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研究生教育本质进行理论探讨基础上,建构了研究生教育场域分析框架。认为研究生教育场域是行动者之间围绕高深学问展开教育性互动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学术关系和教育关系是研究生教育场域最主要的关系网络。研究发现,文科硕士生学术关系密度显著低于理工科硕士生。文科硕士生学术关系密度和教育关系密度均较小,无法形成稳定的“学术-教育”共同体,其“在场”状态呈现出“游离”趋势。  相似文献   

2.
场域概念包含客观主义、动态关系与微观权力三重分析视角。这一概念的引入有助于聚焦教师与学校场域的互动,考察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际遇。以入职为分析起点,教师进入学校场域势必遭遇“理论应然”与“场域经验”的冲突,他们通过“拜师”理解场域经验,进入学校关系网络,并在学校资源配置的支持下逐级改造场域经验,完成场域话语权力关系的重新布局,实现高水平专业发展。纵向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呈现为一个逐级淘汰的冲突竞争过程,此过程关键在于教师进入关系网络理解场域经验,前提在于学校资源配置与集中,核心在于改造场域经验、重新布局话语权,实质乃是教育理论进入实践又复归理论的“精神旅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4位在读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基础,从本科生学业境况、人际关系、心理状态、毕业选择四方面探究大学生“内卷”表征。研究发现处于“内卷”中的大学生存在“深陷其中”和“置身事外”两种相反的态度,其与大学生所处的场域、自身惯习及资本有关。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跳出网络场域中关于“内卷”夸张成分的局限,辩证分析“内卷”现象,既要看到它的积极效应也要规避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入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关于"场域"、"惯习"的概念及原理,阐述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场域中的诸多作用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自身因素等.最后分析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即通过横向协同教育和纵向协同教育,实现全社会育人的目标,从而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已有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往往立足于“顾客—服务者”的视角,更多关注大学生对学校教育各项产品和服务等“客观”教育活动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应关注的问题是其本身的“成长和收获”.大学生自我成长和收获的满意度与其成长需要有关,也与学校教育发挥作用的效果有关.本文借鉴需要理论、大学生发展理论和学校影响力理论,利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2014年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构建“大学生成长需要与学校教育影响力”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学生成长基本需要和学校教育影响作用两者的匹配水平与大学生成长和收获满意度的关系,本文发现,大学生成长和收获满意度调查可以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需要以及学校促进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工作:一是为了契合学生社会性成长需要,改善学生与教师、同学、管理者等人员之间的关系;二是为了满足学生认知发展需要,提升有效教学实践、高影响力教育活动质量水平,并通过它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6.
基于专门学校的实践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发现,社会工作与学校教育在目标和观念上存在诸多冲突,这些冲突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游戏规则。学校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单位,更承担着多重社会压力和社会责任,因此教育和管理的关系出现了异化,高效管理成为真正影响场域行动的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社会工作者必须识别出这种潜藏的游戏规则,并从场域的角度出发看待和理解学校,最终找到学校和社工之间的"同",暂时搁置学校和社工之间的"异",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班级弱势群体是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客观存在。通过深入课堂跟踪调查发现,在学校场域中弱势群体的形成与当前的教学有内在联系。本试图通过分析课堂案例,剖析制度化教育规限中的知识本位、线性传承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班级弱势群体的存在。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精准思政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提质增效开辟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立体联动、融合协同,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课堂、课外实践育人第二课堂和数字空间第三课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建设面临“主流场域”话语式微、“聚合场域”多元分散、“虚拟场域”主体弱势等现实困境。在新时代,聚焦精准思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建设,必须在紧跟精准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精准思维”“精准设置”“精准融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守正创新和优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新媒介思政教育技术与机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着定位失衡、主体缺失、功效失范等问题,需要创新高校新媒介大学生主体间性教育工作范式.并本着主体间性互动平台、即时教育情境、深度介入叙事等原则,从构建学校新媒介思政工作场域、提升大学生新媒介舆情管理、加强新媒体社群队伍建设等路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入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关于"场域"、"惯习"的概念及原理,阐述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场域中的诸多作用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自身因素等。