作当中,显示了她作为艺术家的风格特点。本文通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主要从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对白描绘画技法的运用、色彩语言的成功运用、留白绘画技法的引用三方面论述《传奇》的绘画性。从而深入探究,发掘张爱玲小说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小说影响了几代人,其小说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并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其语言风格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张爱玲体"的独特和流传,海内外一些作家对其创作语言的传承并创新是其语言风格的积极影响,数度升起的张爱玲热也与其语言风格影响密不可分,而过于追求文字技巧等则是其语言的不足一面。  相似文献   

5.
广告语的翻译往往因为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产生许多困难,全文在分析英文广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英译方法,使英译的中国广告尽量保持其对等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作家创作艺术形象的媒介。不同语言的运用形成了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粗犷、细腻、凝重、清丽,各见功力,各领风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有着传奇经历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语言。张爱玲的小说在沉寂了几十年后再次享誉文坛不是偶然的。作为语言艺术,张爱玲的小说有独到之处:华丽而又平实,朴素而又精细,幽默而又深沉。然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张爱玲小说中大量运用的色彩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熟悉和痴迷,使她将其中种种与个人经验有关的印象内化并整饰,从而表现在自己的小说中。从张爱玲小说中所表现的俗与雅以及二者的融合探索张爱玲小说中的《红楼梦》印象。进而了解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历程和风格,以及她的身世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身世阅历、艺术个性使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的小说执着于故事本身,追求一种传统的"传奇"笔法,她的奇异的叙事与质感性的华丽语言,透露出凝重苍凉的格调;王安忆则更注重小说的讲述方式,力图通过虚拟建构一种"神话",她的带有强烈感情意味的抽象性语言的叙述,显示出宁静平和的风貌,形成与张爱玲迥然不同的叙事风格.她们的小说创作可说是两种个性化十足的美学建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坛,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沈从文因此享誉世界,却也因此被认定为汉语世界最难翻译的小说家之一。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是美国著名的沈从文研究专家,也是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英译者,对沈从文小说的英译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笔者从沈从文被英译的小说中挑选出偏离语言常规的六种变异修辞现象作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的考察参数,在访谈中,就其翻译策略与再现效果逐一与金介甫教授展开深入探讨。金介甫教授指出:对于英语母语译者而言,变异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再现难度较大,但依然应当努力尝试去实现,然而当风格再现这一目标与译文的流畅性与自然度以及文学性发生冲突时,则不应以牺牲后者为代价保全前者。  相似文献   

10.
从汉语诗词英译的角度,举例分析在保留原诗的意义、意境及神韵、风格的基础上,如何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直译与意译等不同方法,从而达到汉语诗所追求的音乐美、形式美、意境美,又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以取得神似和形似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界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分散性研究较多,但张爱玲受传统文学的影响与创作中应用的研究却成果了了。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以“笔法”为切入点,将张爱玲研究与《红楼梦》研究相结合,分析“红楼笔法”对张爱玲小说语言、叙事方式与意境营造的影响及应用。具体而言,张爱玲模仿、套用、描摹《红楼梦》的语言表达,借鉴其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赋予文章含蓄蕴藉、韵味深远的美感。在叙事层面,借鉴《红楼梦》的多元叙事视角与封闭的叙事结构,结合“镜子”“月亮”等意象营造出苍凉诗境,极大地扩展了小说的艺术效果,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魅力独具的女作家。她的小说结构精巧、语言华丽,在人性方面有深刻的发掘。本文以张爱玲小说的奇喻为基点,来窥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杨阳 《家教世界》2013,(2):107-108
通过现实和艺术呈现从张爱玲支离破碎的家庭,以及身处的那变革的时代讲述了作家的传奇人生;又从其对文字天生的敏感,对美的热切追求与向往,童年所受的良好熏陶,几方面阐述了其文学创作的禀赋;还从语言风格、叙事风格、描写技巧等角度概述了其小说的艺术风格。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了张爱玲对女性的关注,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刻揭示,以及其小说永恒的悲剧意识.才女张爱玲的传奇人生造就了其传奇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最小因素,是升华作品内涵的关键,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进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主旨。语言是作家用来描绘场景、塑造人物的工具,是润色作品的有效载体。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笔法冷静犀利,其作品一般都是描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都市人物的人生百态,对人性的剖析十分透彻。张爱玲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很强,语言中常有一种悠远的气息,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情怀,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特色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及政治背景,有助于体会张爱玲蕴含于作品中的独特情感。本文对张爱玲的生平与文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文学烙印,分析了其语言的反讽意味,对其语言的审美特征和陌生化进行了探讨,进而揭示出张爱玲文学作品语言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小说中的语体交叉渗透的修辞价值及其认知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运用语体交叉渗透方式增添了其小说语言新颖性、反讽性,同时也使其语言呈现出含蓄、幽默的表现风格。隐喻性和语境性是她运用这一修辞方式的重要特征,也是认知其修辞价值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是中国第一个翻译《老人与海》的作家,而《老人与海》也是张爱玲所译作品的挚爱。正是在语言风格和人生意味上与海明威的共鸣,张爱玲的译笔才能很好地诠释海明威语言的气质和故事的苍凉味道。张爱玲主要从动词、流水句、破折号的使用三个方面来捕捉海明威语言的灵动节奏,从而使其语言具有"动态美"。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她的小说语言,具有绚丽的色彩、苍凉的音韵、多样的修辞与富丽的风格。这样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构成了她独特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18.
王薇 《现代英语》2023,(20):107-110
文章探讨了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三体》英译中的应用,特别关注了语言转换、文化转换、科幻术语和概念的处理以及对创造性文学风格和语言调性的保留。通过卡特福德理论的引导,翻译者在英译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旨在保持忠实原作的基础上,使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三体》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一直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既达意又符合语言习惯和语言风格的词句,这便给小说英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借用认知隐喻理论探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简要概括隐喻的发展历程和映射机制,分别探讨目的语有对应源域以及缺失对应源域的情况,结合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药》译本中的例句,提出并具体分析文中提出的对应和转换两大类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小说有着苍凉的悲剧意味,"苍凉"是张爱玲描绘人生的基调,也是她小说创作的主体风格,其作品深刻地表达了她的苍凉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