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西互为体用论”是傅伟勋提出的一个化命题。本从它的提出,它与中国化重建,它与中西化交流三个方面又析又评了这个命题的内涵,意义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2.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 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后,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以坚持文化本位为特征的保守主义,以西化为特征的激进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本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近年来中国文化理论与实践的核心议题。就其概念内涵与实践效果而言,创造性转化也是中华文化传统之一,是近代中国文化变迁和发展的基本经验。合理地锚定转化的对象和内容,应当区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需要转化也可以转化的是“文化传统”而不是“传统文化”。根据文化传统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创造性转化的基本方式是“接着”传统并以“层累式”创作来延展传统,以“接合”/“去接合”的方式拓展传统,以释放被排斥、压抑的内容和实践来优化传统。应予强调的是,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重在创造,重在探索。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自由舒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创造性转化有丰富的历史经验而没有刻板的程式,有明确的方向也需要民族的集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所面临的基本生存论境遇,是现代性的外在楔入所造成的中国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断裂。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关系所进行的百年求索,呈现为文化体用观上的某种"三一式"结构,即"道器一体"—"中体西用"—"体用不二"。其中心意旨是保守中国文化之"道",即捍卫作为文化基因的儒家传统,确保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价值立场,以期中国文化传统在其历史性此在中开出别样的现代新文化。较之激进派,保守主义者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体认显得更为深沉和成熟,他们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性反思,以及对自身文化之"道"的奋力捍卫,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  相似文献   

9.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检验、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果标准在于是否满足新时代需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在于坚定文化自信,顺利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在于立足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光芒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沉淀和熏陶,使得全民族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个人品质、思维方式等逐渐趋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度与风骨,成为中华文明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一直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他的文艺论述,坚持“两个结合”,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和文艺实践的现实需要,广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批判性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经国”论,站在民族大业、国家治理的高度,强调了文艺和文艺工作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创造性地转换了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论,要求新时代的文艺应载爱国主义之道,追求真善美的价值,传承中华民族的独特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创新性化用了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论,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邦本统一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人民文艺观;综合性地融汇了中国古代的“文艺创新”论,认为文艺的生命在于创新,文艺创新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文艺创新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战争中市民家庭离乱兴衰的描写,老舍传达了对中国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深邃思考.其中,维护传统家庭的延续是老舍的基本策略,这体现了老舍继承传统文化的一方面.但同时,他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暴露了难以弥和的矛盾,因而必须加以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3.
国学实相对于西学、新学而言,传统具有复杂性,国学传统也具有复杂性。对国学传统可以做五个层面的分析:知识层面、学术层面、道德价值与人生追求层面、终极关怀层面、国魂与族魂层面。研究和分析国学传统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诠释学方法、批判继承法和矛盾分析法。实现国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就要大力提倡和阐扬"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研究纲领,一方面以现代化批判传统,另一方面以传统和后现代批判现代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现代性的中国当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考试文化。以人本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与“读书做官”这一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相对应,以建设贤人政治、倡导知识本位为价值取向,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设考原则,是中国传统考试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考试文化蕴含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的再生力和能动的适应力,即使在经济机制发生变化后,仍表现出重要的现代价值,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与扩布,并与新的社会形态的价值体系相融合。通过对传统考试文化进行分析、衡估、选择、改造、扬弃和辩证转化,可以实现传统考试文化的话语系统、核心内容和作用定位在当代的创造性转换,为中国式考试现代化筑牢价值根基。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中华传统文化也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遵循价值结构、情感结构、生活方式的基本结构。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性转化,就要创新表现形式,吸引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呈现方式,让人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让经典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中西学术界探讨"文化"的定义向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文化包含器物、制度、理念三个层面,但以价值观念为其核心构成。文化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决定着我们的法律和政治体制。套用贺麟先生的文化体用观,文化之与法律,也是体和用的关系,文化是体,法律是用。体用割裂,文化与法律不能相谐,则文化必然失化,法律也必然失律。故欲探讨法律之现代化,不能不深究法律背后之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创新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外在彰显。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了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为我们厚植传统文化自信打下了稳固根基,文化自信语境的形成又为我们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人类社会灿烂文化的重要部份.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抑制创造力或创新精神的因素.本文循着价值取向到思维方式再到心理特征的路径,逐层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以期对创造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