最后分析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即通过横向协同教育和纵向协同教育,实现全社会育人的目标,从而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信任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社会行为模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生存的基础。察看当前教育场域,可发现各种形式的“信任危机”。文章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个体信任和群体信任,以及教育系统的整体信任等三种信任类型,提出了完善教育信任机制、确立可信任的教师形象、建立双向互动的信任型师生关系等化解信任危机的对策,并以此来构建教育场域内的信任图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入手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与教师的以身立教结合起来 ,与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三观”教育结合起来等一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阐释张力,将“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范畴或复合型的“概念”来考察分析,探讨了在“多元文化”“民族教育”“文化传承”“高校教育”等理论场域中的属性与边界问题,以期全面把握“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不同教育理论场域中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互联网“+”教育,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整体场域持续赋能教育变革。文章从技术场域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等六大特征及与此相对应的供给社会化、服务个性化等“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同时对当前符合“互联网+教育”特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加快技术赋能、变革教育方式、探索供给途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素养五大维度建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以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乡村教育正经历着一场从“文字下乡”转向“文字上移”的变革,乡村学校发展举步维艰.乡村学校作为政治系统的子单元日渐边缘化,作为文化系统子单元与乡村文明断裂,作为教育系统子单元与城镇学校角逐中失利.乡村学校亟需寻求共生单元并建构出各子系统之间共生性的发展模式:与孕育乡村学校的乡村社会共生,与乡村学校竞争并存的城镇学校共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4.0时代的到来,响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建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虚实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育人;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职普融通、上下贯通育人;国内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互通育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场域。这样的教育场域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的职业教育治理结构要求,又符合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中对“未来学校”教育场域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青少年实现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场域,打造阳光、安全校园是社会以及亿万家庭的共同诉求,然而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却让学校教育教学面临重重挑战。学校场域中规章制度的过度“规训”、教师教育惩戒权不明、师生课堂交往的失衡、同伴群体对游戏规则的漠视以及家庭场域中不良惯习的迁移都会促使校园欺凌的滋生,通过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育人因素、明确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权利与义务、重构师生交往的良性环境、转变同伴群体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建立学校与家庭场域的联动机制来优化学校场域环境,以期发挥学校场域在校园欺凌治理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场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这一重要范畴,并把它作为分析工具广泛运用于他的社会学研究中。本文对这一范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梳理与辨析,并在此基础上集中阐述了“教育场域”这一重要视角的涵义、特征及其意义,同时对教育场域的有限性作了简要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国际主流议题。以江苏省一所集团化小学为考察对象,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以揭示和解释学校场域中教师与学校文化互动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为研究目的,以“教师为社会行动者”为前提假设,从教师个体发展、学校文化演化和专业发展秩序三个维度构建了教师与学校文化互动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个案学校的资源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场”空间;文化秩序中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则;权利规约中形成了教师个体间的“地位”;关系集结下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秩序。学校场域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指向应是教师个体的自立、自觉与自新的内在发展,而“非完美主义”秩序的建立则为其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学校改进是为提供高质量教育而实施的从内向外的全方位持续性变革。然而,当前学校改进在实践中存在改进理解狭隘化、改进主体间目标差异化、改进实践路径经验化等现象,导致改进主体自觉降低、改进主体间组织认同偏差、改进实践倾向主观化。原生态研究作为一种创造性地推动事物良性发展的研究方式,为探寻破解学校改进困境之法提供了新的视角。学校改进原生态研究在价值上追求回归改进学校的主体性,回归学校改进以人为本的立场,回归学校改进的原生态。打破“概念化”的学校改进生成原创话语,根植“本土化”的教育现场开展循证研究,回归“日常性”的教育场域促进人的成长,激发“社区性”的场域互动实现共同发展,是进行学校改进原生态研究